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教育视野下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开展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知识的学习和生活技能的提高同样重要。教师应从幼儿的身心特征出发,在生活教育的视野下提高教学效果。游戏是幼儿参与热情最高的活动,打造游戏化课程,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本文提出在生活教育视野下开展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主要策略,希望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园教育;游戏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5-0003-02
  【Abstract】For preschool children,the learning of knowled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skills are equally important. Teachers should start from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education. Games are the most enthusiastic activity for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reation of game-based courses allows children to gain relevant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games and obtain comprehensiv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main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kindergarten gamification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education,hoping to be helpful to the major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Keywords】Life education;Kindergarten education;Gamification curriculum
  1.开发生活游戏,提升幼儿自理能力
  对于3-6岁的学前儿童,特别是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在生活上需要教师帮助的地方很多,例如穿衣、脱衣、进食、如厕等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开发生活游戏,在游戏中融入生活技能的培养,不断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
  例如,对于培养幼儿自主进食的能力,很多教师都是在进餐时间告诉幼儿如何使用餐具,由于进餐时间有限,无法完全放任幼儿长时间学习餐具的使用,对于自主进食能力较差的幼儿,往往需要教师帮助。在这样的学习中,幼儿容易失去耐心,控制不住情绪,对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手工课上,通过游戏形式锻炼学生使用餐具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喂食游戏,让幼儿使用勺子和筷子向小动物毛绒玩具喂食,还可以加入比赛环节,看谁喂得最快。在毛绒玩具下面放置一个空碗,每个幼儿有一个碗,装满同等数量的石子、大红豆等物品,幼儿通过勺子或筷子等工具,将自己碗里的物品放入空碗,最快完成者就是获胜者。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幼儿对于勺子和筷子这些餐具的操作熟练度,提升了幼儿的自主进餐能力。
  对于其他的生活技能,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设计,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举行脱衣服和穿衣服比赛,让幼儿穿着类似的衣服,然后看哪个幼儿的速度最快。总之,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游戏化,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在游戏设计中,要注意对获胜者进行奖励,可以奖励贴纸等小玩具,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对于没有获胜的幼儿,要及时进行安慰和激励,表扬他们取得的进步,避免这些幼儿产生沮丧情绪。生活游戏比较贴近现实,容易让幼儿接受,而且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幼儿阶段的自理能力,通过生活游戏的方式,既提高幼儿的生存技能,又锻煉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说是“一箭双雕”,需要幼儿园教师精心准备,找到能够适合幼儿园学生的生活游戏。这样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2.开发互动游戏,锻炼幼儿表达能力
  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敏感期,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教师应该通过设计更多的互动类游戏,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目前的幼儿园课程,受限于课时,主要都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由于学前儿童思维活跃,缺乏自我控制力,不愿意被约束,如果让每个幼儿自由表达,确实容易造成课程混乱的情况。因此,互动类游戏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交流能力,在游戏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传话游戏,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教师将一句话通过耳语的形式告诉每组的第一个幼儿,然后依次低声传递,最后一名幼儿说出具体内容。很多时候,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语言传递,内容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反差会带来很大的趣味性,而且幼儿在传话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初步体会语音和语调的一些区别。
  对于大班的幼儿,已经形成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幼儿加强交流,在游戏中进一步提升表达技巧,而且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情境,渗透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设置老人摔倒,小朋友去帮助的情境。或者让一个幼儿扮演不遵守公德,不排队上车的人,然后让另一个幼儿去制止。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幼儿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了初步的认知。教师也可以在其他课程中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例如手工课中分组完成同一个作品,幼儿在互相配合的过程   中,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都得了很好的锻炼。互动游戏,可以提
  高幼儿园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克服有的幼儿胆小怯懦等消极心理因素。
  3.开发户外游戏,拓展幼儿探索能力
