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4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地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地求知的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谈一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框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学的成败。
  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在教《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录像和电脑课件,创设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奥秘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庐山云雾这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庐山云雾之美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道渠成。达到了优化教学的效果。
  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一定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等,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在课堂上,我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叫学生进行回答,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
  
  三、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老师在学生心目的威信也大打折扣。
  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抱着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作出正确的解释。由于我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上语文课大胆发问,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从而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其实,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不可能万事精通,被学生“问倒”之后,教师要表现出“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千万不能怕失去尊严而训斥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虚心好学。积极探寻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问号下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这样,自主学习就落到了实处,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积极主动地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了智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负责人简介:赵东江,教授,工学博士,现任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黑龙江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化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化学电源研究。
本文报告9株抗人精子单克隆抗体在体外对生殖的影响。TAT、SIT、SCMC和精子—地鼠去透明带穿卵实验表明:3株IgM类抗人精子单克隆抗体主要引起精子的头—头凝集,对精子有较强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没有面部表情,不能给自己的脸部以必要的表情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长久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然而,对于非语言(主要是体态语言)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艺术地运用表情、手
二十世纪下半以来,后现代主义以它消解中心、颠覆权威的哲学思辩吸引了文学批评界普遍的关注目光。也引起了文学创作价值取向的转变,产生了一系列改写传统文本的尝试现象,产生了
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实时动态、准确量化、形式多样的决策信息,引入实物期权决策思想,使企业管理者主动控制战略执行中遇到的风险因素,灵活对待企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重大区别。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于掌握相应英汉口译技巧,提高双语转换能力十分重要。
简要介绍文化图式与隐喻的认知理解。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图式在隐喻的认知理解中所起到的制约作用及不同表现形式。提出有效地进行文化图式的共享和运用,是隐喻的认知理解
应用胶质银技术对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石蜡切片进行核仁组成区蛋白定量研究。发现随病变进展,核仁形成区蛋白计数明显递增,其大小、形态
教育最终的指向是“人的心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已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心理专业人员的事情,每位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者,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拥有心理辅导的眼光,教育的效果才能取得实效。教师怎样才能在教育中拥有心理辅导的眼光呢?  一、 要在教育中拥有心理辅导的眼光,教师需要学习和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教育的工作是与学生心灵打交道的工作,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