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策略分析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整合,就是在保持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各自性质特点的前提下,通过联系、渗透、互补等方式和手段,重新综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策略是转变以往单一是教学旧观念、对高校的进行法制化管理、充分发挥“两课”课堂教学的作用、建立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这些都能很好地实现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整合。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法制教育  整合  策略
  发达国家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国家重视德育工作的领导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促进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德育与法治相结合是学校德育的一个突出特点。道德规范主要是靠个人自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但要使道德教育具有约束力,还必须以法制和纪律作为保障。西方各国不仅建立了完备的基本教育法,还有一系列的学校工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以及相关法案来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把这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使德育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什么是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含义
  整合的概念在系统科学中早已提出。整合就是把原来分化而导致的处于孤立、分离甚至矛盾冲突状况的对象纳入一个共同的框架之中,使各对象之问的联系不断加强、关系更加密切。其结果往往不是使问题彻底终结,而是使各式各样的新问题易于暴露并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得到解决,这比在孤立状态下解决某一领域的教育问题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孤立地解决一个问题,而不考虑其他,可能会导致更多问题。因此,整合的优点和结果不是消灭问题,而是使问题易于解决。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整合,就是在保持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各自性质特点的前提下,通过联系、渗透、互补等方式和手段,重新综合起来,使两种教育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从而发挥整体的更大功能。因此,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取向与法制取向的二元相加,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关系问题,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道德化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化的道德教育的有机整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总之,这种整合的教育是德与法并重的教育,是使个体的精神道德和法律意识平衡发展的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融合的前提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任,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旧的教育观念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常只停留在单纯的法律基础知识灌输的层面,忽视法律素质和法律思维的培养,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与思想德育是彼此分割的,从这几年的教育来看,没有取得一定实效。有些大学生之所以走向犯罪的道路,绝不仅仅是法律知识匮乏,更重要的是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的缺失,没有养成法律思维习惯,用法律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工作者,只有变革教育观念,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也才能更好的应对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发展。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都是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当今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日益倾向于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看成是一个整体,只有这两部分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才可能是一种完整的教育。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将“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写进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中。由此可以看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整合是如此之重要,这是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他们很容易受到诱惑,迷失方向,所以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时候,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分割的教育观,树立融合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提高学生的法律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才是德育的宗旨,是教育发展到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也是时代的呼唤,是人的生存发展和全面本质实现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的需要,是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同属思想政治素质的范畴,相辅相成,因此,转变教育观念,认清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与功能,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有机结合提供前提条件。
  (二)高校的法制化管理是实现整合的有效途径
  管理是在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高校德育应加强法制化管理,德法相依,共同融合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学习管理及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更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教育不仅有严密而完备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而且有严格的紀律与管理使之规范化,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注重发挥法规的作用。美国所有大学都设有校警,大的学校还设有警察局,学生若有违法行为,轻则由校警配合学校进行教育,重则交校外警察局法办,而且,西方学校把许多德育教育内容融于制定的准则之中,如《常用语言、行为的准则》《家庭中的行为准则》《人与人之问的准则》等,使法制和纪律成为德育教育的保障。大学实行法制化管理,对大学生是是一种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现代德育教育方式,它通过对制度的执行、对学生行为的管理,使学生得到教育,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把德育的内容融于具体的法规与准则之中,凡可以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德育活动和管理工作,都应制定相应制度和规范。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来源于高校的管理状况,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学校规章制度如何制定及执行的如何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的成长,学习的进步,人际的和谐,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都离不开学校的法制化管理,如果学校管理部门能够严格执行所定的规章制度,让学生体会到违反了规则,触犯了规则的底线,就会受到应有的处罚,学生就会增强守纪守法意识,就会增强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把德育的内容和道德案例,真实的一些道德事件与具体的法规与准则结合,并通过严格的校规校纪与管理加以落实,在落实中增强法律知识,灌输法律意识、渗透法制教育、培养法律素质,从而使德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总之,只有把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整合于学校的法制化管理中,才能有效促进他律向自律转化,使高校得德育教育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三)发挥“两课”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是实现整合的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依然是学生受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在教学方法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着眼于大学生道德法律素质的提高,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使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讲解系统化,鲜活化。两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两课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地获取学生思想状况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互教法、自学法、实践法、多媒体(演示)法、自我测试评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去获取一些新的积极向上的信息,从而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净化自己的心灵,体验法律的威严,感受法制的精神,接受道德的洗礼。所以在“两课”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应努力呈现出互动性和交叉性,在法制教育中体现道德精神,在道德教育中渗透法制元素,结合大学生认知的特点——联动性特征,利用其思想信息的饥渴性、思想接受的前瞻性、思想接受的情绪性等特点,创建以行为规范为基础、以思想观念为核心、以相关权利与义务为重点的道德与法制相交融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单一被动的知识灌输现状,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道德法制教育教学新模式。尤其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这门课,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载体作用,改变拼盘式的课程内容和体系框架,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对静态状况,形成二者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动态关系。讲授课程内容时可以用学生身边熟悉鲜活的具体问题为例子,展开对“大学生择业与公德”中道德与法律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今后的择业与创业中,既有道德问题,又有法律问题。又如,还可以用恋爱、婚姻中的例子分析其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让学生明白要解决好个人婚姻问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佳的法律意识。把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提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紧紧结合在一起。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的素质高低对于高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学习相关的道德理论和法治精神,自身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要充分认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同时立足于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精神,并鼓励学生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对学生中一些迷茫困惑和偏激的观点进行正面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结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在整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融两者为一体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促进两种教育的整合。
