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现在的建设阶段,在工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的处理是一项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而在工程造价上对于工程造价师的能力也有很大的管理,所以在工程管理中,要进行严格的技术管理和制度规定,发现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要随时发现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工程造价上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而使工程的利润率提升。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现阶段各个单位的工程中,在工程造价上对工程的内容进行控制,并且运用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使企业对于工程造价和整个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不仅能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还能使企业在资源利用率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还能使企业有限的活动资金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并且对于构建整个节约型社会都有的重大的影响。
1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工程造价进行管理
(1) 在施工的过程中将造价管理控制等因素加入其中,这不仅能提高企业在对有限的资源利用率。在实际的工程中,由于现场情况的多变性,并且影响因素太多等原因,如果不到达第一现场,很难了解在工程中发现的问题,所以这样对于工程造价的审查仅仅是表面上的。经常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和各施工单位进行交流,了解工程进行中的各种问题,可以使公司在对于整个工程的各个阶段的施工造价进行一个有效的核查。这样不能能使工程造价的制定更加准确,还能有效的将企业效益提升到最大的一个高度。
(2) 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造价管理办法,以保证在决算时与预算和实际相符。在一个工程中,工程的预算和工程的决算作为支付工程款的指标、工程量的标底、和工程量增减的因素等。在实际的工程中,因为水文,地质,材料价格变化等原因都会引起预算值与决算值不相符。只有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依据工程造价对工程进行管理,并且不断的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收集整理,这样才能使得工程的预算决算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况。
(3) 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造价管理办法,可以使工程的工期能有一个合理的估算。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在施工中,业主往往要求工期的压缩,从而降低其工程成本。在工程中,业主往往在自己利益的驱使下要求加快工程进度甚至是提前竣工。这对于施工方来说压力和赶工造成的费用都是一个负担。如果工期延长则会照成企业的投入增加,使企业的利润进一步的压缩。所以对于施工阶段的各项数据控制,对工程造价的仔细研究都可以为工期的合理安排提供一个科学可靠的依据。
2施工阶段中,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不合理的成本核算
在现阶段我国的的工程预算中,在对于施工企业的工程费用进行预算是,基本都是以当地定额站的预算配额为依据,并且参照当时的市场经济价格来计算出工程的直接费用,而对于工程量的计算则是依据设计方的设计图纸和在标书中的内容进行计算,没有任何工程是在没有计算好施工成本就开始进行的。而对于某些特殊的情况,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使工程预算和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成为一纸空谈。
2.2提高工程部的工程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
工程单位在对于工程进行管理中,对于施工的成本管理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且对工程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分工不够明确,职责没有落实到个人。仅仅要求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程量和工程进度,并且保证工程质量。而对于施工的成本没有一个合理的要求,也没有要求项目部控制工程的成本。这造成了施工中对于材料的不断浪费。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工程管理人员往往仅仅重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技术。而忽略了工程中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这就更难使施工管理人员意识到节约施工。而工程的造价员对于现场施工条件又不熟悉,不了解实际的施工方案,并且对于地方施工条件和施工难度没有一个准确性的统计,这就是工程在预算上与实际的成本有了很大的差距。
2.3招标不规范
在目前我国的招标工作中,存在的很大的问题,例如在目前的很多工程中,都采用“有标底”式招标的招标办法。这种算法出席那的问题大都是受限制于现行的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的约束。主要原因有信息不对称与外部不经济。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可从不同角度对有标底招标带来的实际损害也不同,实际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存在,即在交易时,是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对等。外部不经济主要指的是,由于我国法治化链条落后和官员问责任制度执行不力,造成了很多的工程事故处理不到位,甚至有责任人逍遥法外的情况,这样一来,施工单位所承受的实际成本就会小于社会成本。工程的招标毕竟只是一个经济程序,最终都是依靠人来执行的。要想很好的避免这其中的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必须有一套完成有效的制度,来奖优惩劣,让每个经济单位都能充分得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避免外部性的发生。
