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 绘就美丽人生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多。如今经常见到的现象是——每年春节一过,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就纷纷离开家乡到经济发达地方务工,这种“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的状况,致使社会上出现了一群不能完全享受父母关爱、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家住农村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其中一方或由其他人进行抚养与教育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这类孩子由于长期不能正常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监护,导致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养成上缺乏有效的指导,集中体现如下:
   1.预习习惯未养成
   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督,往往容易养成任性、自由、散漫等不良行为,面对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他们或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这些不良行为直接导致预习作业的低效甚至无效。再加上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几乎没有自觉的预习习惯。
   2.学习方法不科学
   很多留守儿童对学习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掌握,不善于思考,只是一味地依赖如《课课通》等课外资料。更严重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等,学习的信心大打折扣。
   3.合作学习无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课课通等各种资料。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得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难以形成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与知识的分享。
   二、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分析
   上述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我认为与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以及教师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当前,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面临三种状况:
   1.隔代监护,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老人们年老体弱,教育意识淡薄,基本上只是负责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学习基本上是自由主义,再加上“隔代疼”现象,在教育孩子方式上都有溺爱和放纵的倾向,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出现骄蛮、任性、撒谎等性格特征。这类孩子面对作业总是在“家”骗老人,在学校骗老师,谎来谎去最终步入了后进生的行列。
   2.亲朋监护,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等)。这些亲朋好友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孩子犯错又不好意思说(怕孩子自拘),缺少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至于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则更缺关注,一切顺其自然。
   3.自我监护,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就只好兄弟姐妹几个在一起“相依为命”,监护孩子的责任就由孩子自己承担。这类孩子在个人教育及成长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问题和安全隐患。父母外出务工已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一生整个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成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益。
   1.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2.课中专心投入的习惯
   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在校时间,并指导他们学会把握好在校时间。学期初制定好学生课堂学习规则。如上课之前摆好物品、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美观等这些都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元素。教师要在每天、每节课上认真督查,并做到持之以恒。对于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儿童,课堂上可对他多提问,随时吸引他的注意力;对于作业书写不认真或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则要他重做或严肃批评,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惩戒等等。
   3.课后及时巩固的习惯
   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达到熟能生巧必须加强课后的巩固练习。我们在布置课后练习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精、活、适量的原则,切忌重复机械抄写或搞题海战术。针对课堂上学习的重点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巩固练习。为防止“当天努力回家消、五天辛苦两天零”的状况,我们还要与家长多联系,适时做好家访工作。联系中,应当多讲学生的“好话”“实话”,少讲 “坏话”,从而达到家校合一,共同督促其进步。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明天的希望。我们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心系留守儿童,用情、用心、用智去关爱,方能逐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更加健康向上、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灌南县百禄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深受启发,是关于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美国小学教育被称为知识的吝啬鬼,因为它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努力。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知识的贪婪鬼,把知识无限量地输入到孩子的腦海中。相比之下,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在孩子努力寻求知识的过程中,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去动手,去体验,然后得到知识。可想而知,知识虽少,但是得来不易,孩子会更
所谓“公共性游戏”是利用班级与班级之间共同设置的游戏区域开展游戏,其中的空间和材料为这些平行班级之间的幼儿所共享。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公共性游戏这一活动形式,提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经过一个学期以来的探索与研究,我们在公共性游戏开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公共性游戏,便于幼儿形成社会概念,真实再现  我们创设的“公共性游戏”是利用一楼共享大厅设置的游戏区域,
幼儿在幼儿园整整一天,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游戏生活活动。如何让幼儿通过二点一餐摄入足够的有营养的膳食,既要能保障幼儿正常的身体机能活动,又要让幼儿存储足够的能量,满足幼儿体格的快速发育。本文就食材的选用谈点想法。   1.食材选用要符合季节性   在制订食谱时选用当季适时令的食材,不选或少选反季节的。我们会按不同季节及时更换当季的蔬菜水果及肉类水产类食物。时令蔬菜一来比较新鲜美味,二来时令蔬菜的营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不断衍生,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悄然变革。PYP教育理念便是这场变革中的后起之秀,不仅拓展了个人的教育眼界,同时慢慢地浸润到我的日常英语教学中,为我的教学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  PYP的学生培养目标是什么?PYP项目旨在培养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善于沟通、敢于冒险、知识渊博、原则性强、关注他人、思想开放、平衡发展、善于反思的终身学习者。它明确提出“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老师就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且,教师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球类游戏是我园特色,我们正通过一次次的教学活动,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发现只有重视培养幼儿对球类游戏活动的兴趣,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才能吸
“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那你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静悄悄地得到发展,让教育教学无痕化,让求真精神在数学与科学之间显现。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让学生能真正享受学习的快乐,幸福成长。小学生的科学教育应从小开始,将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融合,相沟通,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一、当下科学与数学教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讲的是伊甸园中的夏娃被神秘的善恶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上帝惩罚,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禁果效应”。细想起来,我们似乎都有这种奇怪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人都有好奇心,这是探究、求知的动力。如果对一件事情作不说明原因的简单禁止,反而会使这件
新课标指引下的数学课堂让师生真正的像数学家那样做起数学研究来。近期笔者有幸聆听了两位教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这节活动课的教学,在两位教师不断的研磨、评议和修改过程中,让我闻到了数学课成了“师生像数学家那样共同做数学研究”的味道,数学味从课堂走向了课后,并留在了学生心中。  杜威先生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而数学课堂就是摩擦出思维火花的地方。虽然是同题异构,但《和与积
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现在的孩子有一种通病: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单从学生方面来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第一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所致。他们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思维跳跃性大,自我约束能力差。第二,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所致。在多数家庭中皆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想怎么说,想怎么做都由着他,
小沈阳称自己为“阳仔”,我的学生王克柔他就自称自己是“柔仔”了。  他非常聪明,但自控力特别差,典型的家庭作业上交困难户。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不是少做一部分,就是忘了做,或说是做了忘家里了,真是拿他没办法。无奈就给家长打电话,他家长会给我发一条短信:(孔老师:您好!孩子太贪玩,让您费心了,给您造成的麻烦不少,实在对不起。谢谢您一直以来对孩子的耐心与宽容,我会配合您的工作,努力约束孩子,改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