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精准教学模式在藏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使得学校愈发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社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高中地理课程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愈发重要,通过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去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长足的发展是学校的目标之一。当前民族地区对高中地理知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而针对民族地区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已成为必然。为此本文针对藏区高中地理的现状,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精准教学模式,并从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类型出发分析该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开展的策略,以期给老师的地理课程改革提供方向,给民族地区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创造机会。
   【关键词】核心素养;精准教学;藏区;高中地理
   受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等的影响,藏区学生在语言表达方式、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与其他地区学生有着较大的差異。当前教学模式往往是针对学生学习阶段来划分的,针对特定地区开展特定的教学模式较少,当前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藏区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为此学校和教师有必要根据藏区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藏区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使他们有最好的发展。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愈发重要,为此教师也应该注重对藏区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高中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该学科又能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精准化教学更能满足学生对不同类型地理知识体系的学习,为此本文重点探讨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精准教学模式。
   一、相关概念界定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学科改革的重点,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短期和长期发展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素养不仅包括个人的能力还包括个人的品质,核心则代表着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提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对于高中地理来说,核心素养包括对学生基本价值观念、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三个方面的培养,其中基本价值观念重点体现在要关注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塑造,基本思想方法重点体现在要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基本活动经验则体现在要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精准教学模式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表现等的分析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精准教学模式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等也作为制定教学模式的标准之一。精准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精准的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给出解决策略,而且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干预这些问题有一个精准的预测,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开展精准教学模式时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大势所趋,值得学校、教师深入探究。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藏区高中地理精准教学的意义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藏区高中地理精准教学有助于提高藏区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成绩。藏区学生在学习习惯上不同于其他地区学生,高中地理知识涉及的范围面较广,知识类型较为丰富,如陈述型、解释型、影响型、应用型等多个类型,各个类型的知识在教学方式和学习要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教师能够从不同类型知识的角度去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学生在这种精准教学模式下,能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明确知识的类型和用处,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在对地理学习兴趣的驱动下藏区学生的地理学科成绩能有明显的提升。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藏区高中地理精准教学有助于提高藏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精准教学与核心素养两者的有效结合是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核心素养注重藏区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准教学模式则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因材施教,两者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藏区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不论从逻辑思维方式上还是从学习习惯上,藏区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都能有所收获,对学生未来的长期发展是有益的。
   三、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藏区高中地理精准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高中地理知识涉及的面较广且涉及到的知识类型较多,将知识类型进行分类,以针对性的发现学生对不同类型地理知识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问题,开展精准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必要的,为此本文在探讨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藏区高中地理精准教学模式时是从地理学科的不同知识类型角度出发展开的。
   (一)陈述型知识的精准教学策略分析
   陈述型知识学习起来相对简单,主要涉及一些地理概念、常识等,主要在阐述“是什么”的话题,但是这类知识点往往较为繁琐,学生往往因为容易而轻视该类型知识。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应该做的是让藏区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最大程度的掌握该类型知识,通过对该类型知识的掌握培养藏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敏锐性,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对于重要的且难度较大的该类型知识点,教师则需要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等先让学生对该类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之后再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最终借助于课后练习等途径让学生去灵活运用该知识。
   对于陈述型知识的精准教学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在学习到涉及地理区域知识时,往往缺乏迁移能力,不能够将区域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并且经常记混。为此,教师在讲授区域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带领同学们分析自己生活的区域的地理特色,让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区域地理,这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升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第二,枯燥的陈述型知识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较为低落,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为此,教师对于该类知识的精准教学可以借助于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展开,在课堂中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教师通过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开拓思维,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以培养学生们的人地协调观。第三,陈述型知识需要学生们的反复记忆与使用,但是当前学生只有在教师课堂引导或课后有作业时,学生才会去翻看这部分知识。    (二)解释型知识的精准教学策略分析
   解释型知识的学习需要基于陈述型知识的学习来完成,它不仅要求学生知道“是什么”,还需要学生了解“为什么”,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地理现象。在解释型知识学习上,学生们往往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能够将知识迁移,停留在老师告诉一就只知道一的层面上,不能够自主完成独立思考,解释为什么的问题。
