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实践活动研究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课堂活动、校园活动及其校外社会活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和社会实际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背景,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经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实践活动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广义的实践活动是指建立在学生的数学概念之上由学生本人亲自进行的动脑、动口、动手操作的一切学习活动,包括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运用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和亲自动手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有着巨大的联系,两者谁也离不开谁,后者是前者的归宿,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依附于前者,前者又作用于后者,两者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同时实践活动往往又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实践活动又蕴含着综合运用。
  一、课堂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展开的实践活动,主要以操作型和模拟型两种为主要形式。
  (一)操作型实践活动
  操作型实践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性的知识,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将难点间接地转化为易掌握的知识点,是一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动手、动脑操作活动。操作型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促进思考,使大脑与感受器官紧密结合,同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等。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学生简单地了解了圆的概念后,引导学生动手画圆或者用白纸裁出圆的图案进行上下左右折叠,学生通过反复测量和反复交流,知道了什么是圆心,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等知识。
  (二)模拟型实践活动
  模拟型实践活动是指教师让学生在其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境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为主,从而获得新知识,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源于生活,而后又应用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如在教学数加减这一课时,生活中应用到这一知识点的有很多,如买菜、买文具等日常生活的买卖交易都要用数学来计算找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模拟,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知识。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一起讨论和交流,在亲身体验后获得新知。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模拟情境中,既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又能体验到数学的生活性,从而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达到正确认识数学和认识学习数学的目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观。
  二、校园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
  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活动,难免会受到时间和范围的限制,因而很容易造成实践活动内容无法在教室里达到预期效果。这时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来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而将实践活动内容延伸到校园中,恰好就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校园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形式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
  (一)测量型
  测量型实践活动,主要运用于学生在课堂上难以通过教师的描述和讲解来理解的概念性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建立一个概念性知识体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对新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认识得不够彻底、不够明白,理解得也不够深刻,因而很容易就把新知和其他知识搞混,学得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的,从而事倍功半、适得其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学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倡导学生进行校园实践活动,并及时总结实践结论,教师则要对其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体验型
  体验型一般是指通过校园环境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一个空间表象。学生在实际的校园环境中,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将大脑中模糊的概念通过亲身体验得到证实和清晰化,有巩固新知和加深理解的效果。如在教学方向和位置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绘制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图,或者学校到其他地方的路线图(也可以是校内的位置图),当然可以让学生回忆郊游,通过记忆画出郊游路线图。画好图后,再与其他同学分享讨论,比比谁的更准确、更清晰,学生在反复练习和讨论中发现自己画的图的缺陷和优点,通过回忆和其他同学的讨论修改原图,彻底搞懂物体的方位,在表述和绘制图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什么是方向、什么是位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位置感。
  (三)调查型
  调查型是被广大教师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之一,操作性强、信息量大是它的主要特点。调查型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充分利用校园里的教学资源,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习得新知。
  1.调查学校中图书馆藏书数量、书籍月阅览量流动情况,调查学校的总占地面积及利用率或调查学校每个季度的水电费数据等可利用的财产资源。
  2.调查生命资源,比如:休息时间、运动时间、学习时间等,让学生用调查数据了解自己的成长。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去调查全校学生,统计他们的上网时间、学习时间等,总结数据来分析他们的学习习惯以及自己的学习习惯。
  3.调查学校的活动数据,如学校每年开展的艺术活动展览、联欢晚会、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可调查参与人数、获奖人数等数据,通过让学生调查这些数据并进行分析,用数据来分析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何种解决方式最好等,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三、校外实践活动的思考
  知识来源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社会实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也离不开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一直都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主导作用,创设条件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提倡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向校方建议加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强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在社会情境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制作型、測量型、调查型以及课题型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就是简单的制作型实践活动。而测量法主要是指利用工具测量长度或者角度等,如在学习面积的单位后,可以让学生去测量家里的门、桌子、椅子,估算客厅面积、社区面积、广场面积等。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基本单位并懂得单位之间的转换后,鼓励学生尝试估算出家里到学校的距离、学校的面积、医院的面积、体育场的面积等。
  总而言之,教学必须以生为本,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将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相整合,充分利用已有的课堂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综合性问题,组织有数学价值的研究活动,帮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间接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大胆地放开双手,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殿堂里探索,找到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N].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
  [2]钱如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2,(07):29-30.
  [3]沈根林.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161-162.
  责任编辑 王 慧
其他文献
为了得到满足应力约束的膜结构的最优设计,根据满应力准则和静定化假设对应力约束下的膜结构的截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以膜单元的设计厚度与初始厚度的比值为设计变量,通过设计
宜春市新康府学校创办于1956年,原名油茶林场子弟学校。2003年由宜春市油茶林场子弟学校更名为宜春市新康府小学。2012年底易地新建,2014年初迁入新校址办学,2015年秋开始创
[摘 要] 数学经验的积累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的重要前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三种意识,通过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思维,通过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喜欢数学,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内涵,从而培养他们探究感知、实践运用和思维创新的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数学经验,提高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 数学经验;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生活实践  2011版《数学课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把真正学习的舞台还给学生,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气和灵动,在此背景下,“生本课堂”这一理念呼之欲出,已被我们广泛所接受。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灵动的“生本课堂”呢?在此我想结
[摘 要] 以认知精制理论在陈述性知识中的广泛成功实践为背景,以探索在程序性知识中的应用为目的,在数学习题课教学中,师生共同从约束条件、函数形式、问题情境三个维度对问题进行变式,教学过程以学生解题—教师变式—学生变式为主线,以学生对变式的可行性分析和教师的点评为结束点,引导学生发现题目组的形式区别和本质联系,在程序性步骤上形成更强烈的信息刺激,达到对知识的精制;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解题明显更加积极,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以典型建材企业(主要为水泥、玻璃、陶瓷等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建立了我国建材行业中典
[摘 要] 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审美价值取向展开教学探究,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作为主要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思想历练,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辩论活动、演绎活动、实践活动、播报活动等,具有更丰富受众群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选项。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创新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社会属性,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为学
针对等效电路模型中应用频率范围窄、精度低以及在高频器件分析过程中与网络分析法的兼容性差等问题,由交流I-V方程出发,推导得到使用散射参数描述的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SiG
[摘 要]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算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运算法则,只有运算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成绩才能有效提高。在数学运算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算法与理解算理,因算法与算理在数学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算理是算法的基础,而算法是对算理的具体化,只有掌握算理与算法的内容,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 数学;算理;
幼儿是未来的花朵,祖国的希望。我国幼儿的教育是教育之重。幼儿的教育宜早不宜迟,从小奠基良好的基础,不管是对于幼儿现时段的身心教育,还是对幼儿以后的发展都是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