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文学教育视野看中学教材新诗选文变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_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育构成了大学文学教育[1]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拓展。大学文学教育的开展必须考虑学生中学时期(尤其是高中时期)的语文教育情况。而与高中语文教育相比,大学文学教育是更为深入、全面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它显著地降低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应试性特征,更加重视理解和品悟,重视文学艺术精神与个体生命的有机结合。因此,“大学语文”或各种文学类选修课,与“高中语文”构成了某种呼应关系。从大学文学教育视野看中学语文教育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新诗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也延续至学生的大学阶段。中学新诗教育首先体现在语文教材中的新诗选文上。而在新课改之前的长达二十几年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几乎垄断了这一领域,人教版教材的影响力之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本文通过考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1979-2007)中新诗选文变化情况,来探讨学校中的新诗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这一问题在大学文学教育中所能采取的解决方法与策略。
  一、新诗教育的相对不足
  1979-2007这近三十年间,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共出版了8版高中语文教材:1979年版、1982年版、1983年版、1987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3年版和2007年新课标教材。[2]
  在中国,除了念中文系的人,绝大部分人的文学教育是倚赖课堂教学的方式获取的,人们的文学平均水平也就停留在高中阶段(或以前),新诗阅读量一般也定格在这个阶段。因此,上述教材新诗选文能有效反映中国新诗教育的概貌。
  新诗篇数的相对稀少是这些教材呈现的第一个特征。这八版教材中的新诗篇数为3篇的最多,只有1983年版和2003年版的6篇较多。这一数字是远远低于中国古代诗词的篇数的。每册(即每学期)教材都会有一个诗词教学“单元”,其中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古诗词,而新詩的内容一般都只安排在一册教材之中,与古典诗词的“待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的确也印证这么一个显著的现象:从小至高中毕业,中国人的新诗阅读在绝对值上是极为稀少的。与中国古典诗词比较,也处于很大的弱势。新诗发展固然才一百年,且积累了不少亟需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我们的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毕竟都主要是现代汉语。用现代汉语写就的新诗,其传播之不够的局面需要改变。正如韩东所说:
  我们不仅要读古诗,例如唐诗宋词,更重要的是读现代诗,在现代诗中更重要的是读活着的人正在写的诗。……古诗虽然很美,但那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在现实性的指标上怎么说也是略逊一筹。你读着一首诗,得知作者仍然活着,每天遭遇的是和你基本相同的现实,使用的同一种说话和表达的方式,不免会产生亲临现场之感。实际上你也是身处于这个生活和说话的现场之中的。那时候你便会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别样的感情,某种亲切和共鸣会更加地强烈。[3]
  因此,如何增加新诗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如何权衡新诗与古典诗歌在教材中的比例,是文学教育中很关键也很敏感的问题。由于古典诗歌的众所周知的地位及优势,要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撼动其地位,是不可能也不可取的。2003年版和2007年版这两册教材,展现出了较为稳妥的改革思路。2003年版名义上收入了9首,其中6首为必读必讲内容,3首为“课外背诵部分篇目”;2007年版为“新课标”,虽然必修教材只有3篇新诗,但另有一册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欣赏》,收入新诗25篇。无论是“课外背诵”,还是“选修”教材,都是扩大新诗在教材中比重的举措。尽管教师未在课堂教学中将新诗作为重点来讲述,但有了一定的提高却是毋庸置疑的。在大学中,大学语文课程之外的各种文学(包括新诗)选修课,实质上也是这种思维的体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文学素养。
