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背后的职场宫心术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宝识人的职场
  婉莙工作的银行,有个不好的习气,穿着统一制服的女性之间,喜欢用珠宝争奇斗艳。据说,珠宝不凡,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资历、品味和家庭背景。
  当年,婉莙来面试,顶头上司冯诺一看耳钉就牢牢记住了她。在最后一关“闲聊”的环节,冯诺问:“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钻石和翡翠,你会选哪一个?”
  婉莙没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相反,她用珠宝暗示自己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我笃信,最好的就是最有价值的。钻石必要全美,红宝石必要缅甸鸽血,祖母绿要绝对无油。哪怕个头大小、预算超标,我也在所不惜。”
  冯诺流露出一丝惺惺相惜的眼神,补充道:“还要看制作工匠的手艺和用心!”
  这话一说,婉莙知道自己加薪跳槽有戏了。
  幸而,婉莙对珠宝颇具眼力。面试时,她一眼就看出冯诺的大牌钻戒是定制款,出自于几十年如一日专注打磨与镶嵌的珠宝设计师之手。对这样的上司,下属除冰雪聪明外,还要具备完美主义的基因。
  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人
  入职后,为了伺候好完美主义上司,婉莙兢兢业业,早出晚归,常常陪着冯诺一起加班。
  部门的业绩蒸蒸日上,冯诺常在庆功宴上说要归功给二把手婉莙。婉莙则借着酒劲,一边欣赏冯诺的钻戒,一边委婉地谦虚:“我最多是个托儿,您才是这颗大钻,大家都像小钻,众星捧月地围着您,这才叫熠熠生辉!”
  小姑娘们听得要吐了,冯诺却笑开了花儿。对手下人而言,婉莙就是个会拍马屁的“二魔头”,只是,谁都不敢将这份不屑流露出来,除了刘雨薇。


  刘雨薇是白富美,靠关系入职。不过,她业绩好,关键时刻打几个电话撒娇一通,就能拉来大客户。她戴的珠宝,比婉莙,甚至比冯诺的都上档次,关键是那种表现出来的不爱攀比的随意劲儿,让人看了有点不舒服。
  最看不惯刘雨薇的姑娘,叫小吴。婉莙总觉得,从小吴身上,能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出身贫寒,不卑不亢,靠着真才实学,一步一叩首地走在职场上。不过,小吴的业绩一塌糊涂,冯诺说了很多次要开掉她,都被婉莙说情留了下来。
  在公司一次答谢酒会上,婉莙戴了一款玳美雅的蓝宝石吊坠。小吴一看就连声称赞,把好几个年轻姑娘招过来,夸赞婉莙的好品味。婉莙看到不远处的刘雨薇捂着嘴在跟同伴说些什么,两个人一边窃笑,一边往自己脖子上张望。女人敏感的神经,不需要雷达,就能探知对方说了些什么。
  果真,几天后,婉莙看到刘雨薇的父亲开车来接她。婉莙与刘雨薇的父亲有过一面之缘,过去寒暄了几句。车里还坐着一位老人,据说是刘雨薇的外婆。讽刺的是,外婆脖子上的吊坠,竟与自己的一模一样。
  婉莙像“撞衫”一样匆匆告辞,转手将那条吊坠送给了婆婆。这件事儿,笼罩在她心里,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对刘雨薇带着敌意。刘雨薇呢,一点不怯,该干吗干吗,压根没放在心上。
  再努力也抵不过关系户
  不久后的一天,婉莙看到小吴与一位穿着很上档次的女客户在银行门口交谈。从小吴急切的表情中,她料到事情有些不妙。
  不一会儿,女客户走进来,对婉莙说:“雨薇在不在啊?我听说她在你们这里工作,就想把一点闲钱用来买你们的投资产品。”
  得知闲钱是9位数后,婉莙连忙问她与刘雨薇的关系。
  女客户说:“雨薇的爷爷,是我家娘舅的老领导。我们老交情了,早知道雨薇在这里,我们家人的闲钱不都要跟过来吗……雨薇呢?”
  小吴端着一杯茶水走过来:“可陈阿姨,这款产品是我介绍给您的啊。而且,我已经跟您联系好多次了……”
  女客户翻翻白眼,瞟她一下,嘴里嘀咕了一句脏话。然后,她抬起头来表态:“你们银行,我只认识雨薇。这钱,我是冲着她的面子存的,其余人我一概没接触过!”
