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_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拓展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会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教学改革开辟新路,真正实现教学的优质、高效。
  现代教育技术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相长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注重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也就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通过这种有机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作为教师,必须运用这种手段丰富教学环境创设,自觉地把这种思想理念贯彻到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环节实现最佳的高效的重组,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改革目标。
  第一,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理论,找准资源整合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变化多姿,形象生动,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中,如何找准教学内容与现代技术手段之间融合点,把握其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的切入点,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全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特征,吃透教材,心中有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事物与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形象为直观,有声有色。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中、生活中那些抽象立体的知识转变成生活中生动、鲜明的图文声像,必然会从多角度多层面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或组织教学过程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更直观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教师要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扩充课堂信息量,促进知识的更新,达到教学相长目标。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途径,因此,要实现高效教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打造高效课堂,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会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加快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进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缩短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周期。可以说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高效率、高质量地传递给学生有效信息,并真正实现师生知识共享,在这样的新型知识传授手段的推动下,教师要树立长远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破课堂知识限制,拓展视野,容纳、接受并传播新知识。
  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这一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它有效地推动教学信息的双向流动和多维拓展,教师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达成了最佳的沟通交流。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穎活泼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不断研究学习,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掌握更先进的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系统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拓宽了思维视野,使知识再现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型的思维教学,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
  第三,教师要立足于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改变教育教学策略,推动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提供者和学习的主导者,因此,教师要给自我准确定位,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要立足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育教学策略,积极打造高效课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时效性和规整性,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学生全方位的提高素质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课堂及课外学习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中,许多优秀教师耗费时间和心血编写教案和学案,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资源,但是纸质资源由于其自身特点不利于保存和传播,限制了资源的广泛交流和传播,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而现代教育技术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会得到最有效的传播和再利用。视频手段、教育博客等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再生,有效地延长了优质教学资源的生命,并使之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如此生生不息地传承和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创造高效课堂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共融共生是教育新思维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教师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教师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积极进取,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创造更具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方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着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新思维的优秀人才。
其他文献
研究了小麦芽粉对面条品质的影响及小麦芽面条的生产配方。结果表明:随着小麦芽粉添加量的增加。面条综合得分逐渐下降,干物质损失率逐渐上升,面团的稳定时间逐渐下降;小麦芽面条
简要介绍了以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甲壳素等可再生资源生产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淀粉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 ,但是在力学性能及抗水性方面仍存在
某四星级酒店的基础经研究采用CFG复合地基,框架结构。通过设置后浇带,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抗侧移能力和抗扭转能,解决了设计中存在的结构超长、扭转效应明显等问题,使结构满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肉味鲜明,营养价值高,富含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是颇受人们喜爱的水产品。因适应性强,分布广河蟹养殖在我国发展很快,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人工繁殖取得突破
以籼米为原料制备微细化淀粉,进行粒度分级后用凝胶色谱等方法研究微细化大米淀粉的分子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粒度微细化大米淀粉的支链淀粉的最大波长在560 nm,直链淀粉在600~6
2月2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在广州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完成的“罗非鱼零废弃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该技术总体居于国际先进水平,部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不同润麦方式、润麦时间和润麦水分下,小麦硬度变化趋势及小麦水分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提高加水量是降低小麦硬度及硬度标准差最主要因素.在相同水分目标
<正>西关文化历史悠久,包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西关艺术就是精神文化的一种,因此,我们从艺术的角度来研究西关艺术,掌握其特点与规律,将之应用在艺术课程中,形成独特的西关
为发展癌胚抗原(CEA)阳性肿瘤的治疗性疫苗,应用基因工程和静电液滴技术制备出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经腹腔免疫实验小鼠,再分别应用CEA基因转染的H22细胞小鼠皮下及腹腔接种,观察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面粉企业正朝着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建立一个基于库存的采购分析决策系统,使得企业能够在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和尽量减少采购中人为的因素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