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评课谈提高教研实效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y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校举行教师优质课竞赛,校长特地请来区教研员来评析和指导。上午课上完了,下午是评课。教研员问主持人科组长打算怎么评课。组长说,“先让执教老师说说上课的思路和意图,再请大家发表观后感受和建议”。教研员是大学老师,才到区教研室工作。他听了组长的话说:“这样做不好,大家泛泛谈效率不高,不如……”教研员面授机宜后科组长连忙落实,发信息给各位教师,通知要求:①所有听课教师把对课的评价分优缺点写在便签纸上,无记名贴到评课室前面的黑板上;②各位教师评课前先对贴在黑板上的纸条先逐一看过一遍,观点相同相近的评课时就不要再重复说了;③每个人对上课教师至少要提一条以上的建议。
  下午,各位教师果然按要求将纸条贴在黑板上,每个人都将黑板上的观点浏览一遍,接下来的评课,老师们纷纷发言,由于事前有准备,大家的观点明确,语言简洁,最主要的是少了客套话,一改以往歌功颂德类的评价,多是从自己角度提出真实的看法想法,虽不见得人人意见都高明,但由于是作了思考,大都意见中肯,建议可行。科组长非常激动,总结说老师们参与热情高,研讨深入,是学校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研讨。教研员临了发言,简单评析几句课堂教学后,重点谈了对听评课的看法,他说:“许多学校评课,存在几个很突出的毛病,一是说好话唱赞歌,这对上课教师是一种麻痹。他的优点比如普通话好、板书工整、富有亲和力等,大家不说他也丢不掉,而缺点不说他永远不知道。如果大家真想帮助他,就要多说缺点,少说优点,这样才有促进,才会鞭策。表扬鼓励的话让主持人或者主任校长说一遍就行了。二是大家泛泛而谈,发言重复的多,缺乏思考的话语多,这样的讨论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只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因此,要想提高效率,不浪费时间,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评课前务必要做好准备再发言。”教研员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时下,中小学教科研的整体发展趋向于务实,研究实际的问题、真实的研究问题和提高研究的实效已经成为当下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研究的主流和方向。然而,就时下的教研活动的开展来看,效果并不很理想,情形并不容乐观。正如上述案例中教研员所说的那样,高耗低效甚至虚假形式主义的教研活动比比皆是,唱赞歌说套话缺乏思考脱口而出应付式发言的情形屡见不鲜。当这些情形不是作为偶然个例,而成为普遍现象,则将形成一种庸俗颓废的教研文化,严重抑制着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作为教研组长如何克服这种现象,组织有效的教学研讨,让教师真思考真参与,研而有真进步呢?笔者以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精选主题。教研活动一般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主题集中才可能让教师专注深入,学有所得。教研活动的主题要追求先进、适用、趣味性的原则,既要把能反映当前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材料及时传递给教师,又要能结合教师实际,寻找到对教师教育教学有积极的启迪和借鉴的素材资源。过于艰深枯燥的纯理论或者太庸常的经验做法都无益于教师的提高。有的教研组长积极听取民意,在开学初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老师的意见建议,以调整确定学期研讨主题。或者自己先拿出一个初稿,学期初教研会上让大家讨论通过,这些都使得教研活动更富有针对性,为有效教研打下伏笔。
  2 充分准备。无论是集体备课、评课,还是论坛沙龙,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里的准备不单指组织者要准备好齐全的资料、设计精当的程序、调试好设备等,还需要参与者作好充分的物质的心理的准备。如,上例中教师因为有准备,研讨才具有深度和广度,效益才明显。就像集体备课,如果事前教师都对所教内容已经备过一次课了,再集中研讨,将共识部分过滤去不讲,只拣分歧的个性的地方进行研讨,这样的集体备课才可能站上较高的层次。
  3 创新形式。分析教师对教研活动热情不高的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教研的形式太过单调,千篇一律。教研组长对于教研形式缺乏创新是当前许多学校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些教学研讨氛围浓厚、教师教学研讨热情高的学校,他们的教研活动形式往往都富有新意,诸如,圆桌论坛、嘉宾访谈、网络交互式研讨、校际联合教研、无主席讨论等。除了对教研活动本身作出创新外,还有的学校很注意营造良好的研讨氛围,如活动前播放一些活泼有趣的动画视频或者优美的图画,播放高雅悠扬的轻音乐,放映学校美景和学生活动的校园掠影等等,或放松情绪,或艺术熏陶,或渗透爱校爱生教育等,这些都反映了组织者的良苦用心。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往往能注意动静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传统形式与创新结合,双向乃至多向互动,最终既能给教师理念思想上带来冲击,又能从感官上收获愉悦,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怎会冷漠和拒绝呢?
