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谱:红烛颂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莫凤民(1970—),男,吉林梨树人,大学本科,吉林师范大学分院督导与评价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2014年8月创作的《我爱我的家》入选《永恒的童声》中国少年儿童音乐电视专辑并获原创词曲金奖,此专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于海龙,四平市十四中学音乐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在大学校园里经常看到一些音乐会的举办,如老师们的个人音乐会、夏季音乐会、年末的新年音乐会,还有“毕业季”的毕业音乐会。如何在校园里成功地举办一场音乐会呢?仅有一个好的专业水准是远远不够的,本篇文章可以作为读者的一个参考,让读者对于如何办一场校园音乐会的流程不再陌生、不再手忙脚乱,让读者知道如何得心应手地准备一场成功的音乐会。  【关键词】校园音乐会;举办  谢俊武师生音乐会是我们在2014
期刊
【摘要】阿尔班·贝尔格所创作的《沃采克》是一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也是整个西方音乐史中极为罕见的伟大作品。为了探讨作品创作的奥秘,笔者从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过程、目的、方法、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了贝尔格为了忠实地反映内心的所思所想,勇敢地冲破各种障碍,大胆地在技法上进行创新,真实地再现了歌剧中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灵魂深处惊雷般的呐喊。他的创作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启示,对指
期刊
【摘要】学前音乐课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音乐本身具有灵动、舒缓、享受的特性,课堂上音乐可以很大程度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学前音乐的教学,不仅使幼儿受到音乐的熏陶,帮助幼儿对音乐形成初步认知能力,还可以通过学习音乐,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自身艺术能力的涵养、品质。因次,学前音乐教育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学措施进行探讨,使为学前教育增添欢乐的色彩。  【关键词】学
期刊
【摘要】通过对音乐史近三年的资料搜集整理,不难看出,音乐史的研究是很成熟的。从启蒙时期开始到发展稳定到飞速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而这里笔者主要是对近三年的音乐史进行研究。在音乐史的研究中,有很多人认为音乐史就是对音乐历史的研究,其实不然,对音乐史的研究是广义的一个词语,在笔者所研究的文献中可以清晰知道,对于音乐史研究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对音乐的全方面研究,其中包括音乐的历史、音乐音响学、音乐心理学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兴的电子音乐技术不断地被运用到音乐创作中,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已有的音乐风格和类型,使得音乐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电子音乐可以在音域、音色、声场等方面弥补传统音乐的不足,而传统音乐可以在人性化和感染力等方面填补电子音乐的缺点。与此同时,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观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有的影视配乐形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和观众的视听需要。因此,在影视作品中,电子音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声乐课也不例外。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就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肤浅的看法。 声乐课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的,而当前在高校的声乐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对于技能的学习也不够到位。声乐课是一门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课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互动,因此,本文将针对新时期
期刊
【摘要】电影中音乐与故事情节,画面的配合有助于情感的表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情感主要体现在对于人物的塑造使观众更了解人物,更为直观的理解故事情节,使得电影的情节更加完整丰满的展示在观众面前。  【关健词】音画;电影音乐的文学性;人物塑造  《夜宴》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由冯小刚导演的宫廷悲剧电影,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改编,讲述了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宫廷斗争中权力、爱情、死亡的故事。
期刊
【摘要】《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各自独立却又前后联系,具有内在的条理、逻辑与层次。这部作品采用了民族音乐的素材,具有厚重的民族情怀和人文关怀,再加上作曲家精湛的作曲技法,歌词与乐曲巧妙结合,感情连贯且一气呵成,形成一种回环的音乐美学效果。整部作品,立意高远又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又动人心魄,不失为一个时代的典范之作。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乐章;黄河  在《黄河大合唱》的研究历程中,从早先对关注
期刊
【摘要】网络时代的信息开放程度,超越了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网络社会包含的信息量也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搜索库。在这样一个人人参与和人人富有表现欲望的网络虚拟世界里,大学课程要突破传统课堂的笼子其实是轻而易举的。  【关键词】教学思考;网络;混合教学  当电脑普及,手机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社会生活全面进入2.0模式。网络时代的信息开放程度,超越了我们任何一个时代,网络社会包含的信息量也为提供了一个巨大
期刊
作者简介:  莫凤民(1970—),男,吉林梨树人,大学本科,吉林师范大学分院督导与评价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2014年8月创作的《我爱我的家》入选《永恒的童声》中国少年儿童音乐电视专辑并获原创词曲金奖,此专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于海龙,四平市十四中学音乐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