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农业专业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启发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启发式教学在农业专业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师的备课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阅读资料,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方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组织各种教学手段。一堂好课,教师心中有学生,教法娴熟于心,完全从教案中解放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到学生的身上,从而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驾驭课堂局面,不断启发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坚持启发式教学,实现课堂启发效应
  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向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启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使教与学同步进行,师生的积极性互相促进,形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启发效应。为此教师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1.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工具,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语言力求科学准确、生动有趣。教学语言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带幽默、诙谐感。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打动学生的心,扣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引起大脑皮层高度兴奋,积极思维,从而迅速产生启发效应。
  2.使用教具的启发性
  生物教具的多种多样是得天独厚的,挂图、模型、标本、幻灯、投影仪等普通教具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将书本知识同实际的生物相联系,便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以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如演示洋葱表皮细胞挂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规范的图形概念,纠正错误的认识,然后演示模型进行巩固。通过由局部到整体,由平面到立体,引导学生认识细胞是一个立体的完整的精细结构。在教具的启发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最好的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由外到内绘结构,帮助学生掌握绘生物图形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形成细胞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
  3.手势、比喻的启发性
  教师在讲解学生不易懂的动态知识时,在教具和课文内容、插图不能进行补救的情况下,这时手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用手势来表示知识的动性,必须讲求手势的准确。如左手伸直向上,手背向着学生,五指张开代表水螅的触手,右手拿一节短粉笔头代表水蚤,将粉笔头向左手指靠拢,右手手指夹住粉笔头,五指合拢将笔头送入手心,帮助学生理解水螅的捕食。
  4.实验的启发性
  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的讲解控制在10~15分钟内。让学生在听关键,掌握要害中理解重要步骤。教师先要演示一遍。学生实验时遇到困难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遵循实验步骤由学生或师生一起进行解决,坚持辅导学生到位,保证人人动手,完成好每个实验。
  为了提高实验质量,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实验,对于第一个基础实验“观察和实验用具”增为两课时完成,将镊子等实验用具和显微镜的结构放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完成“用法”,这样学生在充裕的时间给内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效果更好,即在显微镜实体的认识过程中初步建立生物观察知识。第二将有关实验中的外形观察部分改为讲解课中学生分组观察;从而留出时间学生给做解剖实验,为学生学习解剖知识提供了保证。三是教师的演示改为分组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就能弥补因教师演示而学生不易获得实感的缺陷。通过以上改进,使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过程中不断思维,不断自我完善。不少学生体会到,虽然书本上的知识遗忘了,但到实验观察就能回忆起来,提高了实验的价值,克服了知识的遗忘。
  本人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启发效应的效果明显表现为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形成了安静而不死,活跃而不乱的学习局面,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全体学生认真参与,并在良好的思维状态中动手、动眼全面观察,动脑筋认真思考,动口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深信,启发式教学是农业专业中生物教学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为研究湖沥青(TLA)对微表处路用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拌和试验、黏聚力试验以及室内加速加载试验,研究不同TLA掺配比例下微表处混合料的拌和时间、30min与60min黏聚力、抗滑性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大黄素治疗脑缺血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SymMap、TCMSP、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得大黄素治疗脑缺血中风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
目的:探究口服肌苷对精神分裂症(SP)小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和髓鞘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30只ICR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K-801)以及肌苷
目的:比较DMEM/F12、高糖DMEM和Neurobasal-A培养基(NA)3种培养基对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诱导成神经细胞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DMEM/F12组(DMEM/F12)、高糖DMEM组(DMEM)和N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势在必行。试从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结构、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进行阐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素质教育,
期刊
摘 要: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随着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师生良好的情感互动,对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师生互动;情感互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
在夹杂着憧憬、兴奋和依依不舍的哭喊声中,列车还是开动了。站台上送行的父母,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含泪告别。火车满载着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懵懂少年,驶向了远方。  这是1968年。  这一年,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最高指示。从此,一场持续了12年之久、至少1600万知识青年参与的“上山下乡”运动形成浪潮。这不仅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人生道路,也在未来数十年影响到了国家政治
“主体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彰显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氛围”是“主体性学习”的前提与条件;“鼓励自主和合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教学盲区,或者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学困生。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所以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