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性纸媒有效运用大数据传播手段的路径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当前传媒变革的背景出发,对行业性纸质媒体有效运用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形式开展新闻报道的路径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运用分析、类比等科学方法,从提高传播效力的角度,对传统媒体运用数据化新闻(方法和内容)的必要性作了探究说明,并从三个方面建设性地提出了行业性纸媒运用大数据传播的有效途径,即主题策划、数据运用和版面形式。

关键词:纸媒;大数据;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6-0018-02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运用,非纸媒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了新的突破,即传播形式可视(听)化、新闻内容数据化、素材呈现故事化。2014年春节以来,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节目“据说春运和春节”为代表,数据化传播在国内传媒行业得到了积极地应用,在受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传统媒体运用数据化传播的必要性
  某种角度上说,数据化既是当前新闻传播的内容之一,也是传播手段之一。网络媒体因其自身的特点,率先尝试将数据应用到传播中,广播、电视媒体紧随其后,将这种传播形式发扬光大,实现了新闻报道从形式到内容的数据化,取得了优异的传播效果。
  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纸质媒体要想在传播效力上有所突破,借鉴和效仿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数据化传播手段,当是明智之举。
  首先,大数据方法改变新闻获取方式。与传统新闻采编流程不同,大数据为纸质媒体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专业工具,帮助大家去发现、采集新闻。除了“新闻源”,这种新闻的获取方式更依赖于信息技术。
  其次,大数据内容拓宽了新闻素材。以前,媒体记者基于已发事实去采访,一天发生十件事,可报道的或许只有一两个,现在,大数据新闻内容扩充了新闻素材,一组数据,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可以有多篇报道产生。
  第三,数据新闻更容易被受众理解。从传播角度看,传统新闻需要受众通过阅读来抽取其中的信息,有一定的“阅读负担”;而数据新闻则通过深度加工的语义信息和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受众更容易理解[1]。
  二、行业纸媒运用大数据传播的路径选择
  那么,传统的行业性纸质媒体如何有效运用大数据传播手段?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做好主题策划,用大数据方法传播报道有分量的重大新闻。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国,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推波助澜下,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改变,“浅阅读”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纸质媒体的大篇幅报道渐渐不受受众待见。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求快”的特征使得新闻报道碎片化,从而造成受众获取信息不够全面。此种形势下,信息整合手段应用而生,而大数据传播就是信息整合的一种形式,既满足了人们“浅阅读”的习惯,又符合移动终端媒体的传播特性。
  《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一书指出,大数据方法视野下的新闻传播既是新闻形态创新,也是内容创新,“即通过碎片化的数据及文本的挖掘技术,实现了新形态的‘减少和消除不确定性’的新闻内容。”“日常生活中一些重大的新闻如果能够运用大数据来报道,其深度会大大强化”[2]。笔者观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尝试运用大数据传播方法,报道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内政外交活动,效果良好。
  笔者认为,行业性纸质媒体要想有效运用大数据传播方法,就要从重要新闻事件着手,集中力量进行专题策划,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众所周知,行业性媒体主要服务于本行业读者,而大多数读者把读报读刊作为一种资料收集的方式,用大数据的方法整合行业信息,报纸和杂志的专业性更容易发挥,专业知识更显得集中。
  此外,采用大数据传播方法报道重大或热点事件,有针对性地运用专业知识解读事件背后的东西,可以引导社会舆论朝着理性的方向思考,同时也可以提升其在大众传媒业界的品牌影响。
  二是有效地获取数据、科学地解读数据、准确地传达数据。信息化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数字等,将相关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系统性、专业性的“数据链”,就能很好地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数据传播手法了。
  笔者认为,获取数据最有效的途径有三种:一是从相关部门、机构获取权威的数据信息;二是编辑记者开展调查(问卷或访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综合得出数据信息;三是借助互联网搜集相关数据信息,或者采取“众包”(将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成本的工作,通过互联网的控制分发给网络上的“志愿者大军”,通过他们贡献的业余时间和业余精力来完成一项巨大的工程)的形式获取数据。
  获取数据信息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在笔者看来,分析和解读数据要建立在理解数据的基础上。为了正确理解数据,记者必须对新闻选题的背景了如指掌,对选题里涉及的概念有清晰的认知。比如,教育行业的新闻采编中经常会出现一个数据——师生比,记者必须清楚地了解师生比的含义,这样才能做好数据分析和解读。此外,记者也必须掌握必要的统计和分析知识,使得最终得出的结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新闻报道的呈现有多种方式,目前,基于大数据的新闻主要有传统的文字报道、静态信息图、可视化的视频作品、交互式的网页新闻以及新闻客户端等。行业性的纸质媒体一般选择前两种报道方式。在数据的表达上,记者不能刻意追求新奇,应该以受众体验为导向,创作出受众乐于接受同时能准确传达信息的数据新闻作品。忠于数据是直观传达数据的基本原则,这与新闻的真实性是一致的;任何曲解甚至“改造”数据都是不可取的,无助于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也很难树立在本行业权威媒体的形象[3]。   三是以独特的版面形式展现数据新闻,做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过目不忘。行业性的媒体不同于都市类媒体,它是服务于某一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载体,这一性质和定位决定了它的版面形式不可能像都市类那样新奇、花哨,但大数据传播方式又天然地要求版面多一些新颖。笔者翻阅2014年出版的个别行业性报刊,有关数据化新闻报道的版面形式,与都市类报刊的同类素材版面相比,均显得僵硬、生涩,堆砌迹象明显,大大影响了报道内容。
  笔者认为,行业性纸质媒体在大数据新闻报道的版面制作上要做到:既要鲜活、新颖,又要严肃、大气。要做到如此“独特”,在前期新闻策划时,记者、编辑就要与美术人员做好沟通,表明报道的整体构想,让美术编辑人员参与到策划活动中来,群策群力;在具体制版时,记者、编辑要与美术人员做好对接,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版面达到理想的效果。
  此外,行业性传统媒体也要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上“有所作为”。大数据领域是个新生事物,要想将其运用到专业领域,除了要有懂专业知识和新闻传播规律的人才(即行业性媒体记者)外,还必须招揽一批懂大数据设置、提取、归纳、分析的信息技术人才,加强队伍建设。或者,出于人力资源成本考虑,行业性传统媒体可以实施“人才升级改造工程”,支持在岗的编辑、记者脱产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技能培训,多措并举打造一支能适应当前传媒变革的采编队伍。
  三、结 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媒体融合成为当前和今后发展趋势的背景下,行业性纸质媒体依托大数据开展传播手段的变革,有其现实必要性。媒体间竞争的日益残酷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又使得行业性纸质媒体依托大数据开展传播手段的变革显得格外紧迫。笔者认为,要实现行业性纸质媒体有效运用大数据传播手段,其必要的路径是:做好重大新闻主题的策划,有的放矢;在数据的获取、解读和传达层面上,做到有效、科学、准确;版式结构的设计要新颖醒目,做到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 吴楠,王广禄.数据新闻:大数据催生的新闻传播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2-17.
  • 喻国明,李彪,杨雅,李慧娟.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 沈浩,谈和,文蕾.数据新闻记者的数据素养[J].青年记者,2014(7).

