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教学模式下的活力课堂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活动是有思想的个体情感体验交流的过程。新教材的启用,引领我们关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让课堂焕发更大活力已成为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潜能的情感体验式教学,已成为构建活力课堂的主线。
  模式构建的定位
  在情感体验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兴趣,尤其重视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价值观,且独立思考及参与实践达到真正内化已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并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对达成活力高效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模式构建的依据
  情感体验教学思想早在孔子的《论语》中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乐”,“乐之者”强于“好知者”。之后《吕氏春秋》对此也有精辟论述。快乐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乐学,才是实现活力课堂的有效教学。
  模式构建实施要点
  创设情境,体验角色内涵 情感体验是通过实践在情感与认知上所产生的感受和体会,是一种可能转化为动力并付诸行动的情感过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以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讲到“诚信”这一环节,笔者适时将诚信守则与智慧,蕴涵在生活事例的主题呈现与辨析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去探究、体验、感悟、提升,通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情境体验和道德践行促进自身的知行统一。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心灵有约——心灵点击——心灵体验——心灵碰碰车——心灵透视等五个活动情境,分别采用了活动探究法、模拟体验法和典型事例分析法等,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到“教学形式节目化,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情境体验之中。
  调动情感,营造氛围基调 当讲到“诚信”这一环节时,教师要注重营造生活化的体验式课堂,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呈现给学生参与分析与评价,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设计的“诚信考验”和“心灵体验”环节,在对比中鉴别求证,在探究中自主提炼,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认识引领行动。学生对活动中呈现的素材在之前有所耳闻、有所目睹、有所亲历、有所思考。学生的认识需要展示,疑惑希望得到解答,因而,活动中的问题设计及追问力求抓住学生的敏感点、兴奋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情绪饱满,参与学习的热情很高,在课堂上营造了自主思考,互动交流,各抒己见的氛围。正确的认识得到了验证,获得了成就感;错误的认识得到了纠正;模糊的认识得以清晰,置身于预设的教育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学习中,学生的认识完整了,思想深刻了,情感丰富了,境界提高了。
  情景交融,注重情感评价 情感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是在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立发展其自尊感、自信心以提高自我认知。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选择适当的时机引领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如在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和提高?在态度上产生了什么转变?在学法上有哪些启示?在本节课中,哪位同学的发言跟你的想法最为接近?等等。
  讲到“诚信”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情境再现:“给诚信考试XX的颁奖词”。让全班同学作为大众评审团的评委,评选出本班遵守诚信守则的诚信考试之星,并在大众评审团的颁奖词中伴着激昂的乐曲现场举行了颁奖典礼。
  接下来,在身边榜样的鞭策下,全班同学进入了静静的自省环节“与不诚信说再见”:在悠扬的钢琴曲的陪伴下,每个同学将自己曾经做過的、不诚信的事写在纸上,然后团成一团,彻底的丢进垃圾箱!这样的情境感悟,检测学生对诚信守则的实践能力进行自评与互评的判断能力。通过评价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自省自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同时,客观上帮助学生克服不足,充分树立自信,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地持续发展。
  画龙点睛,促使情感升华 精美有力的课堂小结可以设计为画龙点睛之笔,可以使情感体验锦上添花,韵味无穷。
  讲到“诚信”这一环节,笔者激励学生更确信:只要我们积极实践、诚信守则,把握诚信智慧,出于公心,与人为善,就会成为一个诚信的人。不仅点题而且深化了体验主题,烘托了大家意气风发向未来的浓浓情感。
  小结之后,笔者送给学生一段深情的“教师寄语”:“诚信是一扇门,诚信是一扇窗,诚信是清晨射入我们心田的第一缕阳光,生活中你我与阳光同在,生活中你我与诚信同行!”
