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写作教学一道绚烂的彩虹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ka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最根本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作文教学;途径
  G623.2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地位,它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现今的作文教学状态令人担忧,教师懒于教,学生不愿写,教师疲于批改,,学生进步甚微等现象比比皆是。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攻克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我认为,只有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阅读教学来指导作文写作,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作文现状。一、一、甄选文章素材,在阅读中抽丝剥茧
  写作离不开素材,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每个写作的素材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交互的信息构成的网状结构。而阅读是为学生提供素材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进行抽丝剥茧,找到到散落在信息网上的每个素材,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面对作文写作时轻松想出写作的素材,用自己宽阔的视野,独特的文章素材来吸引读者的目光。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不能失信》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其作为主题进行相关作文的创作,其作文的命题目的是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写作灵感,并根据找到的素材进行写作。我在作文的讲解时,我的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随便写出来一个内容就交差,而是希望他们能写出自己的独特,写出自己的水平,不需要人云亦云。于是,我让学生们阅读关于名人的守信故事,从而让学生们体会作家們对素材的独特视角,感受守信的重要性,以及守信背后的内涵,从而让学生们的思维得以拓展和扩散,让学生们能够讲所阅读的内容与作文予以更好的融合。
  我们要做学生的眼睛、鼻子带领学生去看、去感受,要给予学生独特视角,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的独特感受,这样素材才是有亮点的。要培养学生的“不平庸”,让学生养成“挑剔”的目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素材量也养成了他们的写作风格。
  二、确定文章观点,在阅读中矫正三观
  做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光要教书还要“育人”,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引导学生养成对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因此,我在语文课堂上会经常带领学生阅读一些思想积极向上的文章,在培养其写作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下培养学生对事物正确的看法、正确的表达的习惯。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便非常清楚而明白的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建议和要求,也是通过阅读书籍的选择让学生的三观得以纠正。结合文章我让学生们自己进行书籍的选择,有的同学挑选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中感受“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的青春年华;有的同学挑选了《牛虻》,从中感受爱国志士如何为国家做出卓越的贡献。通过书籍的阅读,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读书与伟大志向,与国家兴亡的关系和重要性。同时,通过写作让学生们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予以深化,让学生们将其与自己的写作融为一体。
  在阅读中渗透生活的哲理,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传递正能量。既提高了写作的水平又在潜移默化下形成“对”与“错”正确判断,减少对不良风气的效仿,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构建文章框架,在阅读中临摹刻画
  写作是语文课程的能力体现,文章内容的安排要求学生要用心去思考,去把握行文脉络。阅读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去模仿文章的写作方法,模仿不是全盘接收,而是让学生去汲取他人写作中对文章的结构安排,在模仿中将写作的技能熟能生巧,养成自己独特写作的风格。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学者精挑细选的内容,将文章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制胜法宝。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松鼠和松果》,我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之后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作者将文章分为四段来写,每一个段落有一个主旨。我对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是本文中的哪个部分是重点描写?第二个问题是哪部分是一笔带过?第三个问题是文章的主旨是什么?通过三个问题的创设,使学生明白了写作时,文章内容的“轻重缓急”的安排,让其在今后的写作中减少不必要的罗嗦,增加重点内容的介绍。而这些正是学生应该进行去揣摩掌握的。让学生去感受文章的正面、侧面描写,通过松鼠的描写来衬托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松鼠的聪明。之后我还让学生们自己仿照文章进行描写,通过简单的仿写锻炼自己的写作习惯,巧妙的设定文章的结构及各种写作手法。
  在阅读中教会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为学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各种写法与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很快的捕捉到,并通过仿写对文章进行临摹刻画,使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出更有层次的好作文。
  四、润色文章细节,在阅读中汲取养分
  阅读就是要在文章中汲取写作的养分,使学生“采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我在培养学生阅读时常常会让学生将文章中的妙词妙句抄下来,并尽量去理解词句的意思。我并不要求学生去硬背,只要求学生去用心体会,根据词语在的意思及放在文章中位置,来感受作者的用意之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写作技巧,知道哪里可以出彩,哪里需要低调。
  比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中,对于南沙群岛的描写非常形象、生动,其中包括形象的比喻,比如“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海是一块翡翠”,让人们的眼前跃然而生海的颜色,“水天相连”“蔚为壮观”等等成语的应用也让我们看到了南沙群岛的样子。几个简单的词语用在了这里,形象的将读者带进了画面中。在阅读时,我会让学生将这几句话抄下来,并让同学们试着删除这几个词语于原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体会其中的区别。还会让学生们自己寻找文章中感兴趣的词语或者句子,并对其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词语及语句恰当使用的好处,培养其提升写作的水平。
  總之,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最自然的语言实践方式,智慧的语文教学,应寻求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生长点,努力给学生创设读写的机会,加强读写结合训练。使他们的语言在读书的过程中变得丰厚,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变得丰富,思想在碰撞的过程中变得深邃,智慧在对话的过程中变得灵动,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变得扎实。
  参考文献:
  [1]何捷.“写作本位阅读教学”设计例谈[J].中国教师,2012(16).
  [2]吕伟东.“写作本位”读写观在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小学教学研究,2012(13).
其他文献
三月的春天,花开的季节。生命正萌发,万物竞生长,放眼大自然,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这是生命的春天,这是生命的黄金时代。从儿童走向青年,从幼稚走向成熟。自然的春天有如人的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材料所涉及内容广泛,一般包括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民俗、风土人情、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等。因此,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缺乏全面的了解,就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理解英语阅读材料中所包含的意思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本文中从语言与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年初冶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各矿山生产和安全管理的经验,冶金部矿山司于1992年7月21日至22日,在山西峨口铁矿主持召开了全国重点冶金矿山生产和安全座谈
G633.41  口语和写作训练是学生英语学习中必修的课题,但中职学生英语水平低下的状况直接导致他们不敢开口也不能写,英语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把口语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先输入后输出,以说促写,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基础模块第一册“What’s your hobby?”为例,谈口语与写作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沉积,以及神经细胞内高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神经纤维节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
摘要:在新一轮的教改中,经典阅读开始逐渐地进入到社会大众的视线中,并开始走进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为什么开展经典阅读?经典阅读在当今社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对经典阅读的认识存在着哪些误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教授经典阅读?笔者发现:我们对经典阅读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和局限,经典阅读和学生素质之间的养成有着紧密的关系。经典阅读的尴尬现状和地位值得我们注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经典阅读的认识的情况值得探究。
钱家营矿是一个设计为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矿井,由于不断总结安全生产经验,科学地进行安全管理,自1988年6月试生产到1991年底,实现了安全生产1296天,百万吨死亡率为零。一、深
总结笔者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就“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余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强化管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也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本文从创设情境、寻找规律、
研究背景: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尤其广东省的高发肿瘤之一。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尽管EB病毒在鼻咽癌发病过程是否为病因以及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针对EB病毒的抗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