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0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发展与企业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违法经营、舞弊等问题都与内部控制制度严重失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建设一套合理、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对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分明、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内部控制是一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它的基本理念、原则、方法等不仅适用于企业等营利组织,而且也适用于非营利组织。
  内部控制体系在建设和执行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建设过程控制
  
  1. 有组织的开展建设工作。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全方位的管理系统,集中的体现了企业的总体管理理念、思想和具体运行模式,而非个别设计人员的局限性思维,因此,企业应当成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掌握和熟悉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明确建设目标,确定建设思路,制订建设方案,协调各部门的配合,有组织的开展建设工作。
  2. 选择适合本企的体系框架。内部控制体系应当具有科学性,应当经历过实践的检验,同时还应当具有前瞻意识。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不能仅凭本企业的经验和管理模式设计体系,应当借鉴和采用国际、国内成熟的理论体系,建立适应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科学、完善、先进的控制体系。一般认为,内部控制至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体系架构各有其特点,以后两个阶段的框架理论比较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企业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体系框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可的方案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以该理论为基础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美国科所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 1992年提交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简称COSO框架)报告形成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现的过程,旨在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项要素构成。
  3. 要有企业各业务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COSO框架理论的五个要素覆盖了企业从最高管理层到每一位员工、从生产到经营、从道德规范到法规制度的全部内容,业务范围广、专业跨度大。因此,如果仅靠几个内控人员进行体系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势必形成脱离实际、闭门造车、难以适用的结果。企业应当组织融合各专业部门的业务全面的管理人员,组成建设项目组,集中开展项目的建设工作。
  4. 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的运营必须是在遵循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同时还应该遵守行业、上级主管机关的相关规定。内部控制体系一旦建成并发布实施,企业就必须按照体系的规定执行。因此,体系在业务流程、风险评估等环节的设计上必须符合国家会计、税务以及国家、行业、上级主管机关的审批等相关法律和规定。
  5. 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内部控制体系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建立的加强企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系统。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没有完全相同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内部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相结合,而不应该凌驾于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上,也不得生搬硬套和照抄照搬,必须适合本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否则将会束缚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
  6. 应当全面规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COSO框架理论下的内部控制是全方位的控制,包括员工的诚信与道德、胜任能力、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风格、组织结构、信息沟通、舞弊监督、生产与经营控制等各个方面。因此,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当覆盖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达到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不能建立只涉及和考虑生产、经营等部分重要业务环节,忽视其他方面的不完整的控制体系。
  7. 要简便易行,便于实际操作和运行。内部控制体系是用于规范企业日常经营各项活动的管理体系,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以达到规范管理、防范风险、有效控制为目的。因此,建立的控制体系应当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和运行,而不应该增加不必要的程序和过程或与管理控制无关的内容。
  8. 要提高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体系的概念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分明、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并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因此,应当让每一位员工都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知道其拥有的权利、应负的责任和应当受到的约束,达到有效控制和体系正常运行的目的,应当消除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执行只是落脚在管理层面的片面认识。
  
  执行过程控制
  
  1. 应当成立内部控制管理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只有得到正常的运行,才能起到管理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作用,达到建设控制体系的目的。如果将其当作一纸经书而束之高阁,将会失去建设它的意义,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如同其他业务一样,同样需要管理。同时,企业的运行和管理、以及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因此,企业应当成立内部控制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调研、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业务的协调工作,负责体系本身的维护、修订和优化工作。
  2. 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执行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如同其他法规制度的执行一样,应当进行监督。企业应当制定关于内部控制体系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办法,定期对各部门的体系执行情况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或其他管理模式的考核范围,以促进体系的有效、正常运行。
  3.要充分发挥相关业务部门的作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执行、监督和优化不只是内部控制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作用,才能达到体系有效管理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目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体系的维护管理、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的制定、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整体工作的协调。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负责企业所属各单位、部门内部控制體系的执行情况的检查测试,并对检查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控制体系的系统问题及时向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反馈信息。其他各业务部门在系统的完善和优化过程中,应当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调整方案,提交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审定,以保证体系维护优化的合法合规、科学合理、客观适用。
  4. 要不断对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是发展和变化的。正如COSO框架理论所述,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动态过程,它持续的流动于单位之中,并随着单位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变。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永不停止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也因此不会停止,内部控制应当随着企业经营管理战略、方针、理念等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优化和完善,保证体系的合理、有效运行。
  应当说明的是,内部控制本身具有局限性,无论体系设计和运行的多么完善,也不能绝对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完全可靠,以及相关法律的遵循,它只能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判读失误、执行偏差、管理层越权和串通舞弊等情况的发生,可能会导致个别内部控制失效。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甲醇厂)
其他文献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当今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若要在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是由陕西汽车齿轮总厂整体改制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重型变速器制造和齿轮出口基地。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法士特集团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在机制、科技、产品上自主创新,在困境中奋发崛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经营指标连续三年名列全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单厂年产量超过20万台,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跻身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生存与发展将要接受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所面临的矛盾与困难则更多,也更尖锐。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新时期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成为企业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期企业宣传工作的特征    企业宣传既遵循一般的新闻报道原则和规律,又要服从企业组织的利益要求,有其鲜明的特性。同时,由于受到新时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进入一般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竞争环境复杂多变,生产经营遇到许多困难,各种矛盾日益凸现,企业生存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方向,国有经济正从一般竞争领域有序退出,国有企业的改制正在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如何以积极负
世界合作运动的兴起,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合作思想已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合作运动已形成百年不衰的潮流,合作经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支柱之一。19世纪50年代,
由中国电信互联星空联合腾讯公司主办的“夺金风暴”第二期赛事“夺金风暴之台球”近日正式拉开序幕.报名工作也随之宣告启动。本次赛事作为互联星空游戏频道”打造健康绿色网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最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作为高校核心的高校图书馆,运用最新的管理成果,推进当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日益深入,已开始拓展到图书情报领域。不过在当前的研究热潮中,大部分是介绍和跟踪了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进展,而且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实践,以促进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创新和图书情报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加之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竞争对手的增加,竞争范围的扩大,使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经营者越来越重视企业战略问题。  企业的核心问题是战略问题,而战略的支撑点是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战略谋划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企业内外环境,为求得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
汪中求先生所著的《细节决定成败》,在油田风靡一时。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主要有三个:一是细节,二是服务,三是优势。纵观古今中外,“细节”“服务”和“优势”始终是各级经营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而“细节”是决定“优势”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细节”是关系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细节”是什么?我们说“细节”就是追求完美。一个形象比喻:管理是树,品牌是挂在树上的果子,细节是大树的枝叶,放弃细节就等于打光大树的叶子,这棵
企业危机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多极化的复杂问题。而行业协会作为政府的参谋、成员企业的代言人和服务员,在企业面临危机时,通过其在信息、组织等资源方面的优势,提供政府、市场等无法给予的支持,在信息处理、关系协调和保持信誉等方面向危机企业提供协助,从而帮助企业顺利度过危机。  危机作为一种突发事件,现代企业越来越难以避免。关于企业危机的产生原因,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原因,有的企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