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探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生物营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通过STS教学、问题教学、故事教学、识记教学等策略,希望更好的推进渗透营养教育和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提高中学生的营养水平。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营养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革命,生物科学正向着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生物学科也越来越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初中生处于生命发展的初级阶段,良好的营养习惯为未来人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在初中生物中渗透营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内在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STS教学、问题教学、故事教学、识记教学等策略,可以更好的推进渗透营养教育和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提高中学生的营养水平。
  一、STS教学策略
  STS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将科学、技术、社会三个因素渗透到教学中,并通过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STS教学策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教学的实践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STS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堂之外,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尤其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关注社会时事,从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去思考和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进而熟练的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明断决策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实施STS教学策略,是渗透营养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走进社会生活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对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会大为提高,从而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发现质疑的科学精神。
  以讲解蛋白质的作用为例,可以在课堂上导入“三聚氰胺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对事件中三聚氰胺的深层剖析,让学生了解到:三聚氰胺里含氮,添加后,可以使监测指标上蛋白质含量增加。进而加深学生蛋对白质作用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许多检测手段还需要更新等诸多与生活、科学相关的知识。
  二、问题教学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问题的设置和解答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和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问题教学策略是以问题为有效手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有层次性的设置问题,尽量设置一些有启发性、学生经过深入的思考能解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营养物质的作用知识点时,教材中不是通过简单阐述蛋白质的作用而得出“营养物质营造我们的身体”的结论,而是通过导入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得出了这一结论。问题如下:(1)婴儿出现发育不良、皮肤溃烂的症状和假奶粉所含的哪一物质有关,学生经过思考,得出是蛋白质;(2)婴儿服用假奶粉出现上述症状,是因为蛋白质含量偏高还是偏低?学生得出是缺乏蛋白质。经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得出“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的结论。
  三、故事教学策略
  在课堂讲解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些科学先贤们为发现食物中营养素而进行的一系列坚持不懈、历经百年的探索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相应营养素的作用和发展历程,加深学生对营养素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对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讲解无机盐钙的作用时,学生已经了解了一部分营养知识,但是尚不能正确认识到维生素D的作用和含义,教师可以引入伦敦儿童的流行病——佝偻病的故事,讲述了发现过程中的名称“存放钙的维生素”、“阳光维生素”等知识,让学生逐步了解到小儿佝偻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D,导致全身钙、磷失常所致,学生对维生素D的作用以及晒太阳和维生素D的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
  四、识记教学策略
  由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规律认识不够彻底,导致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生物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通过知识架构图或者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记住一些营养知识。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将知识转变为科学的营养行为。可以减轻学生记忆压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定期对所学的知识做好总结,帮助学生寻找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经常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不断的探索好的方法识记知识。
  以饮食营养为例,教师可以将一些饮食原则变成顺口溜传授给学生,在便于学习记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检验知识的实践作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讲述食物膳食的规律时,把教材中难记的知识点变成了如下的顺口溜:糖脂蛋,水盐素,六类营养要记住;谷豆食糖马铃薯,核桃花生加猪油;奶蛋鱼肉和黄豆,提供能量主要物。学生通过背诵顺口溜,对食物膳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比分散的知识记忆更为牢固。
  现阶段,中学生的营养状况令人堪忧,我们应高度重视起中学生的营养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生物教师要不断的探索有效的策略,总结经验和教训,大力推进渗透营养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更好的提高广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中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守兴.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2011.苏州大学:教育学
  [2]刘胜.STS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学术月刊,2011.6.期
  [3]吴少珊.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合理营养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7.13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对快速成形零件制作方向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零件制作方向对零件制作质量和制作效率的影响机理,针对快速成形制作过程中的变形、台阶效应、过固化现象以及制作时间问题
内容提要:伴随全球范围内信息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众多企业已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同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具有相互依托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能否自主地驾驭经济环境,已成为21世纪国内经济界研究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至此,本文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日韩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据国家有关部委的统计资料表明,2001—2005年间,国内工2个行业6000家有代表性
应用ADAMS软件结合大蒜根须切除设备中的夹紧机构的设计,具体阐述了虚拟样机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提出在汽车覆盖件早期设计阶段将基于成形工艺知识的定性分析与基于一步模拟法的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覆盖件特征模型的成形性分析.在基于知识的覆盖件成形性定性分析中提出一
2005年10月27日,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尘埃落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1981年制订的800元的个税起征点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改革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是对于举步维艰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来说,总算迈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一步。无论从修改的内容还是幅度来看,此轮《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只能说是一次“微调”,改革的意义也决不仅仅在于起征点的提高,这只是个税改革的良好开端,进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选定了典型的十三个维度进行测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对被试者的职业价值观特点进行调查,针对高校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进行了基
本文依据2001—2009年我国服务业相关行业的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9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正的短期
期刊
一、中日创业资本发展历程与现状的比较日本是亚洲最早发展创业投资的国家。1951年日本成立“创业企业开发银行”,负责向创业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由此产生了日本创业投资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