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充满智慧的朗读教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通过朗读,能够发表现教师和学生在教材理解上可能存在的逻辑距离与文化距离,能够为教师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传递预警信号。审度朗读,是一种教学智慧。
  一、时机的把握
  在课堂教学的观察中,笔者记录下三年级课文《狼和鹿》第一课时中教学第一自然段的过程: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狼和鹿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同学们读读(指名)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进行了解。”通过这一遍的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准确度,有意识地出示“凯巴伯”“嬉戏”“贪婪”“提防”等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及多音字等词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指名、分组、齐读)强化识字记忆。
  接着,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练读句子:“同学们已经会读了这一段中比较难掌握的词语,现在,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进句子,看看我们是否能把这些句子也读正确。”教师依次出示这一段中的四句句子,请学生朗读(指名),并进行诊断、指导。最后一句是“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他们时刻要提防狼的暗算。”这里有个多音字,学生读错了,教师就请其他同学指出,并再次示范,努力达到让全班学生都能准确流利朗读句段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学生说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再次朗读这一段文字。这次的朗读起到了很好的巩固识字,初步了解自然段内容的教学效果。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进行诊断性的朗读指导,从而纠正学生误读、错读、多读、漏读的词句,对于难读的长句及容易读成破句的句子,进行示范、指导、训练,使学生在教师不断点拨的过程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在反复的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知道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形式的组织
  1、个体朗读与集体朗读
  集体朗读一般指以小组为单位或者整班学生同时朗读相同的内容,在这样的朗读中要求声音整齐,速度一致,音韵和谐,具有同时性和统一性,这样的朗读也被称为齐声朗读。个体朗读则指某一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单独朗读指定的或根据教学要求自选的课文内容,重在彰显个体的朗读水平及反映个体对朗读内容的熟悉、理解和感悟的程度。这两种朗读的组织形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最为普遍和广泛,在语段教学中,教师总是通过集体朗读和个体朗读的穿插运用,不断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强化对语言的学习认识。如在教学四年级课文《三顾茅庐》第三自然段刘备礼贤下士,诚意恭请诸葛亮的内容,教师首先通过个体朗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整体关注这一段。然后请学生通过个体阅读,对文段中体现刘备诚意,对诸葛亮恭敬的词句“下马步行”“轻轻敲门”“……不要惊醒……吩咐……”“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又等了”“快步走进”等进行关注并体会。再请学生进行个体朗读,说出阅读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再一次以个体朗读呈现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这样的个体朗读,从一开始的引出文句到表达情感,朗读的内涵得到了提升,学生的语感也获得了培养。
  2、自由朗读与指定朗读
  自由朗讀体现为朗读人员组织数量的自由和朗读内容选择的自由两个方面,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采用独自朗读或者与同伴组合朗读的形式,读自己自主选择的内容。相对自由朗读来看,指定朗读则体现为教师对参与朗读的学生数量及朗读的内容、要求进行了规定,使朗读的目标指向更加明确,朗读的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教学五年级课文《推敲》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韩愈与贾岛的“推敲”之辨,教师就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体会在《题李凝幽居》的诗中,用“敲”切合当时的情况,也更显用词之妙。从课文中选出这些内容,进行指定朗读,个性体会,学生就能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了解认识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朗读与陈述朗读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文字都充满了情趣,也有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对话式叙述,这样的文字,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式的情感朗读,一般来说,情感朗读的人数往往根据朗读的内容呈现不确定性,当然,也可以由教师指定人数对特定的内容进行富有体悟意味的情感朗读。这一种形式,更注重体现内容的文学性。如六年级课文《安塞腰鼓》,描绘的场面气势磅礴,充满了奇伟的力量。教师在请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常常要求全班学生齐读,并且在读文时,运用较为高亢激昂的语调来呈现安塞腰鼓无与伦比的气势。
  所谓陈述朗读,就文字而言,语文教材中有些文字是纯说明性的,类似这样的文字如《人类的老师》《夜晚的实验》等科普类的课文,只要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要求即可。
  三、评价的掌控
  任何教学行为都为教学目标而存在,评价则能体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朗读的评价有时候简单而直接,有时候婉转而富有指导性,朗读的评价,必须根据学生的朗读状况而确定,同时,评价语的使用也必须要讲究尺度,讲究情感的传递,讲究方法的传授。
  课堂阅读教学中,常看到令人欣赏的朗读评价。二年级课文《小鹰学飞》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一个学生在读句子的时候,“小鹰”的“鹰”后鼻音没有读正确,老师对他的朗读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把句子中“鹰”这个字的后鼻音读好,就更好了!你愿意再试一次吗?”这样的朗读评价,既保护了低年级孩子的朗读积极性和自信心,又为学生指出了应该改进的地方并给予学生练习提高的机会,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朗读评价。
  了解朗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朗读教学的科学方法,发挥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效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机械保养技术,即为了让机械设备可以在工程施工中更好的运转,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科学的检测和维护对工程机械的内部清洁、结构稳定和零件润滑等方法,对设备进行保养的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施工领域对工程技术的水平、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机械的种类也在不断更加,与此同时工程机械技术保养逐渐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及时发现工程机械在保养中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系统性的对策,已经
随着经济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排水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由于管网建设落后导致内涝频现,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其中钢制排水管道应用广泛,本文对排水管道焊接
一、放宽尺度,激发自信学生写,教师修改,职责所在。然而教师如何用力,就大有讲究了。对小学生的作文修改,有人主张仔细批改,有人主张小修小改,也有人提倡批而少改或评而不改等等。上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取决的因素多而复杂。有来自教师因素,也有来自教学对象的因素,还有教学条件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出现大班教学的情况较为多见。因而如何针对大班条件下,利用有限教学资源和条件,来提升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  一、大班出现的缘由及教学困境分析  教学班级人数的多少,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尽管教育部门及学校自身会对教学班级人数问题进行限制,但实际上,各种缘由导致大班、超大班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总目标明确指出了,在发展迅速的21世纪,教师应该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可以说,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是学生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关键。作为一名学生人格的影响者和知识技能传授者的教师,除了自身应具备健
本文介绍了机械密封的定义和常用形式,结合氧化铝生产的实际阐述了机封安装、使用的经验,分析了机封失效和泄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我们幼儿园所在之处被誉为可以深呼吸的“花木之乡”。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这鸟语花香的优越环境里,这一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走入自然,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不但能开阔幼儿的视野,解放幼儿的时间、空间,还能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因此,我们充分抓住幼儿园的自然优势,让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螺杆泵在半沥青减粘裂化装置中的应用,有效提高推动了原料泵系统的改造,提高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
摘要:  机械传动中大量的使用漸开线齿形的齿轮、花键,用计算机绘图时完整精确的绘出齿轮(或花键)渐开线齿形来。使图形和参数有机的结合在一张图纸上,给人—种清晰、直观的感觉,达到图形所表示的意义一目了然,所需参数如:公法线长度、跨棒距等一测即出的结果。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解放”了学生,学生不再受到诸多限制,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教育者们也都在不断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