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教学不仅是锻炼學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关键。本文就此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生物学 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生物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生物教育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科学精神的浸润与陶冶,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大好时机。
  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在实验教学中,结合生物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标,生物教师应努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高中生逐步提升生物科学研究的素养,这是素质教育对生物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对实验仪器、药品正确使用的习惯
  
  高中生物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和药品较多,有些是学生在以前生物课甚至化学课时未接触过的。对这些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实验器材的损坏,对药品的浪费,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生不规范操作。观察装片时学生常常直接使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所以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而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程序的习惯
  
  高中生物包含一些复杂的实验,这些实验步骤经过编写人员长期总结、反复摸索,有很多设计得很巧妙的地方,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其中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在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先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解离→漂洗→染色→压片。先让学生了解每一步骤的作用。
  在进行以上实验操作时就有学生发现在观察时视野里一片紫色,看不清细胞,更不用说找到染色体。在教师指导下他取下装片观察、思考后,发现是染色后直接把根尖夹取到载玻片上,而载玻片上只滴有一滴清水,不能稀释染料很浓的紫色,直接压片当然效果不好。找到原因后,很自然就能想到,在染色后再漂洗一次,洗去多余的染料,就能得到很好的实验效果。显然学生有这种想法是建立在对实验步骤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思考怎样做更好。通过这样分析现有的实验程序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生物实验程序设计的素养。
  
  三、在实验后培养学生反思实验的习惯
  
  在实验完成后,效果常常有好有坏。对于成功的实验要总结,哪些操作中的难点处理得好,在以后的实验中这些经验是可以推广的。而对于失败的实验更要找出失败原因。通过反思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培养比一次成功的实验更有益。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为什么使用斐林试剂时甲液和乙液要先混合再做下一步实验,而使用双缩脲试剂时要先加A液再加B液?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为什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多数为间期的细胞?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色素彼此分离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滤纸条要剪成长6厘米,宽1厘米,一端剪去两角?在有的实验中,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失败,教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
  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让我们不断努力去探索、弥补教学中的缺陷,为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奋斗。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在面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存在的四个不利心理因素,即:"依赖"、"抵触"、"顺大流"、"应付"心理,作为一个教师应力避此四个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摘 要:本文分析了本科学校电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独立设课的意义,并结合电类学科电基础课程的特点,对独立设课教学形式、内容和方法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模式 实验教学 创新    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在质量上也不断提高。一个合格的建设人材,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综合能力。目前高校电类专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
智能计算方法的发展对智能计算的应用有深广的意义。本文对计算智能的主要算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计算智能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当前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类型特征。对高职课程建设进行开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数控技术专业 课程开发 思路    自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具有普通教育的不同类型特征,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何对高职课程建设进行开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
摘 要:教育者本身具备较高的素质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指出作为职中计算机教育的主导——计算机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并指出这些专业素质对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中学 计算机教师 专业素质    教育者本身具备较高的素质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作为职中计算机教育的主导——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育成功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8年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与血压、血糖、血脂的相关性,为早期预防和治疗其水平异常,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
摘 要:很多教师发现学生不会提问题,即使会提问也大多是针对题目提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教给学生问题的来源与提问的方法。本文主要结合生物学科特点从九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问。  关键词:提问 引导 学科特点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也提不出问题!”是的,学生没有提出问题,但并不表示没有问题,而是他们没有问题意识,不会提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启发诱导,做好提问示范,授之以渔,逐步训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