  学前儿童对于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室内环境较为封闭,无法充分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目前很多幼儿园会组织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如参观公园、消防局、图书馆等场所,对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具有一定作用。不过目前很多幼儿园组织的户外活动,缺乏有针对性的游戏环节,很多时候都是走马观花,没有充分利用户外活动的机会,提升幼儿对外界的探索能力。户外游戏的优点让幼儿在大自然环境中提高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户外游戏与社会接触比较多,教师设计户外游戏,注意保护幼儿人身安全,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打下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窗口。
  例如,在参观公园的户外活动时,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进行寻找动物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公园中的动物,最后看哪一组找到的动物最多,给予一定奖励。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主动观察公园中的蚂蚁、蜘蛛、昆虫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对于大自然有了更加深入更加直接的感受,提升了幼儿的探索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寻找同一种颜色的东西,比如向幼儿提问:公园中什么东西是红色的?什么东西是绿色的?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还可以提升视觉感知,加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手触摸一些植物,使得幼儿通过综合感知获得更加真实直观的生活体验。书本上得来的都是“间接经验”,通过户外游戏,幼儿自己获得了“直接经验”,幼儿对生活有感性的认识,加深了对生活的认知,提高幼儿的对未来的探究好奇心。
  4.开发运动游戏,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学前儿童的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益处。目前很多幼儿园的体育课程比较单调,基本上都是简单地拍球,翻越障碍物,或者幼儿自由活动,一起玩儿淘气堡、海洋球、滑梯、跷跷板等游戏设施。这些运动虽然也能很好的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释放幼儿的精力,但趣味性不够,刚开始幼儿会比较有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少变化的运动方式就会降低幼儿的参与感。因此,教师应该开发更多的运动类游戏,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提升幼儿身体素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猫抓老鼠游戏,制作一些猫和老鼠的头饰,让一个幼儿带上猫的头饰,其他幼儿带上老鼠的头饰,然后“猫”就可以去抓“老鼠”,教师可以在游戏前带领幼儿模仿猫如何走路,提醒扮成老鼠的幼儿要藏起来,轻声走路,避免被发现。教师还可以在游戏场地布置一些障碍物,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幼儿可以轮流扮成猫,在互相追逐的过程中,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也可以通过教师设计运动游戏来加强,例如跷跷板等游戏,可以让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更好。
  教师还可以通过运动游戏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穿越障碍游戏,通过体育课的教具布置障碍,将幼儿分成几个人数相同的小组,然后依次穿越障碍,教师负责计时,最后评选出最快穿越障碍的小组并给予奖励。布置障碍时,教师要注意一些障碍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幼儿同心协力才能够通过,这样才能有效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都有好动的习惯,运动游戏幼儿最喜欢,在运动中完成游戏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强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在运动游戏中,加强幼儿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在合作中共同进步,有助于让幼儿形成比较宽阔的视野,有助于幼儿与其他人的交流,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
  5.开发亲子游戏,改善幼儿亲密关系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原生家庭的亲密关系,对于一个人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在生活教育视野下对幼儿开展游戏化课程,不能局限在幼儿园,教师还要做好课程延伸,开发更多亲子类游戏活动,鼓励父母和孩子一起完成。幼儿园开发亲子游戏,需要取得幼儿园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从理论上说,幼儿园还有责任提高幼儿园家长的育人理念,新时代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例如家长与幼儿之间是平等关系。幼儿园在设计亲子游戏的时候,考虑到安全工作,可以先让幼儿园家长到幼儿园进行安全培训,最大程度调动幼儿园学生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幼儿园在开发亲子游戏的时候,注重亲子游戏的计划、目标、过程等。最终还要对亲子游戏进行考核,把亲子游戏课程纳入年终的考核指标之中,只有这样,幼儿园学生家长、幼儿園学生、幼儿园三方都能够从亲子游戏中获得好的成效。在我看来,亲子游戏需要不断更新,不断根据新形势开发适合时代潮流的亲子游戏,寓教于乐,让幼儿园家长受到教育,让幼儿园父母与幼儿之间关系更加亲密,让每一个幼儿都拥有一个美好温馨浪漫的童年。亲子游戏课程是每个幼儿园都必须注重开发的新的课程,是密切家校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完善教学实践,满足幼儿天性需要的同时提升其综合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可以让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不能仅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应该在生活教育视野下,寓教于乐,满足幼儿心理和生理的综合需求,提升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开发生活游戏,通过课程游戏化,提升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应该把握好幼儿的语言敏感期,设计更多的互动类游戏,加强幼儿的沟通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应该提升活动中的趣味性,通过游戏设计,让学生主动探索外部世界,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幼儿的身体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开发更具趣味性的运动游戏,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将团队配合融入其中,锻炼幼儿的合作精神。教师应该重视家校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进行更多的亲子类游戏,改善幼儿和父母的亲密关系,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使得游戏化课程充分延伸,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菊平.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
