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n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出现了“中学数学核心素养”一词,笔者对数学核心素养给出以下个人理解:核心素养是指在素养中最重要的、必须具备的、具有普适性的部分,而数学核心素养则是指学习数学必须具备(达到)的能力,一般包括数学抽象、(合情、逻辑)推理、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本文以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下册“里程碑上的数”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里程碑上的数”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五节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的第三课时。前继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鸡兔同笼”“增收节支”。一线教师在教学时普遍存在的困惑,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已经讲了两个课时,这节课主要讲什么?2.里程碑上的数和方程的应用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里程碑上的数”作为课题名称?3.这节课难点和重点如何定位?
  教材以里程碑上的数为情境引出数位的表达,怎么理解里程碑在教学中的作用?有些教师不明白教材的意图会直接舍弃这个素材。这节课的重点是数位的代数表达及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数位上的数,落脚点自然在方程组的应用上,那么难点在哪?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难点主要有三点:1.对“里程碑”的理解(学生缺乏生活体验)。2.数的代数表示。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数位、数值、数字,七年级学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如何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一个数,是学生的易错点,也是难点。这节课“里程碑上的数”正好提供了让学生巩固、纠错、应用这一知识的时机,也达到让学生能力螺旋上升的目的。3.审题。解方程组应用题关键步骤是审清题意,这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载体,现在学生普遍对文字长、情景不熟悉的应用题有畏惧心理,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提高阅读能力。
  教材是静态的,而课堂是灵动的,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让学生学会思维、提升能力、养成习惯、掌握方法为出发点,才能让一节课充满数学的味道、灵动的画面。为了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妨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
  渗透整体性学习策略,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整体性学习策略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包含对知识的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测试等环节,教师在深入理解这一学习策略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并将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为出发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出学习路径。
  1.通过分析课题,建构学习框架
  问:这节课的标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里程碑上的数”中,什么词比较陌生?
  答:“里程碑”。
  问:里程碑上的数涉及到数的表示,这些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有什么关系呢?
  (引发学生思考,建立知识链接)
  教师沿着“概念的认知——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应用”这样一条主线展开,关键是教师应关注并承接住学生的思维点,进行有效引导和启发,并指出本节课的学习路径是“认识——表示——应用——总结”,重点在应用。
  2.通过认识“里程碑”,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引导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里程碑的认识(可借助工具查询),并用课件展示结果:
  里程碑: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碑。俗话称作“公里桩”,是标志公路及城市郊区道路里程的碑石,每一公里设一块,用以计算里程和标志地点位置。里程碑的颜色,国道为白底红字,省道为白底蓝字,县道为白底黑字,常设置在道路的右侧。
  通过这个过程,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3.巧设情境,突破难点,培养学生推理、建模的能力
  前文指出:用数的代数式表示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但并不是新知识,如何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认识不足并通过纠错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设计:
  师:同学们都是八年级的学生了,能告诉我你们的年龄吗(课堂调查学生的年龄大多是14岁)?老师的年龄正好是41岁,14和41都是两位数,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数放在一起会怎样呢?
  以师生的年龄为切入点,精心设计两张表格(如表1和表2)课前发给学生,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同学在自己的表格上填好,然后分组发言,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与老师一起完成贴在黑板上的表格。
  小学的运算对象是数,可以找到相应的实物背景,而初中运算对象是字母,学生按照运算规则、运算律运算后,往往并不知道这个过程的含义,不思考运算结果是否合理,结果是对还是错,也无法确定。所以教学中应从小学的学习经验出发,加强对代数式含义的理解。例如借助数字运算理解代数运算的含义,借助几何图形的操作理解代数运算公式比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这节课,学生用数字表达数位时一般不会出错,一旦出现字母时,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上图中的错误,原因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经验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并没有养成思考推理的习惯,这时就会出现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碰撞,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契机,老师课前应充分预估到这种情况,给学生犯错的机会,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探讨,让学生们能深入理解并建立知识模型,为后续应用打好基础。
  这两张表格的设计体现了从数到字母,从一个字母到多个字母,从两位数到三位数再到四位数的表示,这其中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的可能,也全部容纳了下一环节中要用到的各种数位的表达。学生完成表格过程需要经历辨别、推理、纠错、建构的思维过程,最终达到建立正确的数位表达模型的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通过例题的变式,培养阅读理解、运算能力,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把教材中的引例作为问题1,把教材中的例1进行变式作为问题2,引导学生探究。
  即:问题1里程碑中的数;问题2年龄中的数(教材上例题改编)
  问题2紧扣年龄问题,以轻松的父子对话形式呈现出来,亲切自然,与问题1相呼应,充分体现了类比思想,便于学生自主探究。