  4 形成系统。教研活动一方面是解决教师现实的困惑难题,另一方面担负着培训提升的责任。因此,一些成功的学校成熟的教研组都会将教研培训当成校本培训的课程来对待,制定系统的规划,编制出系统的教材,一步步展开落实。而相反,有些学校教研活动则停留于原始的粗砺的状态,一是缺少计划,不系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走到哪;二是活动内容缺乏认知或逻辑联系,东一榔头西一棒,搞得教师晕头转向。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太零碎的东西不太容易在教师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一旦形成系统化,建立知识的链条,就可能印象深刻,认知深入持久。如,有一所学校对课堂教学的常规建立进行了研讨,他们从建立教学常规的目的意义,到教学常规的类型,再到如何建立,以及常见的违反课堂常规的处理等,形成系列,形式也很丰富,有理论讲座,有案例分析,有校外经典故事,有校内老师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主讲人集中传授,也有台下观众参与互动,等等。如此结合起来,教师对教学常规就有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认知,便于其在教育教学中很好地贯彻和践行。
  5 铸建文化。任何教研组都有教研文化,只是文化内涵有不同,有的是相互竞争彼此提防敌对的文化氛围,有的是团结互助共享互利的文化氛围,有积极上进锐意创新的文化,有颓废消极因循守旧的文化,有崇尚快乐享受工作的文化,有偏爱刻苦勤奋奉献的文化,等等。有时,“功夫在诗外”,一个组织团结一致,形成积极健康的团队文化,可以使得教研活动效率大幅提升,否则则正好相反。一个教研团队文化氛围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团队成员的性格、爱好、素养起主要作用,团队的历史传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看这个团队的领头人——教研组长,要看他的人格魅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所以,不管其他因素如何,教研组长是否积极用心地去建设教研文化,对于团队本身的建设也好,对于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也好,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培养教师,发展学校”已经成为广大学校管理人员的普遍共识。教研活动是学校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学水平,研讨和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校本培训最经济也是最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形式。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既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各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各教研组惟有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才可能寻找到真正科学又适合的教研之路,为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湖南省祁阳县是一个教育大县,全县有中小学校304所,在校师生14.8万人。近年来,该县在全力抓好教育教学的同时,切实加强学校安全防范与管理,确保师生安全,为实施教育强县战略营造了一
一、“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  “最后的姿势”中我把教学重点设计为: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难点设计为: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最后的姿势”教学中“那短暂的几秒钟”教学,我没有过多地去讲解和分析,而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参照课本的内容,想象一下“那短暂的几秒钟”的场景。“优秀的作家能将时间无限拉
目前,CATV系统从隔频传输方式转入邻频传输方式,随着频道数的增加,CATV系统从300MHz跃升到550MHz或更高频道。前端系统的隔频传输装置改换成邻频传输装置,该装置在出厂时已基
目的:构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并检验其在我国护士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对626名临床护士进行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胜任力自评量表(初测版)初测,通过项目分析和
目的:提高非侵入负荷监测系统中事件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避免负荷事件漏检、误检的问题。方法: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系数二阶差分的非侵入式负荷事件检测算法,该算法选择最优小波
留守儿童成长现状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顽症。他们外在表现为不服管理,常常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打游戏甚至赌博。心理上,他们表现为敏感、脆弱
便携式摄录机专用蓄电池的现状、发展及其智能化的探讨□马瑞(天津大学电教中心300072)便携式摄录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蓄电池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就摄录机专用蓄电池的现状和发
一、复习引入法  复习引入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课堂的开头要抓住新旧知识联系的部分,先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新知识,做到以旧引新,激学导思,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境地。如,教学Book II. Thanksgiving Day时,通过让学生Say something about“Christmas Day”,引出西方的另一个节日Thanksgiving Day,这种引入就能承上启下,强化知识
净化育人环境    1、德育方案有创新。按照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总要求,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学校在具体实施德育建设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读书实践活动、感恩征文、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和感恩演讲等形式,不断丰富“经典教育、安全和健康教育、感恩教育”活动的内涵。利用班队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感恩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
在升旗仪式上,除了“国旗下的讲话”和“常规通告和布置”之外,我们还可以加上对本校一个优秀班级、一位优秀教师、一位优秀学生的“三个一”的立体宣传,从而让升旗仪式变得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