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无关金钱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身纯白的套装,面带微笑。每天早上,她走过公司的大门,人们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她的高雅华贵由内向外散发,她的灿烂微笑毫不做作。这并不奇怪,拿着高薪,衣食无忧,兴许还嫁了位富豪,又有什么理由不高雅呢?
  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主观臆断罢了。
  她只是这家公司的勤杂工,做着领报纸、送文件、打开水、拖地板之类的琐碎事,每月仅有1000元的薪水,她还经常被大家召来唤去。她下岗后找到这份差事。两年前离婚,负心的丈夫除了女儿,什么也没有留下。她寄宿在娘家,和女儿住在父亲那间书房里。
  父亲对她的影响极大。她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很清苦。但父亲常对三个女儿说:“精神富足才算是真正富有,无论贫困还是富贵,都要优雅地活着。”
  父亲不光用乐观的态度影响孩子,还用行动告诉她们如何快乐地过好每一天。父亲衣着极讲究,虽不是名牌西服,可总是一尘不染、风度翩翩。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父亲也不忘周末带着三个女儿到公园散步。有一次父亲指着远处一对正在散步的父女,说:“看见了吗?那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和孩子,我们过得丝毫不比他们差。”
  她相信父亲的话,美好的生活靠心灵的创造。她从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可她的生活绝对高品质。她爱听音乐,喝自己磨的咖啡;她没有名牌的香水,但不化淡妆从不出门;她只是一名打工者,但从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低贱;她极少有品牌服装,但打扮得优雅脱俗;她从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但在意自己是否真的开心;她也常常教育自己的女儿,但从不讲那些世俗浮华的东西。总之,她就这般心平气和地生活着。
  有人说,没有金钱何来品味?没有物质何来快乐?可实际生活中,多数人生活在平凡里,还有部分人生活在贫困中。学会放松心态乐观地面对一切,同样可以优雅地生活。
  
  (2009年11月9日
  下载于《360doc个人图书馆》)
其他文献
他的老家在山西的一个小县城,他给我仔细描述过,后来看贾樟柯《逍遥游》里的城市,顾长卫《立春》里的小城,和他说的几乎一模一样。  他父亲的职业是炸麻花,每天只需要工作一个上午,其余的时间,老人家怀中揣着酒瓶子四处和人谈天、谈地、谈自己的儿子。他作为炸麻花的父亲的儿子,天资非常聪颖,学习一直出色,是父亲的骄傲,四邻的谈资。  初中毕业的时候,他的成绩全县第一,人称“状元”。“状元”就应该读中专,这是当
期刊
香港大学名誉院士于1995年创立,是名誉博士学位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大学名衔,颁授对象为对香港或港大有贡献人士。可是在今年颁发的名誉院士名单中,出现了一位没有接受过教育、来自基层的食堂服务员,她就是被学生们尊称为“三嫂”的82岁婆婆袁苏妹。  袁苏妹没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也没有能力作巨额捐款,但她对香港大学的贡献无人能够取代。44年来,一碗碗美味红豆沙与老火汤,支撑了宿生们无数个苦读长夜;一句句睿智的劝
期刊
一个久未谋面的好友,某日在QQ上留言给我,说想趁着休假过来看我。我小小地感动了一下,但立刻清醒,坚决地回复道:“千万别来。我这阵子忙得不可开交,真的没有时间好好陪你,还是等下半年我回去看你吧。”  因为是挚友,我才没有客套,拒绝得特别干脆。还是怕她不能领会我的意思,执意前来,于是隔日又特地上线留言给她,叮嘱她不要来了。那边朋友头像黑着,可能不在线上。不料那日正忙得焦头烂额,忽然接到好友电话,兴奋地
期刊
2009年初,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客李咏主持的《咏乐会》。现场的一位观众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能获得成功?”   郑渊洁回答得既简洁又干脆:“交好人!与好人相处,交学识水平高、有安身立命之术的人为友。”他还引用了敢于直言相谏的唐代名相魏征的一句话: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全球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T·清崎在上海市做理财讲演的时候,有学员问:“一个人的经济状况,与什么人密切相关?”  
期刊
初到丹麦的哥本哈根考察学习,我曾被这个北欧城市的旖旎风光所深深吸引。复杂精巧的市政厅钟楼,安静美丽的美人鱼铜像,都让我流连忘返。虽然在那里呆了仅仅半个月,但是生活在这个童话国度的丹麦人,他们与人交往的平等随和之风,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刚到丹麦的那天晚上,丹麦厂方要在哥本哈根港口附近的一家大酒店为我接风洗尘。下午5点半,司机准时来到宿舍接我,我惊讶地发现,偌大的豪华班车里,只有我和司机两个人
期刊
刚入大学的时候,全班所有的女生,外加一小撮男生都是“仰视”着我的。尽管我早已在中学时就习惯了这种现象上“仰视”,本质上“俯视”的眼神,可是大学不再以分数论英雄,在那些出来进去都蹦蹦跳跳,且在男生面前再怎么撒娇都不为过的小个子女生面前,我这一米七二的傻大个,还是在气势上输了很大一截。   偏偏小巧玲珑的满小飞不嫌弃我这走到哪儿都鹤立鸡群的呆头鹅,很温柔地过来挽住我,“含情脉脉”地说:安安,有你在,我
期刊
据荆有麟《鲁迅回忆断片》中记载:北大旁听生冯省三,有一天跑到鲁迅先生家里,往鲁迅先生床铺上一坐,将两脚跷起说:喂,你门口有修鞋的,把我这双破鞋,拿去修修。鲁迅先生毫不迟疑地,将冯省三的破鞋拿去修好后,取回来,套到他的脚上。可是,冯省三连谢都没有说一句,悻悻地走掉了。  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说过,这是耶稣为门徒洗脚的精神。大师不光有金刚怒目式的战斗,还有侠骨柔肠的一面,而这一面恰恰是对他容人雅量的最好
期刊
正想提笔写一点关于职场和财富的文字,突然接到“闺密”小絮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她声音沮丧,情绪几乎低落到了下水道里。  小絮曾在职场上“春意盎然”,每天衣着光鲜地出入北京CBD的豪华写字楼,管着十几个下属,堪称职场里的“白骨精”。然而,小絮供职的公司不堪金融危机肆虐,又不敢大规模裁员,只得向一人拿几人工资的“小絮们”痛下杀手。小絮愤恨命运不公,不肯在薪水和职位上屈就,于是,从去年5月开始,她从写字楼里
期刊
自己看自己的教养,咋看咋高,就像有的女人照镜子,镜子里那个自己是用一生的时光也看不够的,那个“她”在自己的眼睛里不比西施美,但也不比西施丑。  自己若看别人的教养,你是一枝花,他也觉得是爬墙虎,你是一棵树,他也能看到你地下烂了的根,就像有的女人看女人,一眼就能发现致命的弱点。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觉得那是他的“容量”小了,换成有教养的人,就总能发现别人的优点。  其实也未必,孟子的教养之高,不在孔子之
期刊
前年六月,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公布了一个全球礼貌城市的调查报告,在他们调查的三十五个城市当中,纽约排第一名,中国大陆因为没有发行他们的杂志,没列入调查。但是亚洲的城市,排名多半不好。中国香港第二十五名,中国台北第二十八名,新加坡第三十名, 首尔是二十二名,印度的孟买则是倒数第一。  《读者文摘》调查的方法有三项,首先他们派人抱着文件在公众场合,故意不小心把文件撒得满地都是,然后统计有多少人帮忙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