  二、如何读诗、讲诗的尴尬
  新诗课堂教育的另一大较为棘手的问题,是解诗、讲诗。新诗的讲解,往往要么遵循教师用书的规定和指导,死板生硬,程式化;要么由教师随意发挥,主观性太强,天马行空之后,学生却往往不知所云。
  虽然中国古典诗歌阐释史上有“诗无达诂”之说,但实际上近三千年诗歌史上无数的诗话词话,其实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系统的解诗理论、方法和范式。而新诗的问题,早期是理念在先,缺乏实绩。后来则是创作走得越来越快,理论建树却跟不上创作了。如何自信、自然地理解乃至讲授中国新诗,是语文老师也是教材编写者需要考虑的重点。
  导致读诗、讲诗尴尬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普通中国人,包括大多数高中的师生,读的新诗太少。文化环境也使人们缺乏读新诗的动力。中国古典诗词,有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组织的各种诗词大会,时不时兴起全民读古诗的热潮。新诗却很难有这种奖励机制,也就难以营造全民读新诗的氛围。写新诗普遍成了私人事件的同时,读新诗的私人化色彩也很浓厚。
  2003版和2007版的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第一次编入了关于诗歌或新诗鉴赏、批评或研究的文章。这对新诗讲解意义非凡。其中2003年版有5篇,2007年新课标必修有2篇,选修有5篇。譬如,2003年版有《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和《谈中国诗》(钱钟书)两篇论诗文章。2007年新课标选修《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五个单元,结尾都有一篇总结,分别是走进诗的世界》《诗的发现》《诗的意象》《诗的语言》《诗的鉴赏》,对诗歌这一题材及其鉴赏有较为详尽全面的论述。这些都有效促进了新诗教育。
  虽然上述举措有助于读诗,但关于新诗(尤其是现代诗)的阅读与理解,仍有一些分歧与争议。譬如,诗歌教育的方法与路径该是什么?韩东曾不无愤激地指出:
  作为教育者,教育别人读诗的人,我认为也有一种歧途,就是觉得当代诗歌的阅读是需要经过培训的。于是分析诗歌类型,讲解微言大义,把诗歌弄得越来越复杂、玄乎、不近人情。当代诗歌的面貌变得深奥严峻,读当代诗歌变成了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
  实际上,把当代诗歌看得过分低级(读者)和高不可攀(专家)都是不恰当的,这里面各自都有意气用事的成分。读当代诗歌的确需要一定的阅读经验,但那是阅读经验而非理论分析素养。专家们以普及当代诗歌阅读之名,将其弄成玄学,反倒限制了读诗的推广。诗歌“解剖学”应该停止,将诗歌制成标本的活动应该停止,呈现其肌体的活性和自然生长是极端重要的。诗歌教育惟一可能运用的力量是感染,而非其他。或者说,感染的方式方法在诗歌教育中是惟一正当合法的。[4]   韩东主张感染这一手段,并且反对“智力”因素浓厚的诗歌教育。然而,另一位詩人,也是诗论家的黄灿然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写诗就是充满机智的,这机智是语言的机智,并举例道:
  像“人家对我好,我就对人家好”这样一来一往的做法,毫无新意。“人家对我坏,我就对人家坏”这样以牙还牙,也同样没有新意。“人家对我坏,我仍然对人家好”,这就有点出人意表了……而“人家对我坏,我就对他更好”,这样就更加出人意表了,不只是因为它做得“过量”,而且因为它用了一个“更”字,做到语义上同样出人意表。……在前三个例子中,艺术与生活的分野并不是太大,都可以接受。但是在最后这个例子中,艺术与生活的分野便截然分明。[5]
  两种意见似有相左之处,尤其在“智力活动”这一点的认识上。但两位诗人相辅相成的地方更值得注意。韩东反对将诗歌进行干巴巴的“解剖”和弄得玄乎,强调的是诗歌教育的自然而然,读诗品诗的循序渐进;黄灿然则意在凸显新诗(尤其是现代诗)这一文体的特殊性: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常常不是简单的逻辑关系,而是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的、具有想象性特征的。语言的陌生化、思维的跳跃性,是新诗常见的特征。
  重视新诗文体的特殊性,就能在课堂上生发有别于小说、散文、戏剧教学的方法与路径;认为新诗赏析有赖于阅读经验和“感染”的方法,为的是呼吁在课堂外读更多的诗,并将个人的阅读体验与课堂的听解进行交流与对话。这两点都应该为中学语文教育所借鉴,也应该为大学文学教育所重视。
  三、新诗诗教传统的培养
  诗歌教育不仅面向知识的学习,更指向思想、情感、价值观的养成。[6]中国古代诗教中著名的兴观群怨说,影响了两千多年的文化史。那么新诗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呢?
