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音乐文化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人们对音乐文化不断追求和探索的道路上可以体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文章就从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的角度来剖析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并探索了民族器乐的发展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族乐器;传统音乐文化;文化传承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仅从已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种类繁多的各式乐器。《战国策》中所说的“临淄甚实而富,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说明当时民间器乐的演奏活动何等活跃。就以琵琶为例来说,在隋唐时期,琵琶是“大曲”乐队中的主奏乐器之一,且琵琶名家迭出,技艺高超,新调繁兴。唐代诗圣白居易,在他写的《琵琶行》一诗中,对琵琶音乐做了极其生动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文字生动优美,令人恍如亲耳聆听,回味悠长。回顾中国音乐历史长河,民族器乐始终伴随着人民的生活,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庙会等习俗中,历代的宫廷、官府的礼仪及宗教活动中,都有着大量的器乐演奏活动。同时在歌舞、说唱、戏曲等姐妹艺术中,器乐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建国后,我国民族器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发展新的表演形式、整理改编传统曲目和创作新曲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并且民族乐器的发展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更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世人所瞩目。
  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分支。什么是传统?《辞海》里这样解释:“由历史沿传而来的一定阶级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这里的“历史沿传而来”,指的是经历了时间、空间的历练,岁月的积淀所留下的历史的印记和时代的精华。
  “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灵魂。音乐不仅是音的流动,它还蕴含着民族的文化、哲理、风俗、语言、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等等。”专家学者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音乐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传统的音乐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民族乐器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起源、发展至今,历经历史的沉淀,流传至现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乐器,是人类物质文化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国的乐器发展过程,也是中国从古至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杆,是现代学者竞相研究的话题之一。民族乐器的发展史也是人类进步的历史,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人们从野蛮到文明的净化过程。这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体现方面。每个民族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氛围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文化结构、思想内涵等会衍生出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而音乐属于“上层建筑”,更具有民族精神和气节。乐器则属于音乐的重要部分,下面就三个角度来浅析民族器乐的发展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民族乐器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现状
  乐器是音乐表现的工具和手段,远古时期的乐器都是由劳动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演变发展而来的。最早出土的乐器骨笛、骨哨、埙都是距今6000~8000年的乐器,是中国最早的乐器,这些乐器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制作材料都取材于生活中的。这可以反映出当时劳动人们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最原始的形式,这也是乐器在中国最初的起源。1978年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音律之准让人惊叹。在感叹古人的创造思想,对音乐的研究及创新之余,也可以看出当时战国国力的强盛。编钟是当时宫廷音乐所用乐器,这样庞大的乐器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它所演奏出的气势恢宏的宫廷音乐。随后出现得最早的击弦乐器——筑;最早的弹拨乐器——琴着、瑟;秦国时民间流行的琴筝相继出现,都为后来民族乐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信仰的变化、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的逐渐频繁,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产生了更多种类的乐器,同时通过对外的交流也有很多外来乐器的传入。人们学习乐器演奏,欣赏音乐,将外来乐器融入中国的因素,传承发展至今,形成了中国的民族乐器的体系。
  在当下,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类: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人们最常见到主要有琵琶、古筝、扬琴、二胡、古琴、竹笛等。“中国音乐以讲究‘韵’而著称,而乐音升华的最高形态,是中国音乐的灵魂。中国乐器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至韵手法。每种乐器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致韵手法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生命与灵魂。”这正是传统音乐的灵魂之所在。正是由于传统文化对于音乐的影响,使得传统乐器在不断变化传承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在此体现。
  二、民族乐器的发展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传统是一条历史长河。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动态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必然进行着音乐的传播行为。没有人的音乐传播活动,就没有社会音乐生活,也更说不上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由此可以说:音乐传播,是传统音乐文化动态发展、充满内在活力的根本原因,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主要动力之一。”正是由于音乐的传播,传统文化才能得以保留与传承下来。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的体现。我们以古琴为例,分析民族乐器发展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甚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
  古琴是中国众多传统乐器中的一种。中国古琴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由乐器可以规划到文化的道路上。古琴的音乐文化所体现的审美思想、哲学思想,可以为后人所借鉴,它吸收了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中国古琴音乐文化蕴涵的儒家哲学思想是指‘乐教’思想,是以‘道德’为首出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培养人的文化内涵与气质,重视人品教育,使之具有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古琴音乐文化蕴涵的儒家哲学思想是指“乐教”思想,是以“道德”为首出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培养人的文化内涵与气质,重视人品教育,使之具有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人生观、价值观。古琴音乐文化蕴涵的道家哲学思想是指道学思想。这种道学思想是“气”、“韵”、“象”和谐统一的审美思想。古琴音乐一直流行着“气韵”、“神韵”的审美观,这正是老庄“道学”思想的渗透。这些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所在,是值得传承的文化思想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历尽了几千年的传承与沉淀,对传统音乐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三、对未来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展望
  “一种事物发展的成功与否,其特质的升华与消融是其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唐朴林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进入21世界国际大舞台,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在交流、交融,中国的音乐文化更要加强其自身的音乐特质,不断完善自我,在突破中寻求自我,才能找到一席之地。发展的同时也不忘本,遵循传统,把祖先留给我的闪光的知识精华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唐朴林.继承传统与扬长避短[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唐朴林.大小并举 以小为主——谈民族器乐发展之道[J].音乐周报,2005,(44).