[责任编辑:东方绪]

其他文献
正确对待儿童的挫折心理。学困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碰到障碍或困难,其愿望一时不能实现,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心理失去平衡,行为上发生转变(好的或坏的方面),这种现象就是儿童挫折心理反应。从积极一面看,它可以增强学困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迪他们以更佳的方法去实现需求;从可能导致的消极方面看,遭受挫折过多或过大,则会产生抵制情绪,甚至出现反常行为。如,一名平时爱贪玩的学困生在期末考试中成绩拉了班级的后腿,
摘 要:随着我国电视播放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电视台技术维修措施对推动我国电视播放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视台网络的日常维护,分析了现阶段电视设备经常出现哪些故障及措施,探讨了电视台硬件系统的维护,研究了电视台设备的技术维修。  关键词:电视台;技术维修;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15-02  作为电视台广播
在一门小学的历史中,记录下了许多教育科研的辉煌篇章,老一辈教师经过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开创丁西塞山区教育科研之先河。近年来,学校继承和发扬过去的光荣传统,在教学内容、方法等
从未想象,手机终端会让我们的生活如此便捷高效;从未想象,信息高速公路会将人们的交流引入声情并茂;更未想象,大数据会让其触及的领域气象万千!但真实的生活已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大数据万马奔腾的力量,感受到大数据背景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的迫在眉睫。思考教育,大数据背景下该做好怎样的顺应?首当其冲的是以改变课堂教学——教师角色的调整、学生学习时空的优化、教学评价的精良实现学生真正的自主发展、个性成长。  教
移动阅读每天都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数字出版未来的生存状况会怎样?这依赖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无论出版机构的组织规模有多大,他们对数字出版
郧西县职教中心十年如一日,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学校与农民携手前进,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教兴农之路。在近日召开的全县扶
陆城三小是一所建校仅11年,占地面积不大的城市“微型小学”。这所拥有1200多名学生的学校自建校以来就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以优异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金秋九月,盛事中国。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智慧:“天宫二号”成功发射,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进程更进一步,令世界瞩目。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和进入全面建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的结果。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基础教育重大改革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教育
最近,我们先后赴山东济南、青岛和辽宁大连、沈阳等地,就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