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转移机制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肝癌转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机制。 [ HT5”H〗方法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 genomic hy bridization,CGH)技术分析 10对肝细胞癌原发癌及其转移癌灶的染色体变化。 结果(1)肝癌中常见的染色体扩增包括1q (10/10) 、8q (6/10)及 5p (3/10)。4例肝癌原发癌及6例转移灶中发现1q12-q22狭小区域的明显扩 增。(2)常见的染色体缺失为4q (7/10)、1p (6/10)(且多局限于1pter-p35)、17p (5/1 0)、19p (4/10)、16q (4/10)及8p(3/10)。(3)转移癌灶中各染色体异常的比例略高于原发 癌,但最有意义的发现是8例转移癌灶(8/10, 80%)中存在8p的缺失,而原发癌中仅3例(3 /10, 30%)存在8p缺失(P=0.03),5例肝细胞癌在其获得转移表型时存在8p 的缺失 。(4) 另一重要发现是在所有10对肝癌的原发癌及其转移癌灶中均存在1q 的扩增,并在部分癌灶 中发现小区域的明显扩增。 结论 染色体8 p的缺失可能与肝癌的转移特性有关,8p可能存在抑制肝癌转移的基因。1q12-q22可能存在 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和评估经导管髂内动脉栓塞后手术治疗骨盆肿瘤的价值和方法。方法 :对 30例骨盆肿瘤病人进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 ,栓塞后 1周内行手术治疗。结果 :30例肿瘤均获彻底
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l L.)的根中首次分离鉴定出一组含有三种分子的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命名为板蓝根组酸。并发现其对人多形核细胞(PMN)氧化作用及化学发光具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microalbuminuria/creatinine, mALB /Cr)值在卵巢癌患者联合化疗中对肾脏损害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利用尿mALB /Cr分析仪检测36例卵巢癌患者术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 EAA)在脑梗塞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8例动脉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胰组织中HBV检出情况及其与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2例重症HBV感染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尸解肝、胰组织中HBsAg、HBcAg进
测定30名划船运动员在划船测功仪测验、力量训练测验以及安静状态下状态焦虑及血乳酸的变化,结果显示:与运动状态相比,安静状态的焦虑反应是非常短暂的;划船测功仪测验状态下焦虑
目的:评价频率对地尔硫心脏电生理作用的影响。 方法:对17例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分析应用地尔硫前后在不同频率情况下房室结的电生理变化。 结果:地尔硫不影响窦性心律周长
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基因组中发现和鉴定的41个反义snoRNA进行一级结构的分析表明:酿酒酵母snoRNA基因富含AT;41个反义snoRNA全都具有boxC和boxD结构元素;根据反
目的 评价化学治疗药物 (下称化疗药 )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 5 Fu、顺铂和 4 P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1) 5 Fu、顺铂两药分别单剂
目的通过观察热应激反应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探讨感染性休克时TNF-α对内皮细胞损伤机制及热应激反应的干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