  作为官方性质较强的国家教育出版机构,人教社的教材编写必定遵循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从高中语文教材的新诗编选情况看,新诗的诗教功能主要是围绕政治性(思想性)与文学性(艺术性)两方面开展和演绎的。不同版本的区别,在于这两方面内涵的比例的调整,或者表述的变化。
  文学的功用性和政治性标准,主要包括:基本政治立场和倾向、正确价值观、爱国主义等。那些起着团结和鼓舞人民、颂扬民族和国家、抒写大爱的作品,更有机会入选,甚至多次入选——能“观”、能“群”的文学位居正统。而文学本位或艺术标准,则更接近“兴”与“怨”。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受力,从而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其养成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譬如,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行草案)》(同名文件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中有如下指导意见:
  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
  语文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历来都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大路线,深入批判‘四人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7]
  这份带有浓厚的后文革时代特色的文件,仅仅实施两年就被取代了。1980年制定的第二版的《教学大纲》相比1978年版,删去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精心选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两句话,并且将“教材编排兼顾读写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简化为“教材编排遵循读写训练”。[8]侧重语文能力的培养,淡化政治的干预,是比较明显的
  1986年的《教学大纲》则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
  为了适应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语文学科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9]
  教育的短期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远景目标则是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培养建设国家的人才。这样,教育的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统一起来了。“三个面向”的提法此后一直保留在各个版本的教学大纲之中。
  2000年左右,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国家口号,也反映在大纲之中:“要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10]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在课堂进行,更要注重学生的日常表达、课外阅读、演讲辩论等能力的培养。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中国的文化本位意识和文化自信更加强烈,另一方面,中国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并影响世界。这些重要的变化,可以从2007年新课标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前言中综合看出(当年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一百周年):
  ……要通过欣赏五四运动以来的一些经典诗文,体察社会生活、时代风云,窥见中国现代文学苑圃之一角,以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我们对生活、对人类的热爱与信心,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11]
  总体而言,新诗的教化功能与目的,从1979年到2007年,还是有较大的变化的:由强调政治挂帅到注重文学鉴赏,由课堂到不局限课堂,由单一素质培养到综合素质培养……这些变化彰显了新诗诗教更加成熟、自信和开放的姿态。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当是当前新诗教育追求的目标。
  四、新诗经典化问题
  教科书是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场域。一方面,它具有官方性、权威性;另一方面,教科书受众远较一般诗集广泛,影响深远。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不无夸张地说,入选诗人的次数很大程度决定了诗人的诗坛地位,入选诗作的次数则很大程度决定了作品的诗歌史地位。
  据笔者统计,入选诗人频次情形如下:
  6次:艾青
  4次:李季、李瑛、舒婷
  3次:闻一多
  2次:臧克家、流沙河、徐志摩、穆旦、戴望舒、何其芳、陈敬容
  1次:贺敬之、郑愁予、海子(以上为必修教材)、郭沫若、杜运燮、邹荻帆、蔡其矫、刘半农、痖弦、江非、冯至、纪弦、昌耀、郑敏、李广田、牛汉、洛夫、绿原、食指、梁小斌。(以上为07新课标选修教材)   而入选诗作频次情形如下:
  5次:《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4次:《王贵与李香香》(李季)
  3次:《一月的哀思》(李瑛)、《致橡树》(舒婷)
  2次:《就是那一只蟋蟀》(流沙河)、《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预言》(何其芳)、《窗》(陈敬容)
  1次:《静夜》(闻一多),《春鸟》(臧克家)、《西去列车的窗口》(贺敬之)、《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死水》(闻一多)、《赞美》(穆旦)、《错误》(郑愁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以及2007新课标选修的《天狗》(郭沫若)等22篇。
  其中,艾青的作品从1983年版到2007年版入选过6次,其中5次入选的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另一次是2007版选修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闻一多的作品虽然只入选过3次,但时间从1983年版跨越到了21世纪的两个版本中,且每次入选的篇目不同。分别是1983版的《靜夜》、2003版的《死水》和2007版选修的《也许——葬歌》。
  李季和李瑛的作品集中出现在1979年版至1987年版这四版中,前者入选的都是《王贵与李香香》,后者主要是《一月的哀思》。后来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再未入选。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舒婷的作品,它们连续出现在1990年至2007年四版教材中,前三次入选的都是《致橡树》,2007版选修则收入《神女峰》。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穆旦的《赞美》和《春》,何其芳的《预言》和陈敬容的《窗》,都是出现在新世纪的两版教材中。
  不难看出以下特点:第一,李季、李瑛为代表的老诗人及其较为政治化的写作,主要影响是在八十年代。而徐志摩、戴望舒、何其芳、穆旦、舒婷等相对个人化的写作在新世纪之后得到更多的肯定和推崇;第二,艾青和闻一多两位大诗人,因其作品的爱国主题或者人文关怀,同时感染力强、节奏明快、形象清晰,受到学院、教师、学生的同时喜爱,因而长期占据中心位置;第三,新时期的诗作数量逐渐增多,也显示了这一时期诗歌的实绩逐渐得到认可。
  关于第一点,最能反映近三十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及其导致的人们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汇聚在审美意识和新诗观念的更新。如果说“朦胧诗”是集公共意识与个人意识于一身的诗歌思潮,那么朦胧诗后的新诗,个人化特色逐渐加强,而集体化色彩则逐渐褪去。典型如韩东,在八十年代后期即认为新诗必须摆脱三个世俗角色——政治动物、文化动物、历史动物,超越对政治、文化、历史的依赖和凭附,在这之后,诗歌的道路才真正开始。[12]虽然1985年之后的诗作出现于高中语文教材仍然不多,但是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诗人群中,注重语言多于主题、形式多于内容的诗人,如三十年代现代派、四十年代九叶诗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庶几可视作编选者相近的诗歌观念。这些都呼应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的私人化、个性化时代表征。不过,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小我与大我不可或缺、兼具个人本位和社会意识、个性与关怀并存的思想观念会更为深入人心,也会更多地体现在学校的新诗教育之中。
