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人的思维能力的进步,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化和延伸。这种认识上的深化和延伸同时会揭示事物的潜在职能。内部审计的职能是指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客观具有的功能,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逐步完善和发展的。内部审计职能受内部审计对象的制约,是内部审计本质属性的反映,也是对内部审计在客观上发挥的作用的一种抽象认识。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对策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内部管理科学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但是我国目前内部审计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地方。
1.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如何适应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激励作用,同时也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由于我国的内部审计是从计划经济过度而来,内部审计的理论、组织,及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不适应当前国企体制改革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部分企业领导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有的認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有的将内审机构形同虚设,使内审人员无职无权。这种对内部审计的片面认识使内部审计工作浮于表面,不能完全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碍于高层的错误领导,也无法正常地履行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相反,如果企业领导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督促建立完善的内审机构和内审制度,一方面,有效的内部运作系统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因受到领导重视,对工作积极热情,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1.2内部审计组织结构欠合理
在现代的大企业中,仍有不少人对审计工作不理解,认为企业领导是“一言堂”,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对审计有抵触情绪,甚至不配合,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有的对内审怀畏惧心理,持有怀疑态度;这与落后的企业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其次授予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不够,隶属关系不清,具体业务缺乏指导,独立性太差,甚至有的企业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其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有的甚至不予授权,导致隶属关系不清,监督不力,以至内部审计结论的落实难以到位,内部审计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再次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财务人员转型,缺乏经济、工程、法律等专业人员,且审计人员因长年得不到培训而闭目塞听;最后管理体制问题,现在的内部审计直接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管理的很少,大部分是由总会计师分管,有些甚至由财务总监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1.3内部审计队伍自身建设不完善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知识结构老化,不懂现代审计的工具和方法;其次内部审计纪律不严,无约束监督机制,有的制度本身不合理、不健全,有的虽然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各行其是,制度形同虚设。如现在有的上市公司每年提取的坏帐损失或商品削价损失动则就是几千万元,有的甚至一次就报损几亿元,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已是这样触目惊心,其它企业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再次内部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应揭示的问题没有揭示,审计建议也不中肯,没有参考和指导价值。近年来,由于企业会计工作比较混乱,核算不实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帐外帐、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的现象时常发生,既使是已在沪深上市的众多公司中,也有此类现象发生。
2.现代企业搞好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2.1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机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为了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由内审部门结合财务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来具体执行内部检查工作,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内审机构应是独立于财务部、人事部的一个独立部门,它应直接对监事会负责,如有必要,遇有重大的内部审计事项或企业内部发生重大的违规、违法事件时,可直接向股东大会极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报告。针对内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处置建议,应及时予以研究并给予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在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下,最大力度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只有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在企业内部建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就是达到上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途径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2.2建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属于违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分析其出现违规现象的原因,如是属于主观原因的,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内部审计,防微杜渐,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违法、违章的苗头。属于制度设计缺陷的,如是内部管理制度、内部运行过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造成的,就应对相应操作规程、工艺流程进行调整,要会同有关职能以堵住漏洞,及时对制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保证内控制度的先进性和权威性。同时,还应审查资产盘盈盘亏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帐务处理是否正确及时,就可在很大程度上防堵库存商品盘点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在内部审计中如有发现违法、违纪案件,要决不姑息手软,积极和司法部门取得联系,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在公司内部给予通报,以起到警戒的作用。
2.3继续加强内部审计理论的理论研究
进一步搞好审计调查研究,加快社会审计事业的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专业化的职能治理活动,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此,审计人员要大力加强内审理论研究,开展审计调查,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内部审计的领域,重点研究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审计的法律依据、范围、内容及其作用,同时把发展社会审计事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社会审计,开拓业务,加强治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增强风险意识,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3.结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加大对内部审计的宣传力度,使管理层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激发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手段,将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与作用,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不断发展而日显重要。我国的内部审计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序冬,王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J].湖北财税,2002,(9).
[2]李存根.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张超.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改善[J].现代商贸企业,2009,(4).
