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前景越来越不被看好,所以许多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从我们大学生的整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个严重的应解决的问题,认真探究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改观。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己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虽然早已蕴涵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当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认真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将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 ,大学生的问题 ,有一部分是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 ,心理素质比较脆弱 ,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虽是同龄人中的幸运者和佼佼者 ,但身处我国经济转型和教育转轨时期 ,必然会在学习和生活中 ,遇到种种矛盾、困难、挫折和烦恼。大学生在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 ,认识问题、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在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时 ,往往会因为遇到挫折和障碍而产生忧虑和烦恼 ,造成心理压抑和心理紧张 ,出现种种心理问题。笔者的调查显示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压力 ,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压力的处理缺乏信心。他们所表现
  出的心理问题 ,最主要的是焦虑、抑郁、强迫等现象。主要表现在生涯(career) 、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绪、性格、适应及恋爱等方面。
  一、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认为,人天生存在着一种发展潜能,人的发展潜能的逐渐现实化和整合的过程,形成了自我不断完善成熟的各个阶段。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经常会遇到一系列自我意识的矛盾与混乱。一是“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大学生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会在内心逐渐形成一个“理想我”,这个“理想我”反映了对自我成长所怀有的美好期望,这是一个美化了的“我”,而同真正“现实我”往往会发生矛盾。二是渴望独立与受约束之间的矛盾。青年学生的自尊心强,独立性增强,多数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不愿意被别人控制和摆布,表现为“逆反心理”。辅导员在面对适应不良的大学生时,要帮助他们认清面临问题的实质,找到自我完善的方法和途径,引导他们平稳度过入学适应期(3-6个月),为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还强调由学习者自己设定目标的重要性,鼓励学习者从自己的学习需要出发,对初始目标进行分解、转化、整合,不断建构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是现在许多大学生存在学习障碍。
  自卑心理。自卑是指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
  抑郁。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内疚自责,羞愧无助;抑郁情绪常常制约了理性思维的发展,使他们感到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明显下降,不愿意与人交往,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图和行为。长期严重的抑郁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应对的策略
  作为承担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它集中体现在校风、学风和班风上。一个学校的校风、学风与这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特色是分不开的,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环境和心理氛围。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3)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心理咨询是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4) 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5)对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参考文献:
  [1] 王亮生. 西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其经济环境关系的探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08
  [2] 张忠. 论道德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D]. 扬州大学 200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 要: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康复医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康复医学是一门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新兴学科.本文结合康复医学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就如何强化临床康复医学专业针灸推拿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康复医学;针灸;推拿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已经从维持生活能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途径,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教学局限,使得学生往往都具备较为丰富的护理知识,但是却难以灵活的应用到实践护理过程中,而体验式学习法的应用则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状况,使得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训练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升。  关键词:体验式;基础护理;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人口腔健康认知与行为现状,为加强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对鄂西北地区320名老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自身居住条件的限制,老人中81.50%对口腔护理、89.00%对牙齿脱落现象的认知存在误区,8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 要】麻杏甘石汤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上非常广泛,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遗尿等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现在,在一些儿科急症上也有应用。本文主要探讨麻杏甘石汤在儿科常见疾病治疗上的特色。  【关键词】麻杏甘石汤;儿科;临床应用  麻杏甘石汤系出张仲景《伤寒论》,临床上常以此方加味,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逐步引起人们重视,但社区居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口腔保健观现状形势依然严峻。对十堰市部分社区居民就口腔保健观方面开展问卷调查,总体显示出社区居民正确口腔保健观现状不容乐观。因此积极探讨该现状的深层原因,并就此提出合理的完善办法才能有助于社区居民增强口腔健康意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目的 观察化疗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的化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I,Q-C30)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验组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2012年,经过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和新加坡卫生部的联合选拔后,我很幸运地成为第十九批赴新培训护士,根据新加坡卫生署的安排,我被分派到AH(亚历山大医院)和KTPH(邱德拔医院)工作两年。但我对新加坡医院的总体布局和先进的设备、文化及服务理念及护士的岗前培训深有感触,与国内医院相比,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目的:提高我国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水平。方法:通过对近十年来药物流行病学及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综合和分析。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成上升趋势,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已经引起重视。药物流行病学的方法已逐步被应用,但所涉及的方法比较单一,多为描述性研究方法。而较为科学的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极其少见。结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100例老年卧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而选择最好的方案进行预防。结果 针对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问题,在其出现的萌芽时期进行早期治疗和预防,能够有效的减轻老年卧床患者的痛苦,减少老年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关键词】肿瘤患者;PICC;健康教育  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1]。肿瘤病人应用PICC,既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还可以避免由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组织的损伤,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科室2014年10月—2015年2月对70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