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陌生人交谈如何跨越“门槛效应”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做“门槛效应”。它的意思就是说,陌生人之间由于对彼此毫不了解,所以就很难找到共同的话题,就好像第一次去上门拜访某个人一样,从陌生到熟悉有一道门槛一样的障碍,很难让人跨越这种陌生感。这也是很多朋友为什么不愿意主动和人交往的原因。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交往的想法,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口,说些什么。
  一个美国商人突然接到公司的命令,让他到印度去和一个将军接触,要尽量劝说对方和自己所在的公司签下一份购买合同。商人来到将军的办公室后,将军低着头,冷冷地对他说道:“对不起,我很忙,所以只能给你5分钟的时间!”显然对方不是很欢迎他,商人并没有因此紧张,而是平静地扫视了办公室一下,缓缓说道:“我很高兴,回到家乡之后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一位您这样出色的将军。”将军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商人继续说道:“也许您还不知道,其实我是在印度孟买出生的,四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国家里,我们喝着同一条河里的水,吃着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食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算是同乡了。”说到这里,将军脸上露出了笑容,两个人的陌生感被冲淡了许多,气氛渐渐变得融洽起来。
  一个美国商人,一个印度将军,一个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一个信奉的是用生命保卫国家,身份不同,职业有别,国籍迥异,似乎毫无共同点,这样两个陌生人的谈话难度可想而知。而商人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开门见山地谈自己的来意,很多人都有过被人软磨硬泡卖推销品的经历,如果商人也采用这样的策略,恐怕等不上5分钟就会被轰出来。聪明的商人第一句话就点名自己回到印度其实就是回到了家乡,一个白皮肤、蓝眼睛的美国人说自己的家乡是印度,当然会让人有些好奇,这就抓住了人们普遍的好奇心理,将军也自然不能例外。看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之后,商人就用层层剥茧的方法说明自己和印度的联系:不仅生在印度,而且还和将军喝着一样的水,吃着一样的粮食,这样的人难道不是乡亲吗?既然是故人乡亲,陌生感自然就会消失,于是,商人很轻松地就跨过了横在两人之间的门槛。
  再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小王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女孩儿,很想和她交谈,于是连珠炮似的问女孩儿的姓名、年龄、学历、家庭背景,让对方不厌其烦。最后,女孩儿冷冷地反问道:你不是公安局来查户口的吧!小王一时语塞,也就不好再继续问下去了。
  可见,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首先就要找到共同点,比如同学、老乡,或者是相同的职业或爱好,将彼此的陌生感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跨越“门槛效应”。
其他文献
前年六月,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公布了一个全球礼貌城市的调查报告,在他们调查的三十五个城市当中,纽约排第一名,中国大陆因为没有发行他们的杂志,没列入调查。但是亚洲的城市,排名多半不好。中国香港第二十五名,中国台北第二十八名,新加坡第三十名, 首尔是二十二名,印度的孟买则是倒数第一。  《读者文摘》调查的方法有三项,首先他们派人抱着文件在公众场合,故意不小心把文件撒得满地都是,然后统计有多少人帮忙捡
期刊
一身纯白的套装,面带微笑。每天早上,她走过公司的大门,人们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她的高雅华贵由内向外散发,她的灿烂微笑毫不做作。这并不奇怪,拿着高薪,衣食无忧,兴许还嫁了位富豪,又有什么理由不高雅呢?  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主观臆断罢了。  她只是这家公司的勤杂工,做着领报纸、送文件、打开水、拖地板之类的琐碎事,每月仅有1000元的薪水,她还经常被大家召来唤去。她下岗后找到这份差事。
期刊
据调查显示,一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50%靠得是其外表,但你不要误会,我不是说只要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就能给人留下好印象。这外表指的是一个人的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给人的综合印象。40%与一个人的声音有关,所谓声音,即你说话时所流泻出的旋律,这里面包括说话时的声调、语气、语速、节奏,这些都将影响你的第一印象的形成。  可见,会不会说话,怎样说话,说什么话,对第一印象的形成很重要。  下面这个事例是我们经
期刊
导语:  人们都说,万事开头难。说话也是如此。不管是什么场合,跟什么人,说好第一句话非常重要。有了漂亮的开场白,接下来的谈话才会顺畅,气氛才会融洽,也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
期刊
先谈谈本人的经历,本人15岁开始打工。刚开始是半工读,利用暑期假日等做临促和兼职模特。半年后索性休学做起全职促销员。04年来到深圳,从刚开始的月薪一千六百元,到现在的月薪三万元。今年在福田买了套一居室,办完这件大事下来,我突然感觉自己24岁的人生遇到了瓶颈,职场也出现了疲态。找朋友谈心后,决定买一些书回来充电,找到重新出发的目标。也将自己的一些总结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千万不要认为读书没用  
期刊
小乔是个理发师。  他在县城一家颇有名气的理发店工作。  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到了这个小县城,于是精明的老板决定裁员。  老板说要他们竞聘上岗,可小乔明白四个员工中,收银员是老板娘,其他两个员工都跟老板沾亲带故,虽然自己的手艺不错,但也不得不离开。  在最后一天,他想他依然要对待好每一位顾客。这天下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客人,老少不等,三五成群。他们素不相识,也不打招呼,奇怪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
期刊
1968年,一个年轻人拍了一部电影短片,讲的是一对在沙漠相爱的年轻恋人的故事。这部短片虽然观众反响不大,但却引起了环球电影公司的行政长官辛伯格的关注。辛伯格叫助手立即召见这部影片的导演。尽管费尽周折,但终于在加州大学找到了那位导演——一个21岁的美籍犹太青年。令人吃惊的是辛伯格当即发出邀请,让年轻人担任环球电影公司的导演。  “可我才读大三,还有一年才毕业呢!”年轻人犹豫地说。他一方面认为作为犹太
期刊
这是一家小公司,公司上下加起来还不到十个人。于是,每天中午,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会聚在一起用餐、聊天、看电视。这时,公司的副总裁迈克莫汉就是最活跃的一个人,性格开朗爱开玩笑的他总是能把大家逗得笑得前仰后合。虽然是公司副总裁,但是迈克莫汉也才20出头,正是爱玩爱闹的年龄,所以大家也都非常乐意和他在一起享受这午休的惬意时光。  最近一段时间,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脱口秀节目,节目制作精良,主持人语言
期刊
与人交往时,一定不要忘了用诸如“您”、“您好”等此类的敬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敬语放在与人聊天的开始,会给人以舒服之感,能够把双方带进一个比较融洽的氛围中,进而为进一步的谈话和交往打好基础。  生活中很多人不注意运用敬语,觉得这是小事,不需要注意。其实,你不要小瞧了这些敬语的作用,它们会给说话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峰刚参加工作不久,公司派他去外地出差。李峰平时很少出门,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
期刊
小杨和小戴是从小玩儿到大的好朋友,两人好久没见面了。一天,两人在街上巧遇,小杨上去一拍小戴的肩膀,就来了一句:“你这个秃驴,最近忙什么呢?”小戴一愣,刚要发火,见是昔日好友,马上面带笑容,很不客气地回了一句:“傻猪,原来是你呀!好久不见!”  熟人之间可以如此寒暄,如果是陌生人,可就不能如此随便了。那么,遇到陌生人,我们该怎么寒暄呢?  当我们在某一场合被介绍给别人时,应礼貌地跟对方寒暄,如果只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