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2014年3月于我科接受双生长棒技术治疗的8例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患者(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7.4±1.4岁(5~9岁)。通过复习病历,对患者年龄、撑开次数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同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侧凸主弯Cobb角、胸后凸、腰前凸、T1-S1长度,对畸形的矫正情况以及脊柱、胸廓的生长指标(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SAL)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6.9±13.5个月(24~64个月)。8例患者共接受41次手术,其中33次为撑开手术,平均每位患者经历4.1次撑开手术。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为75.4°±26.4°,术后矫正至31.6°±10.8°,末次随访时为30.9°±11.4°。T1-S1长度从术前的30.0±4.4cm增至术后的35.1±4.0cm,末次随访时为39.9±3.5cm,平均年增长率为1.66±0.43cm/y。术前SAL为0.92±0.10,术后改善至0.99±0.02,末次随访时为1.00±0.05。有3例患者发生了5例次并发症,主要为内固定相关并发症(4例次);无感染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安全有效,可有效地控制脊柱畸形的进展,保留脊柱的生长潜能,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患者的胸廓畸形,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增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房颤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及其与HATCH评分的相关性。方法2012~2014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43例房颤患者及70例接受baPWV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行镇静镇痛后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水平,并观察镇静治疗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气管切开和接受气管插管的患者60例,根据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单核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11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方案)与干预组(传统方案+阿托伐他汀钙)各55例,比较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就造成了药品销售有别于其他的商品销售。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诸多因素的影响,药品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对药品生产企业的销售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锁定产品目标市场、有效满足患者需求已经成为了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JSHR公司是我国重要的药品生产企业,在业界具有非常强的影响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脑梗死大鼠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共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益生菌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
目的探讨心舒宁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