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5-160-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是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并运用于实践。”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它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结合,其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笔者从十多年教学实践中,经过认真调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谈一谈开放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进课堂的一点体会:
  
   一、让开放自主的教学方式走进课堂
  
   综合性学习是教师、学生与课程资源三者互动后产生的新经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使综合性学习逐步走向开放,学习内容不在囿于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不在囿于语文能力的某个方面。其内容更多的来源于社会、来源于自然、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综合性学习从教学方式上也打破了以往单一封闭的接受模式,不在局限于四十分钟的课堂之中,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开放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充分从社会、家庭、生活以及自身中挖掘可供学生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向主动学、自主地学,把语文教学引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就注意了从语文的角度,锻炼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开展了有关的实践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图书、网络、音像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从地图上找长城的具体位置。通过资料的查找了解长城的历史,利用图片、音像认识长城的整体构造,如:垛子、瞭望口、射口、方形的城台等。从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中感受雄伟气魄的长城在建筑上的辉煌,更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所震撼。有些同学还收集到了四季中长城的照片。如:红叶包围中的长城、雪中的长城、夜景中的长城等景色异常美丽,使学生惊叹不已。并又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从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军事学等各方面了解长城的价值所在,也饱览了祖国的悠久文化及世界遗产,受到了人文情怀的熏陶,更学会和掌握了围绕一定的主题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有效方法,尝到了开放学习方式的成功喜悦,实实在在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让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
  
   《新课标》中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而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为此,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合作学习是势在必行的,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因为,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每个学生都拥有各自的经验世界,经验背景不同的个体对问题会形成不同的视角彼此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合作,积累集体的经验。发现和挖掘解决问题的途径,锻炼了学生认真倾听、请教、商讨的学习习惯。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综合性、互补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学习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合作能力,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能够恰当地选择信息来帮助自己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并转化为自身技能的能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课堂,培养其相互之间的合作精神。同时也很好地帮助转化后进生,在相互学习、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天赋,使知识共享、资源共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让探究创新的教学方式延伸课堂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潜能唤醒者,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使语文知识有了更深入地延伸。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大地震?大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呢?以及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等,我就让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搜集了有关地震的资料,并结合前不久发生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一些影片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感受爱的伟大力量。通过生命奇迹的创造,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亲情的可贵;又对两次相同事件不同结果的对比,进一步延伸让学生去寻找发现这次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件,由小组派代表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如:保护学生的教导主任谭千秋,用生命保护孩子的幼儿园老师、解放军战士的救护、喂奶的派出所民警等等,一个个感人肺腑地故事,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深深地被这伟大的爱的力量所感染,是爱创造了一次次生命的奇迹。“趁热打铁”又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爱。如:父母的爱、朋友同学的爱、邻里之间的爱、社会中的关爱等,把自己的感受以作文形式写出来。这次探究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体验了亲情,感悟了关爱,萌生爱心、学会了感恩。总之,在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上述的三个方面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研究、探索,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机会,真正体现出《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生活处处皆语文,就让我们更好地运用语文,学会生活,为语文教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吧!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2-01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语言浅显易懂,看似平淡却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小骆驼因小红马嘲笑他难看而委屈,到沙漠里亲身体验后,发现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都很有用,从而认识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故事,赋予我们这样的道理: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事物,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3-01    (屏幕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师: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句话里有许多数字。   师:你有一双慧眼,很会观察!请大家圈出这些数字,再用心地读一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一个个数字中,感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1-01     “please”、“excuse me”、“thank you”是英语国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人际交往的情感词组。从电视上,电影中以及和他们的实际交往中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听到他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经意地“流淌”出“please”、“excuse me”、“thank you”,就感到
期刊
摘 要:化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化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化学教师应该领会新课改的精髓,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5-01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和基础阶
期刊
摘 要:作文创新是最能体现中学生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标志。中学作文创新关键在于作文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方法策略的创新。  关键词:中学 作文创新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7-01     作文创新是最能体现中学生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标志。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其在作文上的创新能力也强。纵观近年一些高考高分甚至满分作文,其在选材立意
期刊
摘 要:写作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是列举分析了任务型写作教学的几项原则,配合讲述实际课堂教学案例的形式,介绍了任务型写作教学在课堂中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写作教学 原则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5-136-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55-01     “语感”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80年代以后,语感教学和语感研究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长期形成的教学思想正在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转变。     一、语感教学的紧迫性     语感教学是指有步骤
期刊
摘 要:学校地理教育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能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并发展学生智能,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要充分认识地理教育的功能及其意义,切实加强学校地理教育。  关键词:地理教育 学生素质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51-02     地理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地理科学的形成而诞生、发展,到了现代,已逐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4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现代人才观念的更新,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正逐渐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并帮助学生们全面发展,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及工作目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依赖于实践操作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62-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个好的数学教学情境,不但要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调动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