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婚育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結论:门诊输液室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能够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使患者满意度升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门诊输液室; 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临床效果
  输液治疗时临床护理中运用最频繁的护理工作,也是临床医生主要治疗手段,一般因输液过程时间较长,患者受到疾病以及输液痛苦的影响,多数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因此对患者的病情康复的促进最基础的方式是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1]。本文针对门诊输液室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于我院门诊输液室在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6岁~80岁,平均年龄(45.9±4.8)岁,根据入院的顺序将6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在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研究对象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输液前健康教育:患者进行输液前,护士应主动将患者带到输液室,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讲解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告知预防疾病以及改善临床症状的方法。针对患者输液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症状,告知输液中配合要点,讲解输液相关的知识,告知患者有问题及时与护士沟通,护士要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惑[2]。
  1.2.2 输液期间健康教育:输液过程中应主动向患者告知输液的注意事项,不可自行调节输液速度,以免影响治疗结果。在输液过程中时间较长,可以利用此时为患者充分的讲解健康宣教知识,方法健康教育手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能力。
  1.2.3 输液后健康教育:在输液结束后为患者快速拔针,并按压穿刺部位3分钟~5分钟,以免按压不当导致穿刺点的青紫现象。在拔针过程中认真向患者讲解拔针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局部按压时间。告知患者穿刺点保持无菌,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出现感染和局部肿胀等不良症状[3]。
  1.2.4 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输液室健康教育的宣传能力,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患者的基础了解能力,为患者共同建立微信群,微信管理员定期在群内发送健康宣传知识,并且定期发放测试患者疾病认知能力的试卷,以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每一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效果越好。
  1.3.2 比较两组患者对 护理的满意度:患者根据护理人员护理态度、专业知识水平及实际护理操作等进行评定,护理满意效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种,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方面知识掌握评分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知识掌握评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医疗水平以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临床护理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护理管理,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以及护理质量,使在我院治疗的每一位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在门诊输液室中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对患者输液前、输液中以及输液后进行全面的护理,保证患者对自身疾病能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本文研究可见,门诊输液室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能够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使患者满意度升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智慧.健康教育对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的影响调查[J].饮食保健,2019,34(17):194-195.
  [2] 王芳.评价健康教育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价值[J].特别健康,2020,19(17):280-281.
  [3] 赖志蔚.健康教育措施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保健文汇,2020,29(16):90-9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干眼症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出120例伴干眼症患者入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等容量两组,分别记为西药组和中药组,西药组应用西药治疗,中药组应用中医药治疗,对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中药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干眼症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眩晕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存在可比价值。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均有急性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设定为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对比分析的价值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所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90例进行治疗干预,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45以及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通过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进行干预。比较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治疗手段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实施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联合西医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为期限,选取90例在我院儿科病房中进行治疗护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进行人性化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对比两组患儿护患纠纷、并发症、护理差错、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评分为(97.11±1.14)分,初级卫生保健评分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8月期间60例RA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SF-36得分、满意评分。结果:实验组SF-36得分、满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根据以往存在的同类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内在我院治疗近视的98例青少年展开研究,将其随机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9例,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中医综合疗法展开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结束后对实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了解到,应用中医综合方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中治疗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方法:采用往期回顾形式,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在我院儿科室进行治疗的140例患儿,在分析其临床资料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7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的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护理的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的护理成效。结果:经过一年时间的护理服务,两组的护理成效有较大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火制法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近年来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应用白术相同方剂进行治疗的120例患者,結合中药炮制火制法不同炮制方式将患者分成四组,比较四组患者所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炮制过后中药药效会得到一定加强,然而不同中药炮制火制法对于临床用药的影响不大,临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比较患者自身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9岁~49岁,平均年龄(39.59±4.76)岁。根据患者自身病情的不同采取腰部及下肢各个穴位共同针刺方式进行研究。每周针灸3次,治疗4周,采取VAS、JOA评分标准,根据治疗前后VAS、JOA评分结果进行统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