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ing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語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一、注重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趋力。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的双人、小组、集体比赛游戏活动,即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言传身教
  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的功能结构时,教师可以设计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时,可以设计天气预报发布会。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交际用语时,可以设计病人在医院的情景等等。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
  三、西方文化渗透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
  义务教育英语教材是中英两国教育专家依据结构―功能合作大纲编写的,其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文化渗透”,即教材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增加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的。
其他文献
一、课前主动预习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所熟悉的生物学科知识,在备课过程中确定好教学目標,并以此编写问题式导学案,再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旧知识和预习新知识,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课上的教学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对《光合作用原理》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案,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参与性:①观看萨克斯(
期刊
物理的探究式教学,必须遵循认识发展规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学得好用得活。正确运用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要重視引言课的教学。引言是学习物理的总动员,在
期刊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应该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观察习惯,积累生活素材  我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自己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身边的事是取之不竭、取之不尽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兴趣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中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伟大的生命与成长,神奇的机械,显微镜下的微妙世界等,都成了小学生的最爱;初中物理则注重知识概念的建立与原理的形成,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變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增加了所学知识的运用、相关原理公式的计算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相当多的学生学习兴趣有了较大的降低,成绩也是一路下滑,反而
期刊
对于实验课,很多老师都认为只是简单的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的能力,但我经过仔细体会,结合当前考试的内容的微调,认为完全可以从教材中挖掘出更深刻、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课堂实验和家庭实验来。因此,在实验课的设计中,教师多次通过恰当的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设计简单的实验。  如: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的实验、蜡烛火焰分层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求证蜡烛熄灭后白烟的成分的实验、呼出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的实验
期刊
一、课堂讨论改善数学课堂  课堂讨论除了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优势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1)是师生交往互动的需要。数学教学是數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营造和谐氛围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形式,使学习
期刊
摘要:要创建一个优秀的书香班级建设,就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书香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是从教室的黑板、墙壁、角落、窗台进行布置,把教室变成温馨的家,让合理的班级制度作为行为习惯引航的灯,使班级文化精神化作学生成长方向的舵。书香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对高效课堂的达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是我近年来对特色班级书香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班级建设策略  教室是学生
期刊
摘要:“水的沸腾特点”实验是研究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但在具体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或是与实验结果不符,或是实验现象不明显等情况,以至于影响学生对沸腾现象的理解。鉴于此,本文作者对该实验出现的问题作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关键词:水的沸腾 问题 改进  八年級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水的沸腾特点”实验是研究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但在具体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或是
期刊
一、生活中的化学是课堂情景教学的最佳资源  实践证明,情景教学,也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组织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更多地倾向接受形象生动及宏观的东西,而化学研究的却是抽象且微观的理论知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就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消失殆尽。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更多容易引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之必需,而文本资源的巧用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助手。那么如何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为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在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