   教师针对解释型知识可以采取的精准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注重对比,引导学生并锻炼学生自主完成举一反三的工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形象的图表方式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在区域学习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某一区域自然现象的成因,给学生留足时间去思考与它类似的区域自然现象的成因,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分析这两个相似区域差异点形成的原因。多次的练习能帮助学生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敏锐发现差异点并找到原因的能力。第二,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还需要精准的设计情境,即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情境中去分析产生地理现象的原因,让学生通过在不同情景下的训练来完成思维的发散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第三,解释型地理知识的学习还离不开教师的总结与升华。教师在每完成一次情境教学之后,在让学生自主讨论发言之后,教师都需要及时的做出一个客观的总结并为学生留下值得课后探究的小训练。
   (三)应用型知识的精准教学策略分析
   由于应用型知识的学习需要有陈述型知识和解释型知识的铺垫,故其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考验,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考验。该类知识不再仅仅是学生简单的记忆、理解就能掌握的,其更注重学生的应用,更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该类知识可以说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最高境界。
   教师针对应用型知识开展精准教学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需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借助高科技帮助学生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切身体验,并尽可能的带领学生实际感受地理的魅力,这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欲望。第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搭建起知识学习的框架,应用型地理知识绝对不仅仅是某一个知识点,一旦应用涉及到的面就特别广,为此教师需要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搭建起地理知识框架,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这对于学生去灵活应用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第三,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有展现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这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人地协调观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何俊康.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18(5).
   [2]宫振胜.谈核心素养最应该聚焦的是思维素养[J].辽宁教育,2016(06)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精准教学模式在藏區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88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代社会的持续发展下,新课程不断改革,教育观念也在一直更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已经得到了教师的重视,之所以学习计算数学,是因为我们为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让他们对计算数学充满兴趣。与此同时,更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结合方法   数学在教学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写作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卷面分数,同时也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新媒体环境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方式要能够不断创新,同时要善于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素材敏感性,锻炼学生良好的素材积累意识,充分借助新媒体生动活泼的形式,循序提升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新媒体;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及工作中获
【摘 要】这些年国家提出了新的教学政策,对学生学习提出了全新要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索相关知识点,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来说,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灵活应用到生活和做题中来,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采用学习群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教师指引中,增强自身的科学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学习群”的应用措施进行浅析。 
【摘 要】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历史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运用古诗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弘扬古诗词,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教师将古诗词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于古诗词所涉及的某一历史事件进行清晰认识及把握。本文将通过对古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历史教学;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内容和形式上面已经相对比较的完善。语文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目前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式手段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其继续的发展,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目前教学的难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是特别的理想,所以教师应该从目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找到有效的落实作文教学的方式途径,提升中学语文
【摘 要】在学校教学中,对文本的阅读是多学科所要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加深对语言内容的识记,促使语言能力的锻炼,有利于语言的输入,且可以有效指引学生的语言传出。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想要提高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当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实际需求来丰富阅读教学的设计,这样才可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摘 要】自我国提出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后,我国的教育形式和教学现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切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安排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的,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发现了概念图教学对于提升生物教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针对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概念图;应用策略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有机结合的一门学科,任何一种生物现
【摘 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因此高生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而新高考的改革,对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典的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认为,生涯规划与个人的价值观、兴趣、能力等因素紧密相关,这与唯物辩证联系观相关原理密切相关。高中生涯规划需要用唯物辩证的联系观来指导,看到联系的普遍性,综合分析相关要素,正视联系的客观性,客观准确剖析自我,把握联系的条件性,因时因地调整规划。只有这样,高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与深入,为了能够更加适应新课标所要求的课程内容和标准,教学领域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初中音乐中的交响音乐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学生对交响音乐的进一步了解和体验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到对交响音乐魅力的进一步领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经典代表作品的作用,融入生活中的真实元素,激发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
【摘 要】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虽有可取之处,但也显露出来诸多弊端。伴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学情境教授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生、教师和社会的认可。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初中历史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共同提高。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重要性   情境教学是近些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