  (四)建立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是实现整合的保障
  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对我们发生着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环境的隐性作用。积极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能够塑造一种好的德育氛围,传递一些积极向上信息。不同的环境可以造就不同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在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虽然它对人的影响比较缓慢,但效果却比较牢固。正如人们所说的,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的教育才能起到水滴石穿的作用。校园环境包括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法制环境,校园德育环境等等。在课余时间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展一系列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净化充实校园环境,并形成合力,优化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制环境。例如,组织学生举行模拟法庭、参观监狱;开展社会调查、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征文;开设法制宣传园地、开展法律知识及法律咨询活动、开办相关网站;与校广播站联合开办法律专栏节目、在校电视台播放大学生德育教育节目、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逐渐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使其能够深刻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和社会价值,牢固树立起法制观念,自觉的运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集体和国家的合法权益。通过对一些大学的考察可以看出,大学校园环境和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混乱,比如寝室文化,课桌文化,垃圾乱丢等现象,这是要坚决抵制的。丰富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具有创造性、教育性、聚合性,并能对教学过程起补充和调节作用。因此,仅靠课堂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发挥校园环境的重要作用。目前校园的各种环境应以“法治”与“德治”教育相结合,比如,举办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富有时代气息、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一些道德、法律、国情等系列讲座,道德法律讲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书法比赛、艺术表演、法律、道德知识竞赛,观看法律、道德教育录像,板报、校报、广播、录像、网络和校园电视等形式,活跃校园文化艺术生活,开阔了知识视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形成健康、活泼、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的有用人才。同时还可以制定大学生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文明食堂的标准和守则,打造一个优质的校园环境。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素质,成就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命题。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校级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马莉.法治与德治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J].北方经贸,2002.5.
  [2]陈大文.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06.9
  [3]孙冕.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整合的方法論思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4]罗元.论高校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9.2
  [5]林国强.法德相济:法制道德教育整合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6]整合与导向:发挥法律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信息社会非常缺少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而现实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存在就业难和就业专业相关度较低的现象,文章对这种现象和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提出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转型和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并进行了详述,目前这套措施的实施已经收到了明显效果。  [关键字]高职计算机专业 专业转型 教学改革  引言  近十余年时间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招生数量和人才培养质
期刊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起塑造学生灵魂,使学生明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重要使命。然而,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令人担忧。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并且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将学生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课程。 
期刊
[摘要]舒婷的诗朦胧而不晦涩,深刻却不消极,擅于采用象征、意象等艺术手法诠释复杂情感,揭示生命真谛。同是表达奉献,《在诗歌的十字架上》充满了浓郁的基督情结,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却饱含着醇厚的赤子之情。文章抽丝剥茧解读了诗人的宗教情怀和祖国之爱,追本溯源剖析了两种情结背后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等要素的成因。  [关键词]舒婷 宗教 基督 时代 祖国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擅于采用象征、
期刊
[摘要]基本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加强基本概念及理论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完全、更深刻地认识化学研究的具体物质及变化规律,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本文根据化学概念的特点,探讨优化概念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基本概念 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
期刊
[摘要]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教学目的,把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进行量化,进行随堂PLC编程上机实践训练,以开卷考试考查学生这三种手段,我们在《包装机电控制》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效果表明学生的能力获得了提升。  [关键词]机电控制 包装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包装机电控制》是包装工程专业大学四年制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随着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促学评估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以促进学习为目的的多元评估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使用多元化、多样性的形成性评估有利于保护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 多元评价 问题和规划  一、 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估的理解  大学英语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英语知识和
期刊
一、现状分析  合作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小组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作为一种颇具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并使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协作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但由于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年龄小,绝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缺乏竞争意识和合作
期刊
[摘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大家的共同愿望,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校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办报育人的作用,通过引导、灌输、熏陶、暗示、感化、激励、制约、凝聚、强化等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学校的物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那么如何办好校报,使校报向更活泼、专业的方向健康发展呢?我认为要从“角度”“深度”“精
期刊
[摘要]想象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关键词]美术 教学 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必要条件。想象力的培养、开拓和应用是美术教育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机制选人才、建好基地搭舞台、利用平台勤练兵、专业发展定方向、科学评价促发展的培训途径,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教师 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为社会、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