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有感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mem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阐述劳伦斯·韦努蒂所提出的译者“隐形”及异化翻译的概念,探讨异化翻译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以及在翻译实践中对异化翻译及归化翻译的选择及应用。
  【关键词】:译者“隐形”;归化;异化
  一、 译者“隐形”和异化翻译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中提出译者“隐形”这一术语来描述英美当代的翻译状况。译者的“隐形”是指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译文读者感觉自己是在与源文作者直接对话,即译文不会引起读者感到他们是在读译作。译者“隐形”主要是由于长久以来通顺翻译的盛行使得译者倾向于将译文翻译成流畅的译本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这样译者就必须以译入语文化为归宿使得译文流畅地道而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其次是译入语文化的阅读习惯,译入语读者阅读翻译文本时,多数人接受的是读起来流畅不加入译者独特风格而反应原作的译文。
  韦努蒂对占主流地位的通顺翻译提出批判,认为译者应该在译文中现身而非尽可能地抹去自己对翻译贡献的痕迹,从而提高译者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也使译文摆脱从属于源文的地位。不同于传统归化翻译,异化翻译指在翻译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源文的内容。韦努蒂的异化翻译不单单体现在语言和内容方面,更是一种道德态度,同时又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许多文本之外的因素考虑在内。
  二、异化翻译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异化翻译有利于抵制欧美文化霸权,保护文化生态,发展多元文化。译者将源文文本的语言风格保留下来,让目的语读者接触到最原汁原味的外国语言和文化,以此来推动国与国之间的语言和文化的交流。其次,异化翻译有助于提升译者和译文的地位。在实际的异化翻译过程中,译者保留了源文的表达方法和句式,让读者明显感觉到所读的是译作从而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彰显了译者的角色。最后,异化翻译有利于促成目的语中外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推动目的语本土文学的变革。
  然而异化翻译理论也有其自身的不足。首先,异化翻译不适用于文化处于弱势的国家,对于这些国家如果同样使用异化翻译,会造成弱势国家的文化独立甚至是文化瓦解。其次,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和审美差异较大。如果译文晦涩难懂不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这种译文的读者群可能会缩小,翻译就达不到让目的语读者理解源文以及文化交流的目的。最后,意识形态操纵下的不可行性。意识形态对译本的操控可以体现在赞助商和出版社对译本的选择上。
  三、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的选择与应用
  以下是在翻译中国名著《红楼梦》时,杨宪益夫妇异化翻译和霍克斯归化翻译的举例对比:
  “世人都晓神仙好。”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是“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霍克斯的译文是“All men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这里“神仙”是道教的概念,杨宪益夫妇将其译成“immortals”,霍克斯则使用了充满基督教文化的词语 “salvation”意为“拯教”。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杨宪益夫妇翻译为“If the king of Hell summons you at the third watch, who dares keep you till the fifth?”而霍克斯将其翻译为“ If Yama calls at midnight hour,no man can put off death till four.”这里对于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的冥界之主,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阎王”,而西方国家里却有不同的称谓“Yama”。
  杨宪益夫妇在翻译的过程中,本着传播中国文化让英语读者领略异域风土人情的目的,因此采用了异化翻译。霍克斯的译文主要是想给英语读者简单易懂、通顺流利的阅读感受,因而在翻译时运用了西方的意象采用了归化翻译。对比两种译文,杨译本虽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给英语读者带来了阅读的障碍,在英语读者中的接受度并不高。而霍克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先入为主的选择了西方文化中的意象忽略了中国文化中的特色元素,让读者失去了想象的空间,从中可以看出完全异化翻译或完全归化翻译都有其弊端。
  另一个是杨宪益结合异化加归化的方法翻译《阿Q正传》的例子:
  “然而老尼姑已经出来了。“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By this time an old nun had already come out. “May Buddha preserve us, Ah Q! How dare you climb into our garden to steal turnips!Mercy on us, what a wicked thing to do! Aiya, Buddha preserve us!””
