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千年的中印佛缘

来源 :中印对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l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印两国以佛教为因缘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五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西安会见印度总理莫迪,两人一同参观了大慈恩寺,共话中印友好历史。去年10月,莫迪在印度南部城市金奈会见了习近平主席,两人共游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不论是西安的大慈恩寺,还是金奈的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都是世界闻名的文化之地。由此可见,中印双方十分看重文化在两国关系中的纽带作用。
  历史上的长安(现西安)和金奈,都留下了中印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玄奘法师的足迹。公元7世纪早期,玄奘从长安出发去往天竺取经,历经十七年,回国后在大慈恩寺翻译取回的佛经。金奈则是玄奘在古印度习得成就、与众高僧辩论的地方。
  据《旧唐书》记载,“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玄奘既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在西域十七年,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仍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弘福寺翻译……”《新唐书》还记载,玄奘法师游学时受到天竺国王戒日王接见,并为其介绍唐朝正流行的《秦王破阵乐》。玄奘在天竺向当时多位大德学习古印度文化,遍游五印度(古代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于公元644年应戒日王请求,参加了在曲女城举行的五年一度的“无遮大会”,并取得最高荣誉,名震天竺,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佛教学者。
  后玄奘载誉归来,受到太宗皇帝的礼遇。他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地翻译佛经,将从印度带回的经籍传播给中土士庶。玄奘还将游学中所见所闻口述下来,由弟子辩基编撰成《大唐西域记》。该书详细介绍了印度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内容,不仅是当时中国了解印度的一部重要著作,更是今天研究印度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语言的重要参考文献。
  玄奘回国后,不仅将当时印度最精微的佛学介绍传播给中土,也将中国的传统经典《道德经》翻译成梵文。据载,当时已有印度僧人不远万里慕名而来,向玄奘法师请教佛学问题。同时,玄奘带回来的有些印度佛学版本成为孤本,后又翻译为梵文,回流至佛教的故土印度。可以说,玄奘的游学和译经事业,对加强中印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促进相互了解、相互学习,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他也受到了两国人民的尊敬。
  佛教自公元1世纪前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历经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碰撞和吸收,到唐代的文化互摄和互融,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其内涵。中印两国文化以佛教为因缘的交流,也成为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以摄摩腾、鸠摩罗什、阁那崛多、菩提达摩等为代表的印度及西域高僧,不远万里将佛经译为汉语传至中国。前往印度取经的中国僧人,除玄奘外,还有法显、义净等,他们也从印度带回大量佛教经典。
  中印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依山带水,虽有喜马拉雅山横亘其间,却挡不住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据陈寅恪、季羡林、钱钟书等先生研究,古印度文化影响古代中国文化的例子非常之多,历史巨著中也有古印度佛教故事的杂糅,正史《三国志》便是其中一例。陈寅恪曾写道:“《三国志》曹冲华佗二传,皆有佛教故事,辗转因袭杂糅附会於其间,然巨象非中原当日之兽,华佗为五天外国之音,其变迁之迹象犹未尽亡,故得赖之以推寻史料之源本。夫《三国志》之成书,上距佛教入中土之时,犹不甚久,而印度神话传播已若是之广,社会所受之影响已若是之深,遂至以承祚之精识,犹不能别择真伪,而并笔之於书。”
  不仅中国的正史受到佛教的影响,中国的小说、寓言类作品以及语言中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例子比比皆是。刹那、世界、当下、觉悟、智慧、解脱、平等、习气、空中楼阁、天花乱坠、心心相印、大彻大悟……可以说,如果离开了这些佛经词汇,我们的日常对话都会空洞不少。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交往最深厚的基础。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哲学、文化、文学、绘画、舞蹈、建筑等均产生了影响,而中国《道德经》和《秦王破阵乐》等也令印度人民心驰神往。历史上,中国发明的指南针早早传入古印度和狮子国,促进了世界航海活动。伴随着文化交往,中国的瓷器、金银器、绢丝、漆器、纸张等传入印度,印度的珍珠、宝石、毛毯、香料、白蚝布、玻璃器皿等也传入中国。两国都从对方的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发展、浸润自己。
  1924年春夏之交,印度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先生访华时就曾不禁感叹:我们两个国家其实是古老而又亲爱的兄弟。泰戈尔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前身)东大礼堂作公开讲演时说:“近世文明,转尚物质,并不为贵,亚洲民族,自具可贵之固有的文明,宜发扬而光大之,运用人类之灵魂,发展其想象力,于一切文化事业,为光明正大之组织,是则中印两国之大幸,抑亦全世界之福也。”显然,在泰戈尔看来,东方文化可补救近代西方偏重物质的不足,从而为世界文明作出独特的贡献。
  虽然中印两国走过了各自不同的近代历史,文化发展也各具特点,但两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文化交往为两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知古鉴今,我們也必将迎来中印人民的美好未来。
  本文作者袁书会为西藏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佛教与中国文学研究。
其他文献
