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的探索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p_cryst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小学抓起。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新性应用提问技能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提问,不仅是师生交流的粘合剂,而且还是思维灵感的催化剂,一堂好课离不开一串好问题。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要问到点子上,问到心坎上,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有的放矢,问得合理,才能答得科学。盲目地问,轻率地问,似是而非地问,非但不能解惑,相反只能使学生“茫者坠云雾”。提问要有思辨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问时给学生留有探究和创造的时空,鼓励学生多提出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允许学生“横冲直撞,乃至顶牛。”如讲到《春晓》一课的意境:鸟语花香,百花齐放,春风轻拂,春雨细润,我问学生们:“春天美不美?”有位同学竟然说“不美!”我没有责备而是鼓励他把不美的地方讲出来,该生停顿了一会儿,他说出几句“大风卷扬沙,家园少有花,山上没有树,更无鸟鸣声!”我引导他这是环境破坏和污染造成的,诗人生活时代的春天确实像诗句里讲的那样美,并教育同学们怎样保护和美化环境,同学们个个表示长大后要创建美好的家园、美好的春天。
  开场提问要直奔主题,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又要情趣盎然,要善于“嫁接”课内、课外巧妙“剪辑”背景情景。使看似信手拈来的问题成为快速引爆学生热情的导火线,如我教《丑小鸭》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问:“丑小鸭真的变成白天鹅了吗?”同学们顿时热情高涨,有的说:“丑小鸭生下来就是天鹅,因为它的蛋很大,比较特别。”有的说:“丑小鸭生下来是鸭子,它并没有变成天鹅,它克服了困难和挫折长大了,美的像天鹅一样。”同学们的争论像开了锅一样。中间提问要别开生面,使学生热情不减。结束提问要余音绕梁,使教学意境不随铃声戛然而止,应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展望,要有回味性、发散性,要让学生带着最后一问,去重温所学知识,去企盼新的一课。例如学完《称象》一课,我问,除了曹冲的办法,还有别的办法吗?同学们顿时讨论纷纷,我又说,曹冲虽是个孩子,但喜欢动脑筋,解决了官员们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了什么呢?
  二、注重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去飞翔。
  具有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才能进入文章的境界,设身处地地体味文章的内容,只有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让学生童真的心插上翅膀,在知识的新天地里遨游,学生才能随着知识的积累创造出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新篇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呢?我尝试“情景还原”。首先让学生闭上眼,一边听范读,一边展开联想、想象,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进行情景重现,之后,做指導、提示,让学生借助插图,再次进入原景,这样联想、想象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课文深入阅读的过程,借此可以想象,理解逐步得到深化。然后,让学生口述想象的情景、同学们点评是否有原文的意境,至此,学生的口头表达也可以得到强化,瞬时记忆也得到了锻炼。
  三、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后进生学习的主动性。
  后进生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做好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让后进生把自己学懂、学会的问题讲出来并归纳,把学不会、学不懂的问题也讲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我班有位同学平时不爱说话,反应比较慢,早读不读,但他喜欢画画,根据他的个性特点,我鼓励性地让他画一只大青蛙作为全班学生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参照图,他高兴极了,为了画好青蛙,他反复朗读了课文,仔细观察插图,不但大青蛙画得很像,还画了一群小青蛙跟在后面捉害虫,很有创意。又如在需要分角色朗读课文和扮角色表演时,根据学生的个性扮角色,后进生也能因自己的特长而出色完成任务。
  总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讨论式、启发式、质疑式等动态教学形式,应用探究法、尝试发现法等。创造性的应用提问技能注重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放飞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热情,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创造学习的气氛平等、自主、民主、开放、温暖、幽默,让每名学生沉浸在创新式的学习的快乐中。
其他文献
今年4月,办公室组织了一次成功的调研,所形成的《实现稳定的根本靠发展经济》、《从村部房子看村级班子》、《维护稳定的关键是转变作风》、《维护稳定的优势靠强有力的思想
总装是产品整机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总装前对准备好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单元进行调试,调试合格再把部件进行总装,然后检验整机的各种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外观,检验合格后
天津的小洋楼是近代中国西洋建筑的精粹,游在天津,你若到“五大道”领略一番,定会不虚此行。天津旧租界风貌建筑街区历史文化积淀丰富,让人总会感到一份幽静,座座小洋楼掩映在成荫的绿树中,诉说着一段段近代名人故事。  纳森爱德的“乡村别墅”  清末民初,曾有两位英籍犹太人操控着中国开平、开滦煤矿,他们就是纳森和爱德华·乔治·纳森,二人为叔侄关系。纳森青年时代曾在英国军队中供职,经胡佛推荐于1903年来到天
期刊
在玉树地震灾区的数日里,记者在这里并没有听到人们的哭声,也没有看到忧伤的表情.人们依然从容而淡定,坚韧地生活在这片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之上.
【摘 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大焦点和难点,更是一门用心的学问。家校沟通,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配合,这样沟通才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特别是教师在家校沟通中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师 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化解过剩产能主要工作情况  河北省工业结构偏重,在国家明确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在全国占较大比重,是全省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难点和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要求,河北到2017年要比2012年净削减煤炭消费量4000万吨、钢铁产能6000万吨,“十二五”期间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100万吨以上、平板玻璃落后产能3600万重量箱,任务非常艰巨。对此,省
四川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和省情阶段性特征,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全省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十一五”以来,全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12年末全省城镇人口35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5%。统筹城乡全面深入推进,2012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2.9∶1,比2010年下降0.14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一、四川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
一要增强窗口意识。值班窒是各级党委的“窗口”、枢纽,一个单位怎么样,第一印象、第一个接触的往往是值斑室。许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是通过值班室来传递的。值班人员的一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的。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
期刊
绘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及透视、构图等手段,在一切可利用的平面上,创造出可以直接看到的艺术形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