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期“缩水”与政绩“注水”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变动频繁,必然影响到这个地方的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
  
  任期“缩水”必然导致行为短期化、功利化
  
  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板凳尚未坐热,就挪屁股,哪有什么心思谋发展!为了谋求升迁,只会一门心思搞政绩工程、做足表面文章,因为这符合一个干部短期内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行为逻辑。为了在短期内快出政绩,出大政绩,制造升迁的政治资本,势必会举地方全力,大干快上一批形象工程项目;又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健全、政绩考核机制不合理、问责机制未配套,这些领导干部甚至不惜做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情,对当地经济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最终由当地老百姓来承担,结果是“一个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等到事情败露时他们已达到自身升迁目的,调任他职,留下烂摊子让后任收拾。而官场的潜规则恰好又是新官不理旧事,新任的领导,尤其是基层领导往往是另起炉灶重开锅,一任领导一个发展思路,地方发展没有连续性和可持续性。这样“瞎折腾”,必然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违反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任期“缩水”必然助长政治腐败
  
  近年出现的少数领导干部买官卖官的腐败案件,显然跟过于频繁的调整干部有关系。实际上,频繁变动领导干部,在某种程度上既激励了干部跑官要官,又加剧了买官卖官的寻租。对于想升迁的官员而言,为了在较短的任期内达到升迁的目的,除了大搞政绩工程以外还必须经常跑官要官。民间流传的“不跑不送,听天由命。光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要想有进步,常去组织部。要想被提拔,常去领导家”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掌握下级官帽的人来说,缩短干部任期,经常调整干部职位,就是不断制造寻租机会,可以坐收卖官鬻爵的好处。所谓“要想富,动干部”,即是谓也。最近几年,也有不少地方推行公推直选等各种形式的民主选举,但是,如果这些经过民意选出来的领导干部不符合某些上级领导的意图,他们往往很快被交流、调动到无关紧要的职位上,而另外任用他人替代其职务。这种做法其实是打着民主的幌子而行人治之实,它是当下干部任期“缩水”的另一个不可轻视的原因,从根本上违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决定精神的最终贯彻落实主要是县市一级党委和政府,县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科学发展也主要靠县市领导谋划,因此,在县市一级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尤其重要。而且,县市领导变动频繁,也会直接导致乡镇领导班子的变动频繁,从而影响了整个农村大局的稳定与发展。
  
  在农村基层,干部交流不应过于频繁
  
  基层领导干部任期“缩水”,主要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规范、用人机制不健全所致。上级领导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随意调配干部,其用人权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监督;这也是用人权只掌握在上级组织乃至系于一人之手的必然后果。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关键是要扩展民意基础,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通过民主的方式选拔的领导干部,也必须经过民主的方式交流变动,在其任期内上级领导不得随意变更职务。除极特殊情况外,在任期届满以前一般不得随意调配一个地方的主职干部,以尊重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志,最大限度地减少选任干部在任期内的交流和调配。
  落实基层领导干部任期制,关键是完善政绩考核体系。政绩考核体系的完善,始终要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彻底杜绝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真正让基层领导干部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一个地方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考核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又要看党的建设成效。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是激励基层领导干部安心工作、干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政绩考核指标设计,不但能够全面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而且要保证领导干部在一个职位的任期内安心干好工作,激励他们能够在其任期内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上下都满意的执政业绩。
  落实基层领导干部任期制,根本是建立有效的行政问责机制。实行干部任期制不是因为任期制本身的要求,而是为了对干部进行有效的行政问责,因此,干部任期制既是行政问责的前提基础,也是行政问责制本身的一个环节。通过建立事后责任追究制,可以让官员即使已升迁或交流到其它职位,也得对其任内行为负责。这点在基层尤为重要。每个地方发展都有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每个干部也都有自己的发展思路。较高级别的地方领导干部在交流轮换之后,由于掌管一省的发展,牵一发而动千钧。因此,在前任推行的发展方向没有错误的情况下,一般会遵循。但是,县乡镇一级如果在任职期间突然调走,一揽子实施计划就会中途搁浅,新上任的领导又不愿走前任官员的“老路”,于是“重打鼓,另开张”。周而复始,终会形成历任官员发展蓝图梦断,新的劳民伤财不断涌现,最终坑苦的是一方百姓。(作者为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其他文献
Malaysia deems China as close trade partner and is the first batch of countries that embra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posed by China.Recently,Will Fung,C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方法也是多样化,“任务驱动法”是《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一种新型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许多高等职业院
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最大限度地保全国有资产,1999年我国先后组建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这一重大举措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近两年
什么是文化产业?虽然联合国、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乃至众多专家、学者给出了多种多样的界定,但还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些共同的内容,主要有:文化产业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文化内涵和产
超分辨率重建在视频监控、高清晰度电视、遥感图像、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大后验估计(maximum a posteriori,MAP)法是普遍采用的一种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针对传统MAP法存在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P框架的时空联合自适应视频序列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时空联合自适应机制的引入使得算法在保持边缘的同时可减小错误运动估计矢量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20世纪末英美文学界兴起的生态批评浪潮使人们开始从生态文学(自然文学或绿色文学)的角度重新解读他的作品。他的著名诗歌《水仙花》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一、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一词的起源    Ecocriticism(生态批评)由eco-(生态)和criticism(批评)构成,eco与criti
5月26日,山西省芮城县旱地、扩浇地小麦陆续成熟,60余台小麦联合收获机有序奔赴全县10个乡镇。“三晋”小麦机收工作打响第一枪。
在老板式官员的背后,一方面是观念的偏差,另一方面是体制、机制和政策的不完善,甚至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不足    一些官员当“老板”的无奈    官员老板式的“经营城市”和招商引资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大大超过其积极意义。  不过,很多地方官员本身也不愿意像老板那样去直接从事经营活动。对于招商引资,很多地方只是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有此想法,而更多的干部却是视之为畏途,很多人被迫踏上了外出招商引资的征程。 
招标采购制度作为一项公共采购管理制度,是我国财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某些客观和历史原因,在实施招标采购过程中产生了寻租行为。从寻租理论看待,这种现象的出现必有其追逐利益的经济性和监管的真空性。    一、招标采购制度中寻租行为    招标采购行为从管理到采购执行、付款、验收使用整个过程,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利益,即招标采购主管部门、招标采购中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