  婉莙装着客气,一边致谢,一边招呼员工带她去办手续。
  她一走,小吴就哭了:“婉莙姐,我这个月业绩又完不成了,但你要相信我,这个客户一直是我联系的。有电话、短信可以作证。”
  婉莙将小吴一通安抚,她心里也真为这个农村出来的丫头鸣不平——此刻的刘雨薇,正跟男友在巴黎度假,业绩就这么从天而降。小吴付出多少努力,却得不到她的残羹冷炙……
  珠宝就是珠宝,石头就是石头
  一次闲聊中,婉莙向上司冯诺谈起此事。她隐瞒了小吴和刘雨薇的名字,但冯诺一听就全明白了。冯诺说:“珠宝就是珠宝,石头就是石头,很多东西是出生时就注定的。小吴是个勤奋刻苦的孩子,但她应该在依靠实力爬坡的职场上去打拼。有时候,我们的仁慈会耽误别人……”
  冯诺把话说到这份上,婉莙再没法袒护业绩糟糕的小吴。看到婉莙有几分不舍,冯诺建议:“你不妨分别跟刘雨薇和小吴沟通,看刘雨薇是否愿意将这单业务分小吴一半,然后问小吴对刘雨薇被提拔的事儿怎么看。”
  婉莙不知领导的意图,但还是照做了。
  刘雨薇度假一回来,婉莙便将她叫到办公室,表扬她给部门拉到一位大客户。
  “哦,肖阿姨啊,她可烦了。”刘雨薇一边笑,一边玩着手机,一脸无所谓的态度。
  婉莙说:“部门要考核升职,你很有希望哦。”刘雨薇哦了一声,一点都没意料的激动。婉莙说:“我想听听你对小吴的看法,这也关系到她的去留。她业绩一直垫底,跟其他人的关系也有点处不好。”
  婉莙将“处不好”三个字的语气说得重些,因为,一直以来,小吴没少嫉妒她、给她使绊子、说她坏话。趁这个机会,刘雨薇完全可以“落井下石”。不料,刘雨薇却淡淡地说:“她挺好的,我听肖阿姨说之前一直是小吴在联系她,要不你把业务分她一半吧!”
  婉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那个骄傲高调、玩世不恭的姑娘吗?
  刘雨薇走后,婉莙将小吴叫到办公室,问:“单位要考核提拔,我们部门业绩最好的是刘雨薇。我想听听,你怎么看?”小吴想都没想,立刻说:“婉总,你是知道的。她除了家里有背景之外,还有什么?她泡夜店、换男友、不尊重领导、迟到早退、没有责任心……”
  “好了,好了。”婉莙打断了小吴,“你觉得她身上,就没有任何值得你学习的东西吗?”
  小吴低着头,嘟囔了一句:“会投胎。如果也算的话。”
  ……
  两个年轻人的表现,太让婉莙意外了。她一直戴着有色眼镜在看刘雨薇,只看到她的锋芒毕露、高调不羁,却没看到她的善良、大气;而同样,她同情心看待小吴,喜欢她的奉承与马屁,喜欢她在自己面前讽刺刘雨薇的炫富,却忘记小吴最大的问题,不是贫穷与低微,而是这两者所带来的狭隘与固执。
  是宝石还是石头真的重要吗
  小吴离开公司的那天,拿到了刘雨薇分享给她的提成。
  当她连“谢谢、再见”也不说,从部门气愤地离去时,不少人替刘雨薇抱不平。这时候,婉莙才意识到刘雨薇其实人缘很好,很讲义气,绝大多数同事都打心眼里喜欢她。
  在茶水间,婉莙问刘雨薇:“你觉得冤不冤?好心帮她,反而没好报。”
  刘雨薇笑了,用她那没心没肺的大嗓门说:“冤啥啊!当一个人很努力却一直得不到成功时,你指望她能以善意对待这个世界吗?再说,帮她那点钱,对我来说,就一块石头而已。何必太在乎是红宝石还是绿玛瑙呢?”
