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51443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人文通识教育是来源于国外的一种教育理念,将这种通识教育理念与具体的大学生英语教学相互结合,形成了基于社会科学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基础价值。人文通识教育的理念中,以大学生英语教学的主动性为主,奠定好人文通识教育的大学生英语教学基础,提高英语教学思路和动力,改善人文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英语教学观念与思路,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不但优化英语教学动力,提高英语教学能力,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文通识;教育理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 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是最早由美国博得学院的帕卡德教授提出的,他将通识教育和高等教育联合起来,形成了全新的专业化的教育教学观点,以高等教育为核心,发展通识教育基础。让社会科学专业知识进入英语教学或高校其他专业教育的过程,展现出专业或非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建立有效的通识教学方法,形成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式,利用通识教学思路构筑了学生在新的思路和生活上的全面、和谐发展,让情感相互交流,形成沟通和思路的一致性教学引导,以此提高情感教学的动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就一直重视对于学生的引导教育教学,一开始是由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的教育机构设定了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激励学生自我的学习动力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入了社会科学的一系列观点和思路后,拓宽了改革探索条件,逐步形成了通识教育的专业化思路和培养角度,通过教育理念的培养过程,学校开设的本科学生素质教育基本上都是通过通识教学思路实现的。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后,教育也走向了国际化路线,北京大学率先确立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思路,以实施创新型的基础教学为目标,通识教育培养了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型人才。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中都是主要培养高等专业教育性质、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为主的,以达到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识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培养人自主情感,对于专业知识的社会科学思路和意识,从当前专业化教学的主要价值点来看,通识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专业人才,加强全面化建设人才的构建,以全面发展的观念培养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结合的教育方法,通过加强教育本身的價值,提高通识教育教学的可观动力,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及其他专业知识,不但优化培养学生接受社会技能的方法,加强国家公民的全面发展观念,培养社会公民的技能和态度,加强公民非自主性的态度和技能,全面的表达个人观念,让自主意识更好的表达。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
  在高等院校的发展中,大学英语早就是一门主攻课程了,通过科学的规划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让社科类课程设置目标有效结合,保障大学英语教学的有序发展,通过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结合英语教学,形成互动和有效的英语激活,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得以体现,大学英语的基础素养教学的基础文件主要包括以下一些: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规范与要求(试行)》,在教学要求中规定了大学生英语学习技能的价值与教学的内容标准,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些相关规定,形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观点和教学内容,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内容就是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思路,正常引用学生的英语教学动力,让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综合应用能力相互结合,特别是英语在社会中应用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增强听说读写能力,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不断优化英语应用的知识能力以及语言能力,提高大学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会话素养,梳理正确的英语学习思路。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英语学习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很少得到实际的运用,这样会引起很多学生理论英语的能力很强,却在对话和练习上非常弱,导致了英语学习价值的偏离。根据当前的教学情况,英语教学的目标需要调整为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标准的模式,根据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改善教学的不足和缺陷,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保持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英语的通识教育方法就是一种适应我国的交流与文化素养的持续建设,形成新时期背景下的教学目标的方法。通识教育使他们这些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可以提高自我综合文化素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符合国际人才的需求,要负担起社会的需要,就需要在课程中强调学生的社会价值,在社会价值中逐步加入一些关于社会知识、综合知识、社交知识等相关的部分, 了解如何应用有效知识去学习和评估英语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三、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3.1 通识教育英语技能培养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言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而且还要传授文化知识,渗透人文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反映的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风土人情等人文知识,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并适当地予以引申、阐发,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与人文素质得到同步提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传授英语国家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知识的介绍与引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介绍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等人文知识,并对所介绍的人文知识进行一定的引申与拓展,以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面。 树立一种全新的大学英语英语教学形象,对一个主题进行分析、讨论,以增强学生对善、恶、是、非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逐渐内化成自己的内在品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除文学作品外,大学英语教材中还有大量有关问题、生态问题、政治问题等社会问题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概括出这些问题所隐藏的社会道德问题,提高学生社会道德意识水平。   3.2 通识教育手段创新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手段,促进通识教育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与时俱进地补充新的通识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集文字、图形、图片、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功能,将抽象的教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此外,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开设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首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自由地和老师沟通、交流,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兴趣以及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其次,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以及其它相关的教学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内容,从而真正做到“量力而行”。个性化、自主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3教学方法的创新
  改革大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合作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多媒体网络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遵循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根据该模式,教师首先给学生布置任务,然后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探究式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科研意识。此外,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分工合作,协同完成任务,这种合作式学习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3.4英语教材的创新
  改革大学英语教材,激发学生对及其它相关技能和知识领域的兴趣: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材不仅要重视英语语言本身,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深度。此外,大学英语课程还部分地承担着通识的使命,因此,大学英语教材还要兼顾其它学科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其它知识领域的兴趣。如吴鼎民教授在他编写的《阅读大观》中选择了36个话题,这些话题分为三大类: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有关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热点问题,这些话题的内容由浅入深,分布在4册书的36个单元之中。
  3.5优化课程设置结构
  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不实用,因此,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各校实际情况,改革原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建立有关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以及语言应用等方面的大学英语课程群。 同时,各高校还可以自行确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分数,从而在规定的学分内,开设分有一定级别的多种英语课程:基础类课程(如综合英语)、技能类课程(如英语、听说、口译、影视英语等)、文化类课程(如中西文化对比、英美报刊选读等)和应用类课程(如英语写作、科技论文写作等)。學生可以根据自己水平、专业和需要,选择不同级别的各种课程。
  3.6综合性教学模式创新