  [2]李骏雅.树立革新理念,优化课程游戏——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J].才智,2019(2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三阶段是整个高中最主要的阶段,高三作为学生的复习阶段,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能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以高中生物为例,我国高中生物复习教学的质量普遍不高,导致学生在进行复习时无法获得相应的复习效果。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对复习课程进行有效的创新,以此来加强高三阶段生物复习的效果。本文以高中阶段生物教材为基础,结合基本知识概念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对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提高复习课程的实效性,提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能够为创新、灵活的学习模式奠定基础,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建模素养。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创新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建模,让数学伴着学生成长,伴着学生进步,伴着学生成功。因此,文章从创设建模小组、夯实建模基础、开展建模竞赛三个方面讨论了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落实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建模素养,让学生能够有效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重点和中心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所以说,对中小学生来说,劳动教育那是必不可少的,要深谙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要将劳动技术教育设置成一门必修课程,加强建设劳动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研队伍,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习相关知识,促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让他们能够在祖国的蓝天下健康成长。文章基于此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进行了審视和
期刊
摘 要: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要随着时代和学生的发展,实现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结合,通过教学辅助班级管理,以班级管理反哺语文教学,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班级管理效率。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作为切入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的优势与目的,并分析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相互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级管理;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社团的自主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并想方设法解决诸多的问题,最终实现学生社团的健康、有序、自主发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团空间,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社团;自主发展;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启迪智慧,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因此,严格遵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十九大要求办好学前教育精神的引领下,幼儿教师应积极创新材料投放工作,提升投放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升华区域活动教育实效。对此,本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育经验,对于如何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的改革意味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不仅仅是知识生活,也是兴趣、能力培养等全方面素质发展的信号。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就是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学子不仅仅有知识上的竞争,更有兴趣技能,各方面技艺的竞争。一方面来讲是发展兴趣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不小的压力。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蕴含着中华传统音乐独特的魅力,不同于外国文化,中国对于乐器也有自我独特的风韵。本文主要介绍对象
期刊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共育属于基本模式,其中家长助教作为家园合作的有力手段,能够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来。通过对家长助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能够让幼儿接触到更多元知识,改善教师知识面较为单一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幼儿与家长的亲子交流。鉴于家长助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用明显,本文则主要针对具体的实施途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助教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高中班级在构建自主管理模式时的特点,其次从教育观念的角度和强制性规范的角度叙述了构建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强班集体的文化建设、注重高中生的自主管理两个层面探讨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构建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5-0013-02  【
期刊
摘 要:园本教研的主旨是生成和提升教师基于规划的行动力,而教师合作学习可以将规划经验与行动经验融合,减缓教师教研压力,切实提升园本教研质量。文章以教师合作学习在园本教研中应用的必要性为切入点,简要阐述了教师合作学习提升园本教研质量的有效策略,并对提升园本教研质量的保障措施进行了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教师;合作学习;园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