3工程造价管理和措施
3.1人工费
在施工工程中,人工费占用很大的一个比重,所以从人工费上进行控制就显的十分重要。在对于劳工费的计算中,可以根基定额量来计算出用工量,并且加以分配,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安全施工等要求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对于工人的劳动工艺和劳动水平要加以提升,这样可以提高劳工的工作效率,合理的安排工人的工作内容,还能避免无效的劳工。而对于部分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程则可以直接进行分包的办法,从而降低人工费用。
3.2提升合同管理意识
合同作为工程单位和业主签署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一旦进行签订,任何一方不得单独对其进行更改。所以在合同的签订上要遵循慎重签订的原则。在进行合同签订时,除了要对工程款进行明确的说明外,还要在满足公司利益的情况下组建优秀的施工队伍,已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3.3在施工中增加监理机构
施工单位在对工程中进行施工中,可以引入监理机制。这样可以对工程有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监管。这不仅能使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一个明确的保证,工程的进度有一个稳定的情况,还能以避免因为施工质量所引起的各种纠纷,更好的将工程高质高效的完成。而且监理的存在对于双方来说都有了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从而更好的协调工程的顺利进行。
3.4对于施工变更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对于施工设计图进行仔细的研究。对于其中的存在的问题加以及时的申明并且及时进行解决。在工程进行中,严格的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并且在实际的工程中尽量对产生的苦难进行克服,减少施工变更。并能进一步的控制工程的造价。
3.5材料费
工程中所需要的工程材料在施工成本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基本上占有5成到6成,所以对于材料的成本和使用上的节约对于控制工程的成本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其从采购、施工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
总而言之,在工程的施工建设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是企业提升效益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升工程管理办法,从而来使企业的利润提高,使我们员工的利润也提高,最终达到一个社会稳步发展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志祥. 浅析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J]. 科技资讯,2011,( 31) : 144 -144.
[2] 杨少贞. 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措施[J]. 广东科技,2011,( 14) : 39 - 40.
[3] 朱英慧. 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 中国城市经济,2011,( 21) : 80 - 80.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现阶段各个单位的工程中,在工程造价上对工程的内容进行控制,并且运用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使企业对于工程造价和整个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不仅能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还能使企业在资源利用率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还能使企业有限的活动资金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并且对于构建整个节约型社会都有的重大的影响。
1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工程造价进行管理
(1) 在施工的过程中将造价管理控制等因素加入其中,这不仅能提高企业在对有限的资源利用率。在实际的工程中,由于现场情况的多变性,并且影响因素太多等原因,如果不到达第一现场,很难了解在工程中发现的问题,所以这样对于工程造价的审查仅仅是表面上的。经常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和各施工单位进行交流,了解工程进行中的各种问题,可以使公司在对于整个工程的各个阶段的施工造价进行一个有效的核查。这样不能能使工程造价的制定更加准确,还能有效的将企业效益提升到最大的一个高度。
(2) 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造价管理办法,以保证在决算时与预算和实际相符。在一个工程中,工程的预算和工程的决算作为支付工程款的指标、工程量的标底、和工程量增减的因素等。在实际的工程中,因为水文,地质,材料价格变化等原因都会引起预算值与决算值不相符。只有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依据工程造价对工程进行管理,并且不断的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收集整理,这样才能使得工程的预算决算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况。
(3) 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造价管理办法,可以使工程的工期能有一个合理的估算。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在施工中,业主往往要求工期的压缩,从而降低其工程成本。在工程中,业主往往在自己利益的驱使下要求加快工程进度甚至是提前竣工。这对于施工方来说压力和赶工造成的费用都是一个负担。如果工期延长则会照成企业的投入增加,使企业的利润进一步的压缩。所以对于施工阶段的各项数据控制,对工程造价的仔细研究都可以为工期的合理安排提供一个科学可靠的依据。
2施工阶段中,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不合理的成本核算