  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创新,不断优化改革语言学习的主要组成内容,通过领域学习的复合型教学为主,形成自主学习模式,不断改善课程组合的内容,让大学英语课程知识可以深入英语学习群体的内心,让教材内容得到丰富,教学方式得到丰富,学习思路得到丰富,大学英语的教学要符合学生需求,在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期与学生们交流工作心得,通过教材的编写和人的发展观念形成一种正确的学习心态,双语教学沟通得以实现的前期要保障相互的英语 沟通没有太多障碍,以此提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障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真正价值,从人的发展为依据去体会学生的体验和知识的增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完善人格和道德素养的水平,让学生可以拥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均衡性。在教学内容中科学规划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思路,促进跨文化教育教学动力,帮助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加入人文教育的思路,提高文化素养的相互互动,另外要注意丰富教材内容的学习引导,突出人文关怀的特点,促进跨文化教学的英语互动,加强人文教育,提高文化修养,最后是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改善教材的特色与效果,编写教材的原则要考核学生的全面素养,辅助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掌握竞赛和娱乐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
  不断开设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教学思路,开设特殊的英语用途,让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路得到突出,让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真正价值得到体现,体现出英语学习的乐趣,让知识和学习形成互动,也将英语知识推向国际化和实际生活化的内容,在高校的实际教学环境下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开设需要保持一种健康的语言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学乐趣,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更快更好,让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
  3.7改革教学评估体系
  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体系,从一些基础的内容入手,主要是认清大学英语的基础教学思路和教学要求,构建清晰和正确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让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提升,不断改善英语学习的考核制度的人性化基础,另外要让学生足够重视英语重点内容。形成全新的教学评估体系还要从几个方面构建内容,才能保证教学评估体系的完善,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和能力提高。首先是完善大学英语学习的制度,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价值,考虑学生的自身权益,科学评估教师,认清两者的关系,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理解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实践能力两者之间的差别,考虑如何解决好学生的英语能力,并将英语能力得到体现,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最后要加强量化评估的作用,弱化主观性评估,英语口头考试、书面考试、道德素养考试、综合性考试内容都要有。平时英语学习的考察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知识面、课堂活动参与程度、完成小组活动的合作态度和效果、完成学习任务的展示等方面的考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大学生的当前英语教学状况,国际化的教育观念作为背景,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动力还要偏向于实践应用,通识教育理念可以很好的契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以可持续化的观念逐步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动力,改善教学不足。
  参考文献:
  [1] 李国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对通识教育的贡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6年10月
  [2]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3] 教育部: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 [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4] 沈骑.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模式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 2016教育文化版
  [5] 吴鼎民.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 2015年第4期
  [6] 许建领.高校课程综合化的渊源及实质[J].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
  [7] 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的八个基本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 2016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我国证券行业2009-2016 年期间的市场集中度、  资产规模以及净资产利润率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市  场力量假说(MP)在我国目前证券行业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我国证  券行业的集中度与规模正在逐渐提升,出现寡头竞争趋势。但是二者  与证券行业的绩效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关系,即MP 假说在我  国证券行业中并不适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证券业的绩效水平与股票  市场
期刊
前言  2010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指出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农产品进城的迫切性。2015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将电子商务工程纳入扶贫开发体系,着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有效地提高扶贫绩效。通过电商的现代营销途径将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开拓和培育,做到“农产品进城”,从而实现农村电商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缓解城乡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为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国产业结构经过许多重大的调整。本文紧跟时代热点,详细介绍了在互联网时代下,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和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有助于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运行与分布。并且從政策、人才、知识交流和企业发展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现状的原因,并且指出了互联网技术对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结构
期刊
自1994年“分税制”以来,营业税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形成了中央税、地方税以及共享税三足鼎立局面,其中营业税是纯地方税[1],增值税央地分享比例为75%与25%。虽然“营改增”是“结构性减税”,但是其中各行业出现的减税不公的情况层出不穷,想让纳税人实质享受到减税福利,离不开我国分税制混乱局面的重整。只有正视“营改增”税权划分问题,重整当前我国不完善分税制带来的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中国团购网站蜂拥而起。以收取服务费的方式,充当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的网络团购商业模式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从团购的简单定义入手,分析当前国内团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究了团购的利弊及其相关应用,并对团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团购;现状;发展趋势  【背景介绍】  1.团购的简单定义  团购(Group purchase)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字面上来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工业遗址的定义,提出了景观设计在工业遗址改造中的作用,并围绕工业遗址改造中景观设计的应用对策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遗址;改造;景观设计  引言: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工业对于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然而与此同时,新兴工业的崛起也会带来传统工业衰败现象,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消极的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大量的工业遗址,如何改造
期刊
前言:近年来,“手艺热”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越发丰盈,不必担心温饱的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强。“匠人精神”的进一步深化提出更是将手工艺推向新的热潮。中国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旧时生活文化的承载,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充分体现了人的智慧、审美理想乃至整个精神世界。其工艺价值与文化价值在被冷落了几十年后正重新受到大众的关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问题引发一众深思
期刊
【摘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去,不仅仅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还是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探析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总结和归纳其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的途径,以促进建筑管理信息化发展和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将信息技术运
期刊
【摘要】:公务员的进取心直接影响着效能政府的实现情况。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综合可能影响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当前政府部门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成为制约政府效能的重要瓶颈。本文从科层制、问责制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务员进取心现状的原因,并从原因出发,给出了提升公务员进取心的策略,为政府部门管理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公务员;科层制;问责制  公务员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者,也是政府公共管理权力的行使
期刊
【摘要】:大多数人认为女职工在企业工作中更容易出现情绪化和感性化,但是女职工由于其感性化等原因,往往在工作过程中能发挥更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女职工的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也更强,在企业工作中,女职工能顶起半边天甚至一大半天。和谐的企业工作需要男女职工的团结协作,在现在企业工作中,应当更好的发挥女职工工作的特点并且积极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企业女职工工作,发挥其在企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