[4]程芙蓉.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4,(7).
[5]詹凤萍.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审计[J].发展研究,2005,(10).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对策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内部管理科学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但是我国目前内部审计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地方。
1.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如何适应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激励作用,同时也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由于我国的内部审计是从计划经济过度而来,内部审计的理论、组织,及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不适应当前国企体制改革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部分企业领导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有的認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有的将内审机构形同虚设,使内审人员无职无权。这种对内部审计的片面认识使内部审计工作浮于表面,不能完全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碍于高层的错误领导,也无法正常地履行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相反,如果企业领导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督促建立完善的内审机构和内审制度,一方面,有效的内部运作系统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因受到领导重视,对工作积极热情,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1.2内部审计组织结构欠合理
在现代的大企业中,仍有不少人对审计工作不理解,认为企业领导是“一言堂”,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对审计有抵触情绪,甚至不配合,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有的对内审怀畏惧心理,持有怀疑态度;这与落后的企业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其次授予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不够,隶属关系不清,具体业务缺乏指导,独立性太差,甚至有的企业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其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有的甚至不予授权,导致隶属关系不清,监督不力,以至内部审计结论的落实难以到位,内部审计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再次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财务人员转型,缺乏经济、工程、法律等专业人员,且审计人员因长年得不到培训而闭目塞听;最后管理体制问题,现在的内部审计直接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管理的很少,大部分是由总会计师分管,有些甚至由财务总监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1.3内部审计队伍自身建设不完善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知识结构老化,不懂现代审计的工具和方法;其次内部审计纪律不严,无约束监督机制,有的制度本身不合理、不健全,有的虽然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各行其是,制度形同虚设。如现在有的上市公司每年提取的坏帐损失或商品削价损失动则就是几千万元,有的甚至一次就报损几亿元,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上已是这样触目惊心,其它企业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再次内部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应揭示的问题没有揭示,审计建议也不中肯,没有参考和指导价值。近年来,由于企业会计工作比较混乱,核算不实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帐外帐、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的现象时常发生,既使是已在沪深上市的众多公司中,也有此类现象发生。
2.现代企业搞好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2.1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机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为了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由内审部门结合财务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来具体执行内部检查工作,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内审机构应是独立于财务部、人事部的一个独立部门,它应直接对监事会负责,如有必要,遇有重大的内部审计事项或企业内部发生重大的违规、违法事件时,可直接向股东大会极其常设机构董事会报告。针对内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处置建议,应及时予以研究并给予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在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下,最大力度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只有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在企业内部建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就是达到上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途径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2.2建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属于违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分析其出现违规现象的原因,如是属于主观原因的,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内部审计,防微杜渐,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违法、违章的苗头。属于制度设计缺陷的,如是内部管理制度、内部运行过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造成的,就应对相应操作规程、工艺流程进行调整,要会同有关职能以堵住漏洞,及时对制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完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保证内控制度的先进性和权威性。同时,还应审查资产盘盈盘亏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帐务处理是否正确及时,就可在很大程度上防堵库存商品盘点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在内部审计中如有发现违法、违纪案件,要决不姑息手软,积极和司法部门取得联系,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在公司内部给予通报,以起到警戒的作用。
2.3继续加强内部审计理论的理论研究
进一步搞好审计调查研究,加快社会审计事业的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专业化的职能治理活动,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为此,审计人员要大力加强内审理论研究,开展审计调查,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内部审计的领域,重点研究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审计的法律依据、范围、内容及其作用,同时把发展社会审计事业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社会审计,开拓业务,加强治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增强风险意识,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3.结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加大对内部审计的宣传力度,使管理层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激发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手段,将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与作用,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不断发展而日显重要。我国的内部审计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序冬,王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J].湖北财税,2002,(9).
[2]李存根.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张超.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改善[J].现代商贸企业,2009,(4).
[4]程芙蓉.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4,(7).
[5]詹凤萍.完善现代企业内部审计[J].发展研究,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