  注释:
  [1]这里的“大学文学教育”主要指非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教育。
  [2]1978年版和1982年版,当时高中是二年制,教材是必修4册。2007年新课标则包括5册必修加1册选修《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欣赏》。其余版本均为6册必修。
  [3][4]韩东:《读诗这回事》,《语文学习》2008年第2期。
  [5]黄灿然:《现代诗何以晦涩》,《名作欣赏》2011年第25期。
  [6]2001年6月7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提出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比较接近大学文学教育的意义。
  [7]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行草案)》,收入《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1980年第二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行草案)》,收入《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行草案)》,《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2000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2007年新课标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欣赏·前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2]韩东:《三个世俗角色之后》,《他们》1988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文化知识是传承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真语文教学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还应立足于文化、文学,从更高层次引领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文学殿堂,从而体味课文,汲取精神财富,真正实现提高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担负起开发文化知识助读材料的职责,“以激活、扩充学生的阅读经验系统,帮助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实现自我建构”。[1]  一、借助文化知识理解深层情感  文学创作的过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里的一回,原回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入选教材时改为现在的题目。《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特别注意文本细节方面的考究与锤炼,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个字、几个词,仔细揣摩起来,却是回味无穷。也正是在这些文本的细微之处,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及其写作的精心、细心。兹举几例,加以说明。  一、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林冲被发配沧州,偶遇东京故人李小二,在李
在教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时,学生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柳宗元写此文到底是想表达游之乐,还是体现谪之悲?  这个问题可以说直指文章的核心。清代孙琮认为文章是表达游之乐的,“盖昔日未见西山,而今日始见,固大快也;昔日见尽诸山,独不见西山,则今日始见,更为大快也。中写西山之高,已是置身霄汉;后写得游之乐,又是极意赏心”[1]。教参里语焉不详,但从字里行间能看出编者倾向于游之乐的,“柳宗元淋漓尽致
在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写了一篇《论朱自清的散文》,从比喻技巧、意象选择、艺术人格等方面对朱自清散文进行了尖锐地批评,指出其或有温厚朴素,却失之风华潇洒,《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名篇无一幸免,“历史意义”大于“艺术价值”,是为“名家”而非“大家”。由于朱自清散文在中国享有盛誉,因此余光中此文引发了众声喧哗,很多人撰文为朱自清散文辩驳,也有人支持余光中的论断,时至今日仍未平
李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育,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抗战爆发后,“向来出版教科书的各大书局除正中外,最初都没有迁往后方,于是教科书的印刷运输都感困难,供应数量大量减少。一方面学校和学生数增加,另一方面教科书供应量减少,于是供不应求,形成普遍‘书荒’。”新印的教科书“版本缩小,纸张恶劣,印刷模糊”,[1]引起了普遍关注。冯玉祥在1943年给教育部长陈立夫的信函中指出,后
词频是文本在语言形式上的特征,出现频率高的词往往能反映文本的内容主旨、语言特色、文体特征等。这种形式和内容相关性提供了在高频词列表提示下对课文进行解读的新途径。  一般来说,写作往往是沉入式的,作者不会在篇章的层面上有意识地布局词语,有文章提出文本的高频词包含对作者潜意识的反映。人们对文本的阅读更是如此:引人入胜的内容使人忘记了“语言”。从语文教育的角度上说,这是一些学生语言认识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
在教学中,书册阅读教学课包括“书册导读课”、“书册交流课”、“书册研读课”等组成。书册导读课的目的在于激发阅读兴趣、感受书本的魅力、提示阅读方法、安排阅读计划,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书册交流课,则让学生通过阅读心得和成果的分享,深入了解这本书,相互丰富阅读体悟;书册研读课,是在学生阅读的已有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名著做进一步的发现和理解,读到原先未读到之处,解开原先未解开之惑。  王荣生教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得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选取的角度有很大不同,适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把教学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加深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意识。   2.比较本新闻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探讨它写法的独特性
《项脊轩志》被认为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最浅易的文言文。对浅易文言文,教学上一般会有“不教”“浅教”“深教”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个人以为,《项脊轩志》一文应“深教”。因为,《项脊轩志》文浅情不浅,非“深教”,不足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情和佳妙。  下文通过解答三个有关《项脊轩志》文本理解的问题,具体说明。  问题一:作者转述老妪“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首篇游记,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的“感悟自然”版块。该文表达了作者在游览时对自然景物的佛学审美观照,显露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禅学思想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仅仅抓住文中的“始得”为突破口,理出“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指异之——游于是乎始”的文章脉络,剖析作者发现西山后引起的感情变化,指出作者仕途不顺下的政治抱负破灭。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