  [3]赵志安.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武汉音乐学报,2003,(3).
  [4]张计.论古琴音乐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J].学术交流,2007,(9).
  作者简介:孙雁雁,女,江苏淮安人,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琵琶教学与演奏。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音乐史近三年的资料搜集整理,不难看出,音乐史的研究是很成熟的。从启蒙时期开始到发展稳定到飞速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而这里笔者主要是对近三年的音乐史进行研究。在音乐史的研究中,有很多人认为音乐史就是对音乐历史的研究,其实不然,对音乐史的研究是广义的一个词语,在笔者所研究的文献中可以清晰知道,对于音乐史研究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对音乐的全方面研究,其中包括音乐的历史、音乐音响学、音乐心理学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兴的电子音乐技术不断地被运用到音乐创作中,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已有的音乐风格和类型,使得音乐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电子音乐可以在音域、音色、声场等方面弥补传统音乐的不足,而传统音乐可以在人性化和感染力等方面填补电子音乐的缺点。与此同时,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有的影视配乐形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和观众的视听需要。因此,在影视作品中,电子音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声乐课也不例外。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就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肤浅的看法。 声乐课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的,而当前在高校的声乐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对于技能的学习也不够到位。声乐课是一门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课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互动,因此,本文将针对新时期
期刊
【摘要】电影中音乐与故事情节,画面的配合有助于情感的表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情感主要体现在对于人物的塑造使观众更了解人物,更为直观的理解故事情节,使得电影的情节更加完整丰满的展示在观众面前。  【关健词】音画;电影音乐的文学性;人物塑造  《夜宴》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由冯小刚导演的宫廷悲剧电影,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改编,讲述了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宫廷斗争中权力、爱情、死亡的故事。
期刊
【摘要】《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各自独立却又前后联系,具有内在的条理、逻辑与层次。这部作品采用了民族音乐的素材,具有厚重的民族情怀和人文关怀,再加上作曲家精湛的作曲技法,歌词与乐曲巧妙结合,感情连贯且一气呵成,形成一种回环的音乐美学效果。整部作品,立意高远又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又动人心魄,不失为一个时代的典范之作。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乐章;黄河  在《黄河大合唱》的研究历程中,从早先对关注
期刊
【摘要】网络时代的信息开放程度,超越了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网络社会包含的信息量也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搜索库。在这样一个人人参与和人人富有表现欲望的网络虚拟世界里,大学课程要突破传统课堂的笼子其实是轻而易举的。  【关键词】教学思考;网络;混合教学  当电脑普及,手机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社会生活全面进入2.0模式。网络时代的信息开放程度,超越了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网络社会包含的信息量也为提供了一个巨大
期刊
作者简介:  莫凤民(1970—),男,吉林梨树人,大学本科,吉林师范大学分院督导与评价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2014年8月创作的《我爱我的家》入选《永恒的童声》中国少年儿童音乐电视专辑并获原创词曲金奖,此专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于海龙,四平市十四中学音乐教师。
期刊
作者简介:  莫凤民(1970—),男,吉林梨树人,大学本科,吉林师范大学分院督导与评价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2014年8月创作的《我爱我的家》入选《永恒的童声》中国少年儿童音乐电视专辑并获原创词曲金奖,此专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于海龙,四平市十四中学音乐教师。
期刊
作者简介:李德甫,男,云南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长期从事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发表过多部著作及论文。原创歌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小夜曲》《思故乡》《滇池,我的母亲湖》《五连峰》《睡美人》《田园牧歌》《呼唤》《春天来了》《金沙江流过我家门前》《月光》《海鸥,飞呀》《月亮》《祖国好》《为何不说出那句话》《啊!枫树,红叶》《苦楝,你让我好心酸》《梦想》《春天来了》《回想起一起数星星》《我还在等
期刊
作者简介:张晓武(1971—),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与音乐形态学研究。工作单位: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2年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普通访问学者,访学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作曲系。中国音乐家协会普通高校音乐联盟会员。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12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