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生提问的语文课堂才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2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只要我们教师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情景,处处激励提问,那么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不断增强,提问能力也会不断的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高涨。
  关键字:课堂提问兴趣
  一、课堂再现
  今天,五年级语文上的是《黄山奇松》一课,正在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陈可突然站起来问道:“老师,课文中有两处都用了‘手臂’这个词语,为什么一个有双引号,一个没有呢?”
  我一愣,備课时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这个孩子观察的还真仔细。我说:“同学们,咱们把这两句仔细地读一读,一起来思考探究陈可提出的这个问题,好吗?”
  第一句说的是“迎客松”,原句是“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另一句说的是“送客松”,句子是“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陈可同学的问题很有价值,课文中两处都有‘手臂’,为何一个有双引号,一个没有呢?”我把问题又抛给了学生。
  卢成同学第一个发言:“这两个句子都是比喻句。第一个句子是把‘迎客松’比喻成‘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第二个是直接把‘送客松’的枝干比喻成‘手臂’”。
  王凯接着说:“我知道了,第一个‘手臂’指的是‘好客的主人’的手臂,所以没有双引号。第二个‘手臂’指的是送客松的枝干,所以加上了双引号。”
  他们俩这一说,我也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明喻”和“暗喻”的区别吗?我怎么给忘了?
  我说:“同学们,第一个比喻叫明喻。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像乙。常用:“像、好像、比如、宛如、仿佛、好比、比方说、像……一样”等喻词来联系。第二个比喻叫暗喻。暗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直接把甲说成乙。就如文中的第二个比喻,直接用‘手臂’一词代替‘送客松’的枝干。”
  师生通过共同的努力,终于回答出了这个问题,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克服困难后那幸福的微笑。
  这样的例子,在我的课堂上还有很多。
  有一次,上《莫高窟》一课,有一个学生就问道:“老师,第一自然段中说‘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为什么课文中用‘她’而不用‘它’呢?”
  我微笑着说:“老师首先要谢谢你,因为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咱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徐美艳同学首先站了起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应该用‘它’,因为敦煌莫高窟是一处风景,不是人。”
  甄国庆同学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非常自信地说:“我觉得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把‘敦煌莫高窟’比喻成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一样,所以用‘她’。”
  我适时地做总结:“甄国庆同学说得对,‘她’是一种拟人的手法,用在这里显得更生动、更形象,也体现了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的喜爱。希望大家多动脑,多思考,多提出这样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理论分析
  这就是我的语文课堂,很多时候,都是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难题。
  在教学中,我首先着力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经常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让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我首先帮助学生消除“三怕”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我总是会安排充裕的时间,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并且指导提问的方法,提升学生提问的价值。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出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变化。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认真地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善于从学生的提问中找到教学的新契机,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在学生刚上一年级时,我就很注重保护他们提问的能力。但这时学生们还不明白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经常问我,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只长了几根头发?图上的小鸟为什么没有脚呢?我就一遍遍地告诉他们,书上的图画,只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不要对图画太较真,应该多对课文的内容提一些不懂的问题。慢慢地,学生感悟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
  到了中高年级,我会在上每一节课之前,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针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且评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渐渐地,学生逐步意识到什么样的问题是没有讨论意义的,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
  另外,我在课堂上还经常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以前在低年级时,都是学生提问题,我来回答。到了中年级,变成了我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到了高年级,我就放手,让学生们自己讨论,自己解决,我适时地做一些点拨。在讨论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三、结论总结
  一切创造都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无从创新。“问题是语文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会提问题的能力,学生才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问题火花,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会提有价值的问题,并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新的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提问、会提有价值的问题将是学生受益终生的事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和学生一起徜徉在充满问题的、充满乐趣的课堂中。
其他文献
【摘要】统编版语文教材十分强调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教师和家长也提出了建议,指明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系统的、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都非常重要。笔者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以《库珀岛的秘密》这本书为例子,引导学生有策略地读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知识性文本 阅读策略 阅读思维  2019年秋季,统编版教材全面投入使用。统
语文,即语言文字。它的美不仅体现在我们可以听到的如同音乐般的美妙语音上,体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美丽文字上,更体现在深藏其中耐人寻味的妙不可言的意蕴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这些美。感受这些美的途径有很多:绘画、音乐、表演、多媒体……这些方式对学生理解和感受的确有所帮助,但是要真正感受那些静默的文字背后灵动的语文之美,就只有通过朗读。朗读最直接的功能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
一、从学生“方程会列不会解”现象说起  五年级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果园里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举一反三地列出“不会解的方程”来:  设桃树有x棵:180-x=3x;180-3x=x;  设杏树有x棵:180-x=x÷3;  ……  遇到这些情况,教师往往会表扬学生的求异思维,但同时指出,这些方程虽然好列,但现在不太好解,希望大家学
【摘要】数学课堂中板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现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板书极少或板书随意现象屡见不鲜,笔者寻找成因并提出解决之道。教师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好预设并了解学生的学情,要精心设计简约而不简单的板书,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彰显板书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板书设计 寻找成因 有效策略  板书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浓缩,它在课堂上起着
【摘要】一个好的数学活动,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能为学生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能充分体现数学的本质,使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交流。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都会遇到新授知识还没教,学生就已经会了的情况。既然数学教材中的题目学生都会做,那课堂上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呢?教师若继续按部就班,就题讲题,定会扼杀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效的数学活动
【摘要】我们要关注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更要关注孩子们在课堂中经历的“语言运用”整个思维过程。有时候,我们会忽视一些小的细节,比如让孩子用笔去画一画、找一找,认为这些是非常简单的小操作。但是,正是这样的小操作,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完成了整个语言思维的过程。从孩子接受信息到筛选信息,然后再输出信息,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而我们有时候就比较着急,不愿意等待,甚至用自己的“劳动”代替学生的
何 锋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书记,英语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国家课标教材(译林版)中小学英语系列教材主编,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  自2001年以来,主编6套国家课标英语教材和3套省编英语教材。其中,国家课标教材牛津英语(小学、初中、高中)2009年被評为中国“60年60本最具影响力英
摘 要:饲养条件不同会影响仔猪的长期健康和生产力。近期研究表明胃肠道共生细菌对宿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想。本文分别从微生物群的保护作用、早期环境、饲养方式以及免疫系统四个方面阐述了新生仔猪在生命初期接触细菌对其未来健康生长的好处。  关键词:新生仔猪;细菌菌落;免疫系统;T细胞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12-0035-02  仔猪
【摘要】作为国学经典的重要一部,我们尝试把《诗经》中的部分篇目引入小学高年级的课堂,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中华民族几千年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在品读中,领略古人用语的精妙;在涵泳中,揣摩诗歌中的画面和意境。  【关键词】品读 《诗经》 课程研发  一、背景综述  有一种美,无须修饰,那是从心里流出来的长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
【摘 要】本文以借助评价的引领作用,教师实实在在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介绍区域内二十年来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测查过程以及积累的经验,目的是给教师提供借鉴,从而给学生提供真正的成长机会,实现学生对于数学学习认知以及学习行为的转变。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评价 认知转变 成长机会  师:已经学习了几年数学,你们觉得数学有什么用?  生1:买东西时计算花了多少钱。  生2:买东西时用。  ……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