在现阶段我国的的工程预算中,在对于施工企业的工程费用进行预算是,基本都是以当地定额站的预算配额为依据,并且参照当时的市场经济价格来计算出工程的直接费用,而对于工程量的计算则是依据设计方的设计图纸和在标书中的内容进行计算,没有任何工程是在没有计算好施工成本就开始进行的。而对于某些特殊的情况,这种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使工程预算和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成为一纸空谈。
2.2提高工程部的工程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
工程单位在对于工程进行管理中,对于施工的成本管理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且对工程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分工不够明确,职责没有落实到个人。仅仅要求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程量和工程进度,并且保证工程质量。而对于施工的成本没有一个合理的要求,也没有要求项目部控制工程的成本。这造成了施工中对于材料的不断浪费。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工程管理人员往往仅仅重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技术。而忽略了工程中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这就更难使施工管理人员意识到节约施工。而工程的造价员对于现场施工条件又不熟悉,不了解实际的施工方案,并且对于地方施工条件和施工难度没有一个准确性的统计,这就是工程在预算上与实际的成本有了很大的差距。
2.3招标不规范
在目前我国的招标工作中,存在的很大的问题,例如在目前的很多工程中,都采用“有标底”式招标的招标办法。这种算法出席那的问题大都是受限制于现行的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的约束。主要原因有信息不对称与外部不经济。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可从不同角度对有标底招标带来的实际损害也不同,实际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存在,即在交易时,是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对等。外部不经济主要指的是,由于我国法治化链条落后和官员问责任制度执行不力,造成了很多的工程事故处理不到位,甚至有责任人逍遥法外的情况,这样一来,施工单位所承受的实际成本就会小于社会成本。工程的招标毕竟只是一个经济程序,最终都是依靠人来执行的。要想很好的避免这其中的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必须有一套完成有效的制度,来奖优惩劣,让每个经济单位都能充分得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避免外部性的发生。
3工程造价管理和措施
3.1人工费
在施工工程中,人工费占用很大的一个比重,所以从人工费上进行控制就显的十分重要。在对于劳工费的计算中,可以根基定额量来计算出用工量,并且加以分配,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安全施工等要求来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对于工人的劳动工艺和劳动水平要加以提升,这样可以提高劳工的工作效率,合理的安排工人的工作内容,还能避免无效的劳工。而对于部分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程则可以直接进行分包的办法,从而降低人工费用。
3.2提升合同管理意识
合同作为工程单位和业主签署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一旦进行签订,任何一方不得单独对其进行更改。所以在合同的签订上要遵循慎重签订的原则。在进行合同签订时,除了要对工程款进行明确的说明外,还要在满足公司利益的情况下组建优秀的施工队伍,已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3.3在施工中增加监理机构
施工单位在对工程中进行施工中,可以引入监理机制。这样可以对工程有一个全面的,全过程的监管。这不仅能使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一个明确的保证,工程的进度有一个稳定的情况,还能以避免因为施工质量所引起的各种纠纷,更好的将工程高质高效的完成。而且监理的存在对于双方来说都有了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从而更好的协调工程的顺利进行。
3.4对于施工变更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对于施工设计图进行仔细的研究。对于其中的存在的问题加以及时的申明并且及时进行解决。在工程进行中,严格的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并且在实际的工程中尽量对产生的苦难进行克服,减少施工变更。并能进一步的控制工程的造价。
3.5材料费
工程中所需要的工程材料在施工成本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基本上占有5成到6成,所以对于材料的成本和使用上的节约对于控制工程的成本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其从采购、施工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
总而言之,在工程的施工建设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是企业提升效益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升工程管理办法,从而来使企业的利润提高,使我们员工的利润也提高,最终达到一个社会稳步发展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志祥. 浅析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J]. 科技资讯,2011,( 31) : 144 -144.
[2] 杨少贞. 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措施[J]. 广东科技,2011,( 14) : 39 - 40.
[3] 朱英慧. 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 中国城市经济,2011,( 21) : 80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