  课程的最后给大家留了一个携手同行赢天下的作业:让我们共同用一生来完成“做诚信的人”。
  课堂上的学习体验过程是实践核心素养、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感染心灵的主渠道。以活动为主线,在课堂活动中以体验、感悟、反思、践行等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营造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展现自我的参与过程,也是一种内在需要得到满足,并自主励志提升的过程。在这样水到渠成的情感体验中,使学生能辩证客观地认识自己,掌握一些应对刺激、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并满足学生对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实时需求,使学生在体验中善于思考,乐于践行。在课堂这个情感场中,学生学习轻松自如。情境中的品格、精神、兴趣、态度的相互感染,不仅会产生即时效应,而且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模式构建注意的问题
  不玩“太极”,立足实践性 初中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聚焦身边经历设计情境,让学生直面现实,并引导分析,使学生做到自主构建思路和提升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明白社会就像一个人一样,假丑恶是暂时的,真善美则是永恒的追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不搞“一言堂”,注重参与度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文化、意识形态等正能量得到传播。因此,在情感体验教学模式的运行中,就要注重营造一种立体、活泼和谐的教学体验场,在情感交流中,由“让我信”转变为“我要信”。
  不摆“深沉”,追求形象化 教材中出现很多抽象的概念和深刻的概念原理,由于学生人生阅历少,认知能力弱,可以运用诗歌、传说、古训、故事,可以伴有音乐、情景剧等角色扮演,以学生身边以及社会上活生生的事例来解释、说明、论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把深刻难懂的原理通俗化,使学生在情感上易于接受,行动中易于实现。
  不能“肤浅”,做到表里如一 由于学生还处于知识认知的初步阶段,需要运用一定数量的视频、数字、图例等,引导学生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学会分析现实题材,抓住知识要点,从而从复杂的感性的现象中抽象出理性的本质问题,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升道德水准和境界。
  不能“无味”,力求寓教于趣 情景交融的课堂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教育,不能灌输更不能强制接受,必须寓教以乐,寓学于趣,让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塑造起来。比如,教学语言可以幽默些,故事可以震撼些,题材可以灵活一些,创造乐学的情境。善用“刺激”方式,“钓”动学生,化无形为有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利用时政呈现“反证法”,由“偏信”引出“正信”,也可以有效开启学生的新思维,导出富有创见性的观点,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快乐学习感。
  新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是为学生适应社会、解决人生成长中“疑难杂症”的立体体验式的“急诊室”,及内省为自身行动的加油站。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以达到知性教育和道德教育双重目标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嘉汇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古代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之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用数学的眼光培养学生发现、欣赏和创造美,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素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要注重小学数学审美教育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审美因素;核心素养;提高策略  素质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美,在青春期,人性的美丽尤为突出。小学数学教师应抓住最好的机会,抓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数学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更能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为中心”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要凸显四性:设计整体性练习,促进知识内化;设计针对性练习,强化教学重点;设计开放性练习,挖掘知識潜能;设计层次性练习,促进个性发展。  设计整体性练习  课堂练习设计时要关注练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厘清每一部分设计的内容,对其
患者女性,75岁,因心悸、高血压于2002年3月13日入院.查体:Bp110/70 mmHg,心率60次/min,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亦未发
列宁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他认为执政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决定的;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是顺利建设社会主义的
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一个孩子会不会思考,是区别于他有没有智慧的一个本质问题,而会思考首先表现为有问题意识的质疑精神。”这种见解是深刻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向问题敞开就是心灵的敞开,想象的敞开。从问题到想象,从想象到创造,贯穿其中的是思维。因此,学生质疑时,问题的价值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过于浅显,只要读读课文都能回答;有的仅
在阐述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理论、借鉴国内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让阅读成为自己亲密的伙伴,做一个有修养受人尊敬的人”是京西门头沟一所小学校长的学生寄语。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作为一所义务教育学校,近年来致力于引领师生阅读启智,阅读明理,让阅读成就梦想,努力打造以“智慧阅读”为核心的办学特色,促进师生卓越成长。  开启学校“智慧阅读”新篇章  时代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教育引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提出者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其认为教学不是一件事,而是三件事,教不是为了教,学也不是为了学,“教”与“学”都应该以“做”为中心,只有在做上学,在做上教,方为真教,方为实学。本文之中笔者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出发,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的教学經验,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做出相关探讨。  在做上教,做到有的放矢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去学”,那么什
对于“核心素养”的大力提倡,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就数学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必备数学品格和关键数学能力。数学学习最终给孩子的不只是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获得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数学课堂应为学生习得数学的思维方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供平台。  动态想象,为思维产生提供动力  几何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重要的
教育部曾提出了一个基础教育领域中非常值得思考的话题:“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保护学生的提问意识。这无疑就是告诉我们教师这样一个道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极其重要。真理都是从怀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疑问给予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才有可能获得新知。“质疑”作为课堂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创造问题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