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课程语感培养刍议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55-01
  
   “语感”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80年代以后,语感教学和语感研究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长期形成的教学思想正在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转变。
  
   一、语感教学的紧迫性
  
   语感教学是指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活动。语感既然主要是通过训练而形成的,那么,我们就是要通过语感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感。语感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这里是指狭义的语感教学,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所阅读的言语材料有敏锐、准确的感悟。
   1.语感教学是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蜂拥而至,使人目不暇接。但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阅读都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这就要求人们在阅读时,能及时、准确、迅速地把握所需信息。自然,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感教学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具备准确、灵敏的直觉语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否则,面对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各种信息,将会措手不及,成为新时代的“文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你对信息没有敏锐的语感,不能准确高效地处理繁多的信息,那么你就很难适应这个充满着竞争的时代。[1]因此语感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2.语感教学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做情人的不可以形成。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具备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的。在培养这四种能力时,语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这四种能力都离不开对语言之精妙,语言之理趣的敏锐感知,同时,在进行语感教学时,学生会受到系统的言语技能和语言基本知识的训练,势必会提高对语言的认识、判断、感受能力,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3.语感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前面我们分析了语感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语感教学既要重视古代传统的“诵读”、“涵泳”、“整体感悟”,又要重视现代语文教学的“理性分析”、“序列化训练”等,把两者结合起来,正是民族化和科学化相统一的结晶。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儿童和少年语言刺激特别敏感,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口腔肌肉运动都未定型,可塑性很大,这一时期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时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提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充分凸现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语感。
  
   二、分学段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叶圣陶等语文大家也都十分倡导在语文教学中研究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分为两种判断能力。第一种能力是对言语对象在语文知识方面正误的判断能力,如语音、语义、语气;第二种能力是对言语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优劣的判断能力,如领悟语意、辨别语体、品味语情等。同时培养语感能力还应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从而创造性地获得个性体验。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在语感能力的各个层次自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阶段性的能力训练,从而使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叶圣陶、吕叔湘先生很早就提出了关于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叶圣陶认为语感与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真正丰富的了解力。[2]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教学划分为三个学段,并规定了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那我们以心理作为依据来看一下这三个学段的划分。心理学上称人在2-12岁期间为语言发展的关键获得期。说其是关键期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此期间儿童对语言掌握的速度比较快,二是学起来比较轻松,不必费太大的气力。人类个体的生长发展过程是分阶段的,小学生正处在人发育成长过程的儿童期,将小学的语文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和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和儿童的语言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语言的发展几乎影响到儿童身心发展的所有方面,语言在帮助儿童建立概念、指导思维、控制行为、帮助记忆、调节情绪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语言实在是人生发展之所必需,甚至可以讲没有语言的发展可能会使一个人丧失生存的能力。小学六年虽然统归为儿童期,但是处于低、中、高三个学段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语言发展水平还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并存在着一些或细微、或明显的差异。小学语文教材多是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形式出现的,其中蕴含着韵律美、意境美、人情美和哲理美,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美,都饱含着强烈的感情和生命的律动。这种感情的律动都能调动起学生的语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提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充分凸现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赵先华.关注学生的“内部言语”[J].小学语文教学,2006(4)
  [2]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邰启扬,徐志勤.语文教育论·心理学视角的探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社会、老师、家长的关注程度、考试的级别、考场的紧张气氛很容易使中职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畏惧、焦虑的心情。拿到试卷答题时,经常会出现“舌尖现象”,严重影响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找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帮助中职生克服这种话到嘴边又表述不出来的现象。  关键词:中职生 舌尖现象 应策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
期刊
摘 要:在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逐渐深入开展。但在实施和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种种不良现象或错误的操作方式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必须探讨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促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遍开展。  关键词: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智障者的生活主观感受和体验的现状分析,确定智障者生活质量的状况;试图探明智障者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与外部支持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同时通过对现状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生活质量 残疾人 智障  中图分类号:G80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061-03    一、调查背景    近十年来,国际社会以“生活质量”为主题形成了一个
期刊
摘 要:我国高校中贫困生问题一直是大家广为关注的,贫困带来的心理困扰已成为制约部分在校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分析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及来源,有针对性的提出引导贫困生健康发展的:略:加大对贫困生的教育资助力度;增强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手段等,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困扰 引导策略     伴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2-01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语言浅显易懂,看似平淡却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小骆驼因小红马嘲笑他难看而委屈,到沙漠里亲身体验后,发现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都很有用,从而认识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故事,赋予我们这样的道理: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事物,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3-01    (屏幕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师:读一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句话里有许多数字。   师:你有一双慧眼,很会观察!请大家圈出这些数字,再用心地读一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一个个数字中,感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1-01     “please”、“excuse me”、“thank you”是英语国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人际交往的情感词组。从电视上,电影中以及和他们的实际交往中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听到他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经意地“流淌”出“please”、“excuse me”、“thank you”,就感到
期刊
摘 要:化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化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化学教师应该领会新课改的精髓,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5-01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和基础阶
期刊
摘 要:作文创新是最能体现中学生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标志。中学作文创新关键在于作文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方法策略的创新。  关键词:中学 作文创新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127-01     作文创新是最能体现中学生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标志。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其在作文上的创新能力也强。纵观近年一些高考高分甚至满分作文,其在选材立意
期刊
摘 要:写作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是列举分析了任务型写作教学的几项原则,配合讲述实际课堂教学案例的形式,介绍了任务型写作教学在课堂中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写作教学 原则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5-136-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