关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教学目的,同时,还肩负着渗透德育的重任。
  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更关注的仍是学科内容和操作技能,很少探讨道德问题,也基本不愿意过问与学生成绩和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这显然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一项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寓德育于“教学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深有研究的李艺教授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任务是学习桥梁,足见,“任务”的选取非常重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在“教学任务”中渗透道德教育。让我们来看几个实例。
  实例1:在教学任务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也是对祖国在历史和现实中所起的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是力图使祖国更富强、更强大,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一种坚定的志向。
  针对《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3章第2节“字处理”教学内容,我设计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任务(如表1)。
  实例2:在教学任务中渗透学校精神教育
  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品格的凝练和神韵的描述,更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学校精神能极大地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一个人只有爱家、爱校,才能进一步升华至爱民、爱国。
  “理解、勤奋、感恩”是我校精神的主要内涵,我校的每一位师生都要深刻领会和传承。
  针对《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2章第2节“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教学内容,我结合学校精神内涵,设计了教学任务(如表2)。
  实例3:在教学任务中渗透感恩和责任感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雨露,是健康人格的表现。懂得感恩的人,就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和帮助他人,就会懂得谦虚和自省,就会勇敢地承担责任,乐观地面对风雨人生。
  针对《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第3章第3节“多媒体信息处理——视频处理”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个渗透着感恩和责任感教育的教学任务(如表3)。
  特殊的教室环境蕴涵着道德教育
  1.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一般都在计算机教室进行,计算机教室的特殊性在于,它非常需要被“呵护”和“疼爱”。这些高新科技设施易损坏,学生也会因操作不当或者好奇心理,而有意或无意地导演“恶搞键盘”、“乱点鼠标”、“拿删除他人文件取乐”等恶作剧。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尽量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通过说理诱导和榜样示范等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2.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
  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经常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有很多,而在计算机教室这一特殊环境,主要的教育内容是“讲卫生、爱清洁,不随地乱扔纸屑、果皮等”,特别是“不要乱藏东西”。
  部分学生的确做到不随地乱扔纸屑、果皮等,但还会趁人不注意时,把这些东西“藏起来”。这些现象表明部分学生还未真正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
  基本文明行为习惯不是一时能养成的,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地提醒、督促和教育,积极发挥同伴间的相互监督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促使学生基本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3.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一方面它能让学生随时获取大量信息,使学生自主而自由地与外界进行思想交流。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网站、论坛、聊天室等,引导学生有效上网,避免其在网上到处“逛”;也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教育学生慎交网友,不随意约见网友等。
  在上课时,如发现有些学生同时打开过多的浏览窗口而造成网络不畅时,就要及时指出,虚拟的网络世界一样也存在着资源浪费问题。例如,申请过多的电子邮箱;下载毫无用处的软件,直到塞满自己的硬盘后才将它们删除等等,这都是对有限网络资源的浪费。要使学生懂得资源共享的网络,也需要注意资源的节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教学中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整合教育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积极、有效地渗透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霍益萍主编.普通高中现状调研与问题讨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中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书伟,王淑娴.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李艺主编.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晓楠编著.教学育经典名言的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7]王斌.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8]陶增乐主编.信息技术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当前的小学品德课存在很多问题:教学缺乏美的吸引、爱意的温暖,缺乏生活时空的表象还原与意象重构。抽象的说教和僵化的逻辑分析,使学生对品德学习失去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的动力。如何让小学品德课走进孩子的内心、温暖孩子的心灵?  一堂好课,一定要打破陈规,深入钻研;一堂好的品德课,更要联系生活、体验情感,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成长。我们在教学中要大胆地从教材出发,通过鲜活的载体,引导学生走进并“点击
对未利用地进行科学开发、合理治理,可以有效缓解因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黄河西岸渭南段土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中农业用地、建设
短线先张法比较适用于工厂内进行预应力构件的生产,其布置灵活,生产组织简单,尤其在构件尺寸多变,型号多样的工程中能发挥出其优势。本文通过预应力板工程,探讨短线先张法施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确实改变了以往那种“一支粉笔书中夹,一根教鞭空中划”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对于多媒体,我们既要使用它,又要慎用它,要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扬长避短,更好地为优化教学服务。下面,我就以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一等奖的《明天不封阳台》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来实施有效教学。  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设计人员在工程中应该在保证安全供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土地越来越宝贵,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场地条件,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合理的支护方案更经济、更安全、这是深基坑支护
交一份钱,就能同时享受高品质3G移动通信、高速宽带和高清数字电视,这样的服务浙江联通用户和华数数字电视用户马上就可以享受到了。
(上接第2期)上行信道中的所有信号都是数字的,因此掌握一些数字基本知识对搞好回传链路的设计大有好处。所谓数字信号,就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离散化的二进制
一、要把“舒心”置于重要的高度  电教设备维护岗位被视为边缘的岗位、不受重视的岗位、没有前途的岗位。电教设备维护教师甚至被部分人视为打杂一族。这在很多学校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身为这一特殊群体的一员,不应被这些左右自己的工作热情,更不可被这些冲淡和模糊自己的主见。应该告诫自己,所从事的虽然是幕后的工作,但是“舞台”上的风光灿烂需要我们辛勤的支撑。时传祥、李素丽等同志在相当平凡的岗位上尚能有所作为,而我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现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