  这里对于中国佛家文化“尼姑”的形象作者翻译为“nun”,该词源于基督教文化指信奉基督教的修女,这个词帮助英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尼姑”的形象是归化的翻译方法。“God preserve us! May God have mercy on your soul!”是英語中基督教的惯用表达句式而“Buddha”是佛教用语中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杨运用了英语的惯用表达形式并融入了具有佛教文化的“Buddha”一词,这是归化加异化的互补表现效果,既让读者很好地理解了原文的内容又传播了中国的佛教文化。
  四、总结
  两种翻译策略各有优势和缺陷,顾此失彼不能达到最终翻译的目的。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一方都要遵循一条原则,即接近作者时不能距离读者太远,接近读者时不能距离作者太远。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译者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取长补短,使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有共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Venuti,Lawrence.(2008).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2nd ed.).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郭建中(2000)。 韦努蒂及其结构主义的翻译策略 。《中国翻译》,1,49-52 。
  [3]郭建中(2009)。 异化与归化:道德态度与话语策略-韦努蒂《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第二版述评。《中国翻译》,2,34-38。
  [4]张景华 (2009)。《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立,1988年4月26日出生,女,汉族,西安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6级翻译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强国战略”使中国文化从被动接受进口文化转变到主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情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近年来,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大背景下,中国当代网络小说也趁此时机,借助现代化方式走出国门,将这一特别的文学体裁推送到海外读者面前。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元素,以其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便于携带、共享的载体模式,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受读者追捧。本文
期刊
【摘要】:高级时装对于很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能听到高级时装这一词,陌生是指虽然人们总是听到这一词,但是人们对于高级时装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本文我将以迪奥的高级时装为例阐述什么是高品质的设计。  【关键词】:高级时装;高品质设计  1.高级定制  “高级定制”这个名词最早是由法语音译过来的,在法国“高级定制”是受到法律的保护,高级时装定制品牌的申请标准在法国高级时装协会是
期刊
【摘要】:以春节为首的年俗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过节时,人们通过大扫除、吃团圆饭、贴春联、迎财神等形式寄托其对辞旧迎新、家人团聚、喜庆和谐的美好祝愿。自古以来,被人们不断传承、演变并给予发展。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反而越来越不重视过年,每次过年时网上总是一片“哀嚎”:现在越来越没年味啦,还是小时候过年好玩……仿佛突然之间传承了一辈辈的中国传统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民族学正式进入中国已经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情,而人类学的传入则早于民族学,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但不论当时或者现在 ,在学术界,这两者似乎都有扯不断的亲密关系。那么,此关系究竟为何关系,本文就将做以简单论述。  【关键词】:民族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作为民族学的相关学科在中国似乎也一直以老前辈的身份自居,在其刚刚进入中国时,人们在研究民族学时,也情不自禁地将其
期刊
【摘要】: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两汉时期佛学传入中国以后,自然而然与我国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与道家碰出火花。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冲突和融合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程中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此阶段儒释道三家的在相互斗争中冲突与融合的分析来把握三家的关系。  【关键词】:魏晋时期;三教;冲突;融合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时期,但同时也是
期刊
【摘要】:满族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民族性、艺术性、文学性等显著的文化特征。研究秦皇岛满族音乐,不仅对于了解秦皇岛满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民风民俗、審美情趣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秦皇岛旅游业发展,振兴秦皇岛、乃至河北省的旅游文化产业。  【关键词】:满族音乐;文化特征;秦皇岛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随着时间的积淀,各民
期刊
【Abstract】:Scholars stress different way to classify language strategies. In this passage, there are four language strategies. Each of the strategies has its own value and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期刊
【摘要】: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数据内容的表达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但未能考虑到伴随文本对数据内容的接收与理解存在某种限制。理想化的内容可视化并不依靠数据的发展而产生,而是需要把文本内容与制作方法、符号形态与意识形态和谐统一,同时还要与受众的交互目的相契合。  【关键词】:可视化;内容;字;词语;句子  内容可视化在话语表达和可视化呈现时带有内化的逻辑属性。诸如新闻内容的可视化,在大数据语境下的新闻呈现等
期刊
【摘要】:信仰的虔诚与理性的光辉相交织,在历史的长河中相得益彰。中国哲学史中,从孔孟儒教,到佛教道教,“本心”逻辑的存在,使人神世界连通一体。西方哲学史中,从古希腊,泰勒斯到康德,黑格尔,二者相互牵引着发展至今。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理性;信仰;比较视域  一、宗教与哲学的联系和区别  宗教与哲学在性质上和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马克思指出,“哲学是理性的,宗教则是非理性的;宗
期刊
1215年,经历了对法战争的惨败和国内叛乱,灰头土脸的英王约翰,在贵族有组织的武力胁迫下被迫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又称《自由大宪章》,共63条款,主要重申贵族的封建权利和防止国王侵犯这些权利。一般认为《大宪章》不过是封建鼎盛时期颁布的“一个典型的封建法和习惯法文献”。  约翰签署《大宪章》是在贵族的胁迫下完成的,参与签署的贵族全部参与了武装叛乱,所以约翰与贵族间互不信任,并不打算认真执行。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