知信行理论认为:知是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是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是产牛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以护理干预手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牛活方式,改善维持和促进机体的健康,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门诊换药室是对外科换药患者的伤口进行护理相对集中的地方,护士不仅要做好患者的伤口护理,还要指导患者正确进
期刊
【摘要】:根据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及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后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注重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引流管的护理及各基础护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尽早康复出院.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血肿 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hdural hemaLoma,CSDH)系外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多因轻微头部外伤致静脉断裂
期刊
中印两国以及整个亚洲,可以而且必须携手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各国当前面临的政策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看待,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化以及全球化对国际合作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  近年来中印关系最大的成果之一便是2018年两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的非正式会晤。但是近期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以及双方对具体划界的分歧,将引发两国关系重新调整。一位印度前外交秘书和国家安全顾问指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两国之间
期刊
一、一般概述  髂动脉扩张性病变直径至少较正常动脉扩大500%即可谓髂动脉瘤,髂总动脉扩张性病变直径大于1.5cm即可称髂总动脉瘤。临床上所见的髂动脉瘤大多数是延续于腹主动脉瘤,位于髂动脉部位包括髂总、髂外和髂内动脉的动脉瘤,而不伴有腹主动脉瘤,称为孤立性髂动脉瘤( Isolated IliacArterv Aneurvsm,IIAA),临床罕见。  IIAA的发病率为O.l% -l.9%(2)。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公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护理行业的高风险日渐突显,护理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分析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安全护理对策,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防范,控制护理安全中可能出现的差错.结论:加强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  【关
期刊
越是特殊时期,中印双边的经贸合作意义越重大。  2020年了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持续蔓延。虽然印度政府3月25日起即采取严格的全国性封锁政策,但受制于有限的检测能力和滞后的医疗卫生条件,印度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一直增长。特别是6月1日解除全国性封锁后,确诊的新冠病例迅速攀升,7月5日印度成为全球疫情第三严重的国家。对于2018年第三季度以来已陷入下滑通道的印度经济来说,这场疫情无疑是雪上加霜。
期刊
【摘要】:脑电图能直接反映和评价新生儿脑成熟度及脑功能状况,有助于早期诊断脑损伤,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致残率。本文就102例新生儿脑功能监测期间的护理干预作一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 护理干预  新生儿期各种疾病尤其是窒息引起脑损伤的发牛率高,致残率也高,因此早期了解新牛儿脑功能状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判定病情严重程度并对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便进行早期干预,提高患儿牛活质量、
期刊
印中两国在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合作潜力巨大。从长远来看,学习借鉴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印度早日渡过难关。  近些年,大多数国家都偏离了基本发展需求和优先发展目标,争着成为全球化的参与者,却没有人愿意领导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使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陷入了困境。鸟类仍可以自由飞翔,动物仍可以自由奔跑,但全球数十亿人却因疫情不得不躲避在家中。目前
期刊
虽然经历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波折,但中印关系总的趋势肯定是会继续向前。明智的政治家都会理解这一点,理性的民众都会相信这一点。  印度独立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70年来,中印关系经历了风雨波折,但是总体来看,在两国政治领袖的引领下,在各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中印关系能够冲过各种险滩和激流,能够战胜重重迷蒙和曲折,确保双边关系的大局不失方向,继续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行。
期刊
鉴于中印两国庞大的文学资源,人们可能会质疑为何列为翻译项目的作品如此之少。然而,我相信虽然这只是一小步,但它将有助于印度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  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都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过去两千年来,两国从未停止文明对话。双方的交流对话涉及各个领域,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作为精神层面的交流,文学对话是文明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历史文献中记载了两国间很多大型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