  为什么要对教材中的例2进行变式处理呢?原教材例题在审题上有个难点“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右边接着写较小的两位数……在较大的两位数的左边写上较小的两位数”,这句话表述很拗口且不容易理解清楚。其次,由于是例题,解方程的运算过程很容易被学生忽略,而恰恰在运算过程中才能暴露学生运算能力的不足,且用对话的形式能很好地解决原题中叙述拗口的问题,也能激发学生的认真读题兴趣;另外对题中的相关数据适当改变,68改成61;2178改成2871,粗心的学生没有仔细审题,便会得出和原例题一样的结果,这个纠错的过程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提醒督促其养成仔细审、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5.课堂结束语,开阔学生视野,渗透情感教育
  在这节课进入尾声时,对里程碑的寓意进行升华,首尾呼应,提升立意和品位,实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里程碑”通常用来比喻历史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理想与成功——人生路上的里程碑;
  挫折与失败——人生路上的里程碑;
  学习路上的里程碑见证了成长的足迹!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在日常教学的细节中渗透于无形。教师不着痕迹地精心设计、和善而坚定地引导,并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表达、纠错的机会,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最终成为素养,终身受益。
  本文系“江西省中学数学互联网+教学研修”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 程 璐
  E-mail:2448096342@qq.com
其他文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6月1日上午,身着汉服、手拿竹简的实小学子们诵起了《三字经》,拉开了广昌县实验小学首届国学节的序幕。  广昌县实验小学自2011年开始启动国学教育,五年来,学校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从校园文化建设、国学课程开发、学生活动开展等方面努力办学,让国学的种子扎根在每位学生心中。为了展示国学启蒙教育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7.5万名中学生写英语作文过程中,老师们提出近百万条修改意见。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全市中学生英语作文的强项和薄弱点一目了然。5月18日,记者从“邱瑞思洋话连篇——名师在线第二届北京市中学生英语达人争霸赛”总结大会上了解到,北京市已尝试借助在线学科竞赛平台积累并分析教育大数据,用于全市中学学科诊断。  2016年,北京市发布中考改革方案,英语学科增加听说考查内容、实行1年多试等变化引起家长广泛关
期刊
化个淡妆,面对摄像头播报英语知识,上海汇师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吴怡萱当了一次主持人。4月24日,她到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参加职业体验日活动,心情兴奋:“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当主持人,虽然有点紧张,可是感到自己变成明星,对新事物增加了信心。”  4月16日、17日和23日、24日两个周末,上海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推出职业体验日活动,65所职业学校、93个市级开放实训中心参与,提供了17个专业大类322个职
期刊
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乐意追求在低等级水平技能(如简单的计算技能)上“高频”练习,却使得学生在高等级水平技能(如数感意识、数学思想)上“低频”发展,这样的弊端引发了我的思考。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从改造教材习题入手,希望能在培养学生数感意识、数学思想等方面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加一加  在教材习题的基础上加点料,帮助学生将零散的、单一的知识串联
期刊
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获得能力的必要手段。教学实践也表明,并不是练习做得越多就越好。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会将几道有内在联系的题目,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汇编成有针对性、层次性、发展性的题组让学生集中练习。这样精心组合的题组,能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优于无组织的分散练习。这样的题组能纠正错误、查漏补缺,还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形成知识结构。  一、设计“对比型”题组,在辨析中凸显本质特征  有
期刊
兴国县被教育部确定为江西唯一研学旅行实验区后,立即制订计划、方案,出台措施,现第一批实验学校研学旅行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研学旅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今年教育部基教一司在去年﹝2015﹞84号函件的基础上又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工作的通知》的﹝2016﹞14号函件,进一步明确了研学旅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有利于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有针对性地把握教学要领。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可发现,各领域知识的总体目标是相对独立、明确和集中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围绕这一目标、体现这一目标、突出这一目标。如数与代数领域知识在教学时,多与数感、计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建立联系,图
期刊
记者:方局长,在今年世界读书日,获悉您荣获由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评选的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而且是江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物,我们十分高兴,您刷新了江西教育系统在这个读书圈的空白。请您谈谈这个荣誉奖项的由来,以及您获奖前后的过程。  方华:在2016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很幸运地被评为“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商
期刊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能巩固新知,发展能力,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积累经验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对习题资源进行合理适当的开发与利用,意义深远。首先是源于教材本身的需要:无论教材更新多快,总是难以适应本班学生个性化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造性进行一些开发工作,使得习题能更好地发挥应有价值;其次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有序练习比
期刊
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之后,我发现教材中的练习题大多是利用面积计算公式,直接求面积,或者求高或底,而这些都是学生早就熟练掌握的内容。那么,在基础性学力之外,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如何兼顾?  教材安排了一道练习题,在两条平行线中寻找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见下图),并画出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见下图)。这道题背后隐藏的“等积变形”思想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也是初中学习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