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分子结构推断的有效策略

来源 :新高考(高三理化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3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物分子结构推断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各类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的掌握、相互转变规律的理解以及结合试题所给信息并在新情境下加以迁移运用的能力。此类试题综合性强、情境新、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只有在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性质及相互衍变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下面本文就一些常见的推断方法及思维策略做一探讨。 Organism molecular structure inference questions can examin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functional groups of various organic compounds, the understanding of mutual transformation rules, and the ability to combine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test questions and relocate them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such questions, new situation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demanding, and only master the various types of organic matter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and mutua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an make a correct and reasonable judgments. Below this article on some common inference methods and thinking strategies to do a discussion.
其他文献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数学意义和物理意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学意义要受到数学关系式中条件的制约,而物理意义则依附于物理现象或规律的客观实在性,这是因为数学上描述的是抽象
高中物理中的有些问题要涉及三维空间,而空间题对学生的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并且学生学习立体几何一般比较滞后,这样导致空间题通常较难,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因此
1问题的提出每每看到有关的教育杂志上论及教学的调控时,总感到有话要说.笔者认为用“调控”一词不妥,调控者即主宰者,表述的是教师驾驭课堂的权势与心态;而“调适”更能体现
在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分解和建构的策略进行习题研究,通过对习题中各条件的拆解、变化和重组,实现对各条件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的挖掘梳理,提炼习题模型
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通常用固定的思路来讲解习题,特别是复习过程中同一题目的出现,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在常见习题中挖掘出物理的思维和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同
圆锥曲线的几何光学性质既是物理问题也是数学问题,2010年12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2011级保送生文化测试的数学试题中就有一道这方面的问题: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F1和F2为双
在高中电磁学中,金属杆沿金属框架或平行金属导轨运动是较为常见的一类题型,在历年高考试题中都经常出现.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运动过程及最终状态对解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
浴霸是用于浴室取暖的家用电器,它巧妙地将光暖概念引入取暖领域,不需预热,热力可调,热效集中,可在瞬间获得大范围的取暖效果,是浴室取暖的首选产品。
S-zorb装置拥有世界一流的石油炼制技术,工艺技术复杂,燕山石化炼油二厂在2005年建成国内第一套S-zorb装置。为增强装置的安全生产,炼油二厂实行人工巡检,由2h一次巡检,逐渐
4月11日,深航ZH9817航班20余名旅客在远机位登机过程中,有20名左右旅客因赔偿问题情绪激动不肯上机,擅入机场滑行道,冲至邻近滑行道门附近逼停飞机,造成多架飞机无法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