  ……
  那天婉莙回家后,被缠着买名牌鞋的女儿烦得要死。老公在一旁插科打诨:“学生的球鞋,就像女人的珠宝。能装一装的东西,也就这了。”
  婉莙噗嗤笑了。是啊,是宝石还是石头,是名牌鞋还是普通鞋,真的那么重要吗?想通了之后,婉莙在支付宝上刷掉上千元钱的“鞋费”,就不觉得心疼了。
其他文献
姥姥一共有七个孩子,四舅是让她最牵挂的一个。89岁高龄的她,曾数次入院抢救,多次在下了病危通知书后,死里逃生。医生想不通,但我们知道,她是放心不下四舅。  “我不能让俺妈养活我”  四舅9岁那年高烧烧坏了耳朵,导致听力不好,连吐字也不清楚了。勉强初中毕业后,街道给他办理了残疾证,政府每月给五百元的低保。四舅要强,不肯在家里吃闲饭,在一个街道下属的工厂里做勤杂工,脏活儿累活儿,他都抢着干。但他在单位
期刊
糟糕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冷色调的。因为前面有个姐姐,一出生我就被弃养;后来,因为计生办有人脉不会威胁到二胎指标,我辗转到别人家三天后,又被爸妈寄养到了外婆家,不久他们又生了弟弟。回不去的我,在外一待就是16年。  5岁时,舅舅家添丁,外婆去城里照顾舅妈和刚出生的弟弟。我则跟着外公放养在农村。外公负责一个生产队,根本顾不上我,饭点回来,常常递给我一个裹了菜的烧饼便又匆匆离开。  那时候,我最常做的事
期刊
她变了  孙阳发现,自从老婆孙紫薇从外企的普通职员,被提拔为部门主管后,就变了。她的年薪一下子比他高出四倍,品味、消费、圈子,以及脾气,也随之升级。  就拿微信的朋友圈来说,孙紫薇的朋友圈常是高级派对、出国旅行、浪漫度假的照片;而在高校研究所上班的孙阳,朋友圈则是“酸味相投”的文人们出席某个会议、在某杂志发表了某篇文章或是在哪个乡下踏青。  孙紫薇常在孙阳耳边酸溜溜地抱怨,他们的生活太枯燥,没激情
期刊
“我在车上,去塘沽。我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记得给我妈上坟。”  8月12日晚23时20分左右,天津港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天津港第一批消防员出动。预料自己可能回不来了,一名天津消防战士在凌晨两点给朋友发出信息。  一时间,报端媒体上出现了无数个“英雄”、“逆行”的字眼,仿佛只有渲染上悲剧的色彩,这个职业的从业者才能被人们记住。可过度的渲染反而让他们的形象变得苍白平板。  记住他们,不只
期刊
Q7  九总五年前买了辆车,花了一万八千元,是辆开了七年的QQ,我们称它为Q7。  我一直以为这辆Q7是没有空调的,因为从来没见开过。后来听常跟他出车的哥们儿说,其实是有空调的,但是九总嫌加氟太贵开空调又费油,所以一直没开过。他知道的原因是有一年夏天太热了,九总去媳妇老家接孩子,怕孩子受不了,所以加了两元钱的氟,正好把孩子接回来氟也没有了。  前几天我又乘坐了这辆Q7,停好车后一下车有点溜车,就问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震惊地看到了那个终点,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今生这场父母子女的缘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  一想到身在病榻之上的他,在女儿人近中年之际,还如此百般惦记一段短短的车程,忽然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老爸被查出了肺癌。病床上的爸爸,不时咳嗽,但因对病情一无所知,他的情绪还算不错。我和弟弟同医生私下沟通,暂时不让老人知道真相。鉴于老爸年轻时有过结核史,医生临时拿出一个“复发性结
期刊
不想来上海?没门!  老太太秦秀英的世界,曾只有内蒙临河小村庄这么大,“抬头见天,低头见地”,生活的全部除了种地持家养猫养狗养猪羊,就剩下惦记儿女。2011年3月,她接到媳妇芮东莉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妈,你过来和我们住吧。  对上海,秦秀英不陌生,自老伴去世后她去过两次。可儿子媳妇是丁克族,平时忙工作,他们的世界秦秀英不懂;作为一个活泼的老太太,她也主动走出家门想和同龄大妈们唠唠嗑,无奈一口乡音又把
期刊
前不久,BBC热播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引发了舆论的普遍关注。5名中国教师按照纯中国式的教学方式,教英国学生学习数学、科学、体育等课程。除开中英教学方式的较量,人们还关注到的是,英国孩子很难在课堂上遵守纪律,这让习惯了鸦雀无声的中式课堂的中国教师头疼不已。  在中国,好孩子的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听话、守纪律。没有人想过,其实这样的规定,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权威性。过度强调纪律,只会限制孩子
期刊
去南极时,Pony9岁,我40岁;他不到一米四,我只有一米五;出发前他感冒咳嗽,错过了期末考试,我刚刚停了调节内分泌的药。周围一片劝阻。  “妈妈,我是到南极年龄最小的孩子吗?”  “肯定不是。你想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是。我只想知道,那些去过的小孩儿,都平安回来了吗?”  平生第一次,上路前,我失眠了。  我们这对拍档,搭伴走过欧亚一些地方,在瑞士圣莫里茨湖边住过,在斯里兰卡洪水泛滥的乡
期刊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大家常常会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认为这二者都是激励人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测试结果令人震惊,表扬与鼓励的结果大相径庭。  1.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一句话划出分水岭。  首先,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