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颜色“大师”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y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紫薯是生活中的常见食材,从紫薯中提取的紫薯色素富含易溶于水的花青素,其颜色随溶液pH变化而变化;酸性Na2SO3水溶液能有效地使紫薯色素褪色,并且通过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该褪色过程“可逆”地进行;用紫外可见光谱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紫薯色素在不同pH以及Na2SO3褪色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特征;据此,设计了有趣且有明显颜色变化的小实验,并将中学阶段涉及到的“酸碱指示剂”、“SO2的漂白作用”、“化学平衡移动”、“盐的水解”和“肥皂去污”等化学知识渗透其中,边玩边学,有效提升师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紫薯色素;花青素;pH指示剂;“可逆”褪色;“化学”密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8)12-008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8.12.027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花朵和果实、能够赋予花朵和果实以丰富颜色的多种天然化合物的统称。从化学角度看,花青素属于类黄酮类物质,它们的分子结构中都具有图1所示的“C6-C3-C6三环”结构 [1,2]。自然界中的花青素超过300种,广泛分布于接骨木红、越橘、紫甘薯、蓝莓、葡萄、黑加仑、紫胡萝卜和紫甘蓝等果蔬中。植物中的花青素是混合物,种类各异和多种成份组合,从而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因此,花青素是自然界植物的颜色“大师”。紫薯花青素的主要成分是矢车菊素、芍药素及少量天竺葵素的3-O-糖基化合物。天然花青素大多在水和乙醇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尚没有发现其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作为天然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果酱等食品中 [3];有研究表明,花青素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质,在生物体内,花青素具有抗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深度学习的学习过程是促进式的、层次性的、阶梯式的。以“酸碱盐复习”为例,通过对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课例探索,实现从单元复习到专题复习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从而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深度学习;单元复习;专题复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1-005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
摘要:以苏教版“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为例,围绕核心素养中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符合学生心理要求的真实的场景或任务,促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主动思考并获取知识,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情境;真实性;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5-0028-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
摘要:初中化学结构化学习是以学生化学知识建构过程为明线,以学生认知结构发展过程为暗线,发展学生多维度的高阶思维,形成纵横交错、立体式的结构化学习方式。以探秘石头纸为载体,以生成性资源为抓手,通过设计渐进式的学习任务,建构物质鉴别的一般模型,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促进化学思维结构化的发展,最终实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思维结构化;任务型教学;物质鉴别思维模
摘要:从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等环节入手,探讨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如何加强有效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更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经典思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4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诗经有云: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知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其意指人
摘要:培养学生解决陌生情境下不同复杂问题的能力,是这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追求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化学科学思维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课堂演示实验中的高阶思维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具体包括:利用验证性实验,结合真实情境使其系列化,解决复杂问题;设计贴近生活的课堂演示实验,培养高阶思维能力;课堂演示实验的虚、实结合设计,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
摘要: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11年来无化学节目。作者发掘节目多个特点,寻求未来化学上《开学第一课》的方法。文章以此反恩高中化学开学第一课,解读教材中布里斯罗对化学的表述,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多角度看待化学这门“中心学科”,贴近学生,视野开阔,在多学科之间凸显化学的特点。  关键词:开学第一课;设计;中心科学;实用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8-0018-03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真实生活情境,从情境中找到探究实验素材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参观自来水厂研学旅行基础上,引领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找到测定水的耗氧量的探究实验课题。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背景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真实情境;水的耗氧量;氧化还原滴定;化学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
摘要:文章以“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这节课为切入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教学小结三个方面,着重比较了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教学设计理念层面上的差异,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发展的路很长。  关键词:新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2-004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
摘要:本课设计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促进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思想、演绎归纳思维等高阶思维的领悟,养成了科学思维习惯,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阶思维;钢铁锈蚀;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 2021)01-0052-05  中图分类号:C632.41  文献标识码:B
摘要:复习课教学有巩固旧知、纠正偏差、知识贯通和激活思维的作用。创设高质量的情境载体,适当重构知识框架,给学生换一个视角看已经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富氧空气”与我们周围空气的比较、“富氧空气”的模拟混制、“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2个问题串和学生讨论,进行“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深度复习。  关键词:富氧空气;比较;模拟;实证:激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7-00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