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转变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mi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班主任面临的工作难度不断加大,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班主任要想把工作做好,需要几方面的转变。
  一、工作理念的提升
  过去一直传言班主任是“保姆、医生、警察、侦探”等的代名词。随着形式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班主任应转变工作理念,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为适应当前中学生个人意识强烈追求个性的特点,班主任应放弃过去严格谨严的管理理念,放开手来,收放自如,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
  现实的中学生个性强,叛逆性强,易冲动,当出现问题面对老师的管理易产生对抗,滋生不满情绪。要想清除这些,班主任更要耐心的进行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做法的不当,从而消除抵触情绪。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冷静,要有耐心。
  面对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手段越来越广泛,但中学生自身的辨别和分析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面对诱惑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受到不良影响,有时会禁止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适得其反,学生却对禁止的事充满好奇,导致禁而不止。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引导、启发,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的实质性,让学生懂的事情的利弊。
  二、工作内容的转变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纽带、导向标,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時期,很多方面需要引导和教育。针对学生成长的特性,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媒的大众化,网络的普及性,很多的学生经不住不良信息的诱惑,迷失了自我,荒废了学业,在这样情况下,班主任要懂得如何使学生由思想素质教育向心理素质培养转变的技巧。要多关心爱护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勇敢的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挫折,健康的成长。
  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还要打破以往那种“分分是学生命根”的理论,要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工作方式的转变
  班委会是一个班级的组成部分,更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肯定懂得如何驾驭班委会。放开手脚,改变过去事无巨细的工作方式,让班委会成为管理班级的主力军。班委会管理班级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当甩手掌柜,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管理,懂得管理,搞好管理。这样让学生做事会大胆,放得开,有自主性、创造性。
  班主任对新生事物要有理性认识,手机和网络的普及,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学生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在管理中,班主任要变堵为疏,及时的给家长打手机,就学生的成长问题进行沟通。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等于学生随时沟通,可以增加亲切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
  处处留心皆教育。班主任要懂得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班级工作,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转变固有的工作方式,紧跟时代发展的命脉,教育将会轻松愉快。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切实提高语文素养。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饶有兴趣、持之以恒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较好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应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学习需要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二是从外部诱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外部诱因  学
期刊
摘 要:副词“还”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极高,本文主要从它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分布两个方面对其展开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副词“还”;语义特征;语法分布  副词“还”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但是以往对它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多,而且大都是单纯地从语义层面或语法层面进行分析,可是语义和语法这两个层面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制约的。 在某种特定的语法环境中体现出了什么样的特定语义,想要实现某一种
期刊
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我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但终究还是“一定要把政治课质量提上去”的意识战胜了我,我深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想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众所周知,初中生年龄小,知识浅薄,活泼好动,对于一些学科有所喜爱,也有所不喜,而他们大多是偏爱形象思维。为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先要学生了解政治课与其它学科的不同,都知道政治课有两难:其一,就是概念多,观点抽象,枯燥,与
期刊
古语有:“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认识到:只有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精彩导入  课前导入,把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引入课堂学习中来,而精彩的导入,能够使这个过程缩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采用如下方法:  (1)故事导入。一则精彩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很快从下课的兴奋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小
期刊
摘 要:当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偏低,切实加强其人文素质教育,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已经迫在眉睫。而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其教学理应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从以工具性为目的的僵化模式转向以弘扬人文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人文课堂。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  当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高素质的人才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看好。然而,在评价的背后,许多教师对学生轻易采取了赞赏、肯定等富有激励性的积极评价,乍一看似乎很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笔者认为,这种评价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是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评价的误解,甚至可以说是“颠覆”。因此,正确认识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加以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长期形成的对错号。甲、乙、丙、丁这一单一的批改模式。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学习上的缺点。以及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因材施教的原则更好的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在作业的批改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批语,对于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作业中的得失,进而有助于优化解题思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語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思维训练。那么怎样设疑提问才有效,这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结合我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提问一些尝试。  一、吃透教材是关键  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要在备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