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文本资源,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之必需,而文本资源的巧用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助手。那么如何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为使学生饶有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在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欲望。可以通过媒体创设法、激趣质疑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谈话导入法等方法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
  如笔者在讲授《纸船》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鲁冰花》的音乐,然后提出问题,激起学生诉说的欲望。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想起了妈妈。
  生2:我想起妈妈为我做了很多事。
  师:是的,“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这是孩子对母亲深情的诉说。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
  生1:妈妈,您辛苦了。
  师:直白的陈述,難掩深情。
  生2:妈妈,我爱您。
  用灵活机动的方式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就会带着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本节课的交际活动中来。
  二、有效互动,规范和发展交际语言
  学生渴望说只是个开始,还要使学生乐于说,说得好。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如在讲授《在山的那边》时,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表达:
  师:王家新是如何把他的这一思想表达出来的呢?这要我们通过对诗的深入阅读才能体会。下面请一个同学朗诵第一部分,其他同学仔细体会:诗中哪些词语或句子特别有表现力,有丰富的内涵,特别耐品味?哪些语句的运用特别有独到之处?
  在这里教师不是笼统地要求学生,而是很明确地告诉他们品味那些特别有表现力、有丰富的内涵、特别耐品味、特别有独到之处的语句,这既降低了难度,又不着痕迹地教给了学生品味的角度。再如,学生交流自己的品味时,教师的点拨引导,师生有效互动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成的精彩:
  生:铁青着脸,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师:什么心情?
  生:失望的心情。
  师:那为什么不说苍白着脸?
  生:因为山的颜色是青色,不是白色。
  师:非常正确。借助意象的本身特点,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越品越觉得它妙。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这样的训练,才能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言语信息传递中增强言语表达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是面对面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间,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从而把口语交际课变成大家发展交际能力的舞台。
  三、拓展延伸,强化训练效果
  在阅读教学的最后环节中,可以通过畅谈经历、发表感想、复述训练、续写训练、课堂辩论等形式鼓励学生依托课文进行合理想象和自由表达,把课堂变成生机勃勃、百家争鸣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碰撞”生成更多的、具有独创性的“文本”,促进其口语、写作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如在学习《枯叶蝴蝶》时,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语:装假作伪给枯叶蝴蝶带来杀身之祸,那人装假作伪会带来什么呢?(板书)请同学读《伪装的人生》,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感悟。
  再如学习《变脸》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大胆猜想,续写“变脸”结尾。
  师:课文选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当一回剧作家,挑战经典,给本文剧情续写结尾。
  生1:我想水上漂最终还是不能战胜封建思想,还是把狗娃赶出家门,狗娃依然回到过去没有尊严,没有人疼爱的黑暗无边的日子里。
  生2:水上漂既不忍心把狗娃赶走,也不能传给女孩子,于是寻找了另一个男孤儿收养了他,并且和狗娃结婚,从此一家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通过拓展延伸,使口语训练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提高学生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生活化和个性化。
  总之,我们需要立足于素质教育的高度,利用课堂教学的舞台,在情境的创设,动态的交流,拓展与延伸中,充分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病态现象却层出不穷,这是一种社会负能量的体现,需要一种代表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正能量,教育更需要具有正能量的教师从多方面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充当好学生人生导航员的伟大角色。让“正能量”在师生之间传递!让“正能量”强大我们的内心,强大我们的教育。  关键词:正能量言传身教音乐美高效课堂德育教育  现在,“正
期刊
一、课前主动预习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所熟悉的生物学科知识,在备课过程中确定好教学目標,并以此编写问题式导学案,再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旧知识和预习新知识,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课上的教学时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对《光合作用原理》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案,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参与性:①观看萨克斯(
期刊
物理的探究式教学,必须遵循认识发展规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学得好用得活。正确运用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要重視引言课的教学。引言是学习物理的总动员,在
期刊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应该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观察习惯,积累生活素材  我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自己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身边的事是取之不竭、取之不尽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兴趣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中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伟大的生命与成长,神奇的机械,显微镜下的微妙世界等,都成了小学生的最爱;初中物理则注重知识概念的建立与原理的形成,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變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增加了所学知识的运用、相关原理公式的计算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相当多的学生学习兴趣有了较大的降低,成绩也是一路下滑,反而
期刊
对于实验课,很多老师都认为只是简单的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的能力,但我经过仔细体会,结合当前考试的内容的微调,认为完全可以从教材中挖掘出更深刻、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课堂实验和家庭实验来。因此,在实验课的设计中,教师多次通过恰当的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设计简单的实验。  如: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的实验、蜡烛火焰分层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求证蜡烛熄灭后白烟的成分的实验、呼出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的实验
期刊
一、课堂讨论改善数学课堂  课堂讨论除了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优势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1)是师生交往互动的需要。数学教学是數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营造和谐氛围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形式,使学习
期刊
摘要:要创建一个优秀的书香班级建设,就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书香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是从教室的黑板、墙壁、角落、窗台进行布置,把教室变成温馨的家,让合理的班级制度作为行为习惯引航的灯,使班级文化精神化作学生成长方向的舵。书香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对高效课堂的达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是我近年来对特色班级书香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班级建设策略  教室是学生
期刊
摘要:“水的沸腾特点”实验是研究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但在具体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或是与实验结果不符,或是实验现象不明显等情况,以至于影响学生对沸腾现象的理解。鉴于此,本文作者对该实验出现的问题作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关键词:水的沸腾 问题 改进  八年級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水的沸腾特点”实验是研究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但在具体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或是
期刊
一、生活中的化学是课堂情景教学的最佳资源  实践证明,情景教学,也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组织课堂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更多地倾向接受形象生动及宏观的东西,而化学研究的却是抽象且微观的理论知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就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消失殆尽。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更多容易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