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提高板栗抗性淀粉含量,并获得抗性淀粉制备方法的最适工艺参数,本研究优化了压热—普鲁兰酶法制备板栗抗性淀粉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淀粉悬浮液质
【机 构】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2012044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板栗抗性淀粉含量,并获得抗性淀粉制备方法的最适工艺参数,本研究优化了压热—普鲁兰酶法制备板栗抗性淀粉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淀粉悬浮液质量分数、普鲁兰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冷凝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建立各因素与抗性淀粉得率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最终根据实际工艺操作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淀粉悬浮液质量分数11.00%,酶添加量9 PUN/g、酶解时间10 h、冷凝时间15 h。在该制备条件下,测得抗性淀粉得率为64.90%,基本符合理论预测值(65.70%)。试验证明,响应面法能够提高板栗抗性淀粉的制备率。
其他文献
采用乙醇冷浴破乳法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和水解液进行破乳研究,确定乙醇冷浴破乳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酶解液与乙醇体积比1∶1,冷浴温度-30℃,
探讨了11种抗氧化剂对胆固醇在空气和猪油中高温氧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猪油过氧化值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高温氧化前后胆固醇含量变化,同步检测5种主要高温
由四川省农业机械供应总公司、四川省农业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农村机电物资贸易中心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农用机电商品2011年订货会暨四川省农村机电物资贸易中心第49次
我市自2000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来,保护地蔬菜发展迅速,尤其是日光温室黄瓜栽培面积较大,截至2005年日光温室黄瓜栽培面积达130多hm^2。但是栽培品种繁多,在产量及抗病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