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炮制火制法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分析

来源 :婚育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d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炮制火制法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近年来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应用白术相同方剂进行治疗的120例患者,結合中药炮制火制法不同炮制方式将患者分成四组,比较四组患者所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四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炮制过后中药药效会得到一定加强,然而不同中药炮制火制法对于临床用药的影响不大,临床中应结合药物所具有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理的中药炮制火制法,从而有效加强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中药炮制;火制法;临床用药
  大部分中药都是植物药材,源自植物和对应加工品,中药在被制成不同的剂型以前,通常需要结合药物配方、药效以及配伍等多方的要求实施相应的加工处理,而炮制便是通常采用的一种处理方式。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炮制火制法对临床用药的影响,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全部患者都应用白术相同方剂进行治疗,结合炮制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修制组、麸炒组、清炒组和土炒组,各组人数相同。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23岁~65岁,平均年龄(45.35±12.39)岁。对比四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修制组,应用修制法进行净制;对于麸炒组,应用麸炒炮制法;对于清炒组,应用炒黄法进行炮制;对于土炒组,应用加辅料灶心土炒法进行炮制。针对四组患者采用相关炮制方法加以处理过后,对于全部药物采取同样的煎煮方式实施煎煮处理,结合相应比例对各种药物进行称量以后,应用清水实施浸泡处理,30分钟过后,使用文火将其煮沸,对煮沸的时间加以控制,使其保持30分钟的时间,接下来将400毫升水煎液取出。患者早间和晚间分别进行服用,一日一剂。所有患者都进行为期两周时间的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结论


  对于中药炮制,其是一种非常主要的药物加工技术,是指采用切制、净制和炮制等相关操作方法对中药进行制备,使其成为相应规格的饮片,确保中药药效可以得到有效加强[1]。临床中,中药炮制火制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是指使用火对原材料执行相应的加热操作,这样能够令药物的质地发生一定变化,更加酥软,给药物的煎煮处理提供一定方便。
  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于白术药效和临床应用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修制生白术具有利水消肿和健脾燥湿的效果;对白术进行清炒处理,可以收获更加良好的健脾补气功效,从而发挥和胃、安胎和健脾止泻的作用;白术经过土炒处理,功效更加偏于燥湿和补脾止泻;对白术采用麦麸炒制处理以后,药物效果会得到明显加强,更加偏于益气健脾作用的加强,可以发挥较好地通经络、益气以及健脾的作用。
  相关研究显示,对于中药制剂,需要通过相应的炮制处理并入药,才能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地发挥,这也是中药十分重要的一个基本特征。关于炮制处理,其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用药的实际需求以及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及其制剂、调剂的差异化要求采用相应的炮制处理方法,以使药物的相关临床使用要求得到良好满足的一项药物加工技术。通过以上各种炮制方法对中药进行相应处理以后,中药材的活性和药性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改变,但其余采用火制法的中药包含杜仲等相关药物,相应的药效成分不容易溶出,但采用以上炮制方法能够使其药效成分获取溶出的效果,从而使其作用得以良好发挥[2]。对于胡元这种药物通过相应处理以后,会使其本身的性能发生一定改变,从而更加适合于临床用药。部分含有糖分相对较高的药物容易出现虫蛀、霉变的情况,通过以上中药炮制方法能够使其更加干燥,更加利于保存和制剂。尽管各种中药采用各种不同的炮制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药效,然而究竟采用何种炮制方式中药药效的增强最为明显依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修制、麸炒、清炒和土炒几种不同中药炮制火制法对中药进行处理,四组患者所获取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P>0.05),充分说明各种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对于药物药效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总而言之,采用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对于中药药效所产生的影响差异不明显,临床中,可以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状况选取恰当的炮制处理方式,从而加强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作翔.探究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药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4):118.
  [2] 刘洪.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4):37-38.
  [3] 刘浩.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影响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0):133-134.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火制法对临床药效的影响》(201628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升降理论应用在脾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方法以及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确诊为脾胃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实施分组对照,其中接受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使用中医升降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5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对两组最终疗效情况实施比较。结果:治疗组96.0%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预防价值。方法:在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选择80例患者展开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40例,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不良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以及临床指标时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干眼症的疗效。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出120例伴干眼症患者入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等容量两组,分别记为西药组和中药组,西药组应用西药治疗,中药组应用中医药治疗,对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中药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干眼症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眩晕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存在可比价值。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均有急性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设定为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作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对比分析的价值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所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90例进行治疗干预,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45以及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通过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进行干预。比较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治疗手段对慢性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实施益气化瘀补肾汤加减联合西医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为期限,选取90例在我院儿科病房中进行治疗护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实验组进行人性化护理联合细节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对比两组患儿护患纠纷、并发症、护理差错、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评分为(97.11±1.14)分,初级卫生保健评分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8月期间60例RA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SF-36得分、满意评分。结果:实验组SF-36得分、满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根据以往存在的同类患者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内在我院治疗近视的98例青少年展开研究,将其随机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9例,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中医综合疗法展开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结束后对实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了解到,应用中医综合方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中治疗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方法:采用往期回顾形式,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在我院儿科室进行治疗的140例患儿,在分析其临床资料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7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的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护理的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的护理成效。结果:经过一年时间的护理服务,两组的护理成效有较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