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借助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一种文化中出现了新的需要,其语言就会相应做出反应,创造出新的词汇,或从其他语言借用词汇,或给已经存在的词汇加上新的意义。有的语言学家把语言比作树,把文化比作森林,认为如果只顾语言,不了解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就等于见树不见林,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
  【关键词】文化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87-02
  一、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意识目标
  为适应外语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要求,有教育部制定,并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列入大纲。《标准》明确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而其中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专辟“文化意识”一节,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具有“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教师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
  1.借助教材内容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
  目前中小学使用的英语教材都经过专家仔细审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当代西方国家真实生活情景、文化背景,同时英语教材的编写符合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课堂学习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借助教材内容不失实机地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的一个好方法。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学生用书的阅读课文中介绍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并在学生用书书后注释或者教师教学用书中以背景知识的形式进一步补充相关话题材料,丰富文化知识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采用多点切入,整理归类,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现象,注重跨文化导入,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适时适度地进行文化教学,这样可使学生消除对英语格格不入的情绪和疏远感,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尽快进入英语世界,用英语思维。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挖掘语篇中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教词汇的时候可以适当讲述词汇来历的小故事。例如ambition一词,前缀ambi?鄄有“到处走动”的含义。古罗马政治家为谋求一官半职,到处走动演讲以争取民众选票,因而ambition有“志向、野心”的意思。同源词ambulance(救护车)原义也是“到处走动”“流动医院”的意思。再比如amuse一词,Muse是希腊神话中掌管艺术的缪斯女神。Muse的艺术就是music,Muse收藏艺术品的地方就是museum。呈现词汇的文化内涵,即可以使学生了解词汇中蕴涵的文化内容,提高词汇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了解词源来记忆词义,掌握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的词汇学习策略。
  3.教师精选、补充文化背景知识,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
  教师不能一味枯燥地按部就班地使用教材,有时也可自己寻找资料来进行补充或替换,可以是录音资料,也可以是视频资料,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情境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Book 3 Unit 3中的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可以变录音资料为电影场景片段,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电影原声对白,对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发音区别有所体会,并对当时人们的衣着和社会风貌等有所了解。
  4.鼓励学生多渠道多方位地接触和研究文化信息。
  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由于不同的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文化现象的产生,因此要想了解外国语言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英文报纸、杂志、电台及网站,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资源,扩展西方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如China Daily、21 Century、VOA Special English、CCTV 9的文化节目。
  三、结语
  教师应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改变文化教学方法,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红林.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开展语文这门课程的宗旨可以肯定的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也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是所有学科之中重中之重。现在的语文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没有创新,阅读教学中还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谁会谁举手回答的现象,学生感觉课堂非常枯燥。这样,大多数学生的口语能力就不会得到提高,即使是满腹经纶但是也表达不出来,下面本人就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其意义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摘要】俗话说: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可是,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我们过于注重“写”“练”,日记、周记、平时的作文练习等等,导致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差。可见,整个教学过程根本没有将“改”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多种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关键词】方法 自改能力 语文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时期都积累了许多珍贵的文化财富。课堂是学习知识、收获心得、个人素质得到提升的场所,在这个平台中要想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教师要依据课文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授课模式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有生机,这就需要老师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可以身临其境的参与当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氛围 深临
<正>在目前这种大语文教育的背景下,课外阅读势必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小学语文阅读形势却不容乐观,有的学生不爱读书,有的学生不会读书,更多的学生是不会利用时间读书。所
期刊
战友,你会吃饭吗?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你也许会在心里不以为然的小声嘀咕一句:民以食为天,谁不会吃饭?最初,笔者也这么认为。经过与大连疗养院解放军康复中心高级公共营养师
【摘要】把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的主体,这种特色教学改革称之为双重活动教学法。意思就是师生同时发挥着主体该有的作用,关系应该是互相平、互相合作的。而越来越多的课程中就引用了这一方法。这种教学法在高职英语的课堂上具有很重要的实操价值。本文就双重活动教学来对高职英语教学实践课堂做一个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 双重活动教学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83-02  一、课程定位  大学英语课程是旅游英语(航空服务方向)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基本素质课,在“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在将来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点提高听、说、写的能力,特别是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交际能力。课程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