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护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v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高职高专医护类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医护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护生 医护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医护人才国际化的发展,满足国内外医护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促进我国医护人员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医护专业英语课程。以高职护理专业情况为例。在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占护理专业毕业生的 80% 以上,是我国护理人员的主体。但是,高职高专层次的护理英语教学开展时间尚相对较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未能真正使护生具备在真实环境下运用专业英语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和书写英文护理文件的能力。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较差。一方面,高职高专的生源在高中阶段英语底子多数就较差,入校英语成绩很多不及格,这意味着学生的公共英语词汇量、语法基础、听力、口语表达能力都很有限,使即将开始的专业英语教学缺乏一个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只有两年时间,专业英语课程和其他一些专业课是并行开设的,导致学生在还未开始相应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相关专业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对专业英语缺乏兴趣。很多学生的理解是,作为专科层次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地点多是市、区县级医院,将来的工作环境中,外国患者极少,也不要求用英文与同事或患者交流,不要求书写英文的护理文件,用到公共英语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提专业英语了。另外,与公共英语相比,专业英语的学习没有权威全国性考试作为考核标准,虽然现在已出台 METs (医护英语等级考试) 考试,但是社会认可度尚不高,对于学生的就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推动作用。因此,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英语没有意义,思想上不重视,自然也就没有学习动力。面对一群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教师教学也显得意兴阑珊。
  3.硬件条件差。由于上述原因,在英语教学领域,各高职院校显然也是更重视能取得显性成果(例如全国性证书)的公共英语教学,对于专业英语教学投入不足。缺乏影像资料、听力资料,没有声、像刺激,教学过程显得枯燥,学生容易丧失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4.缺乏适合的教材。目前市面上可供专业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也是名目繁多,但是总结出来主要是下列两种:一种由涉及医护行业的科普文章堆积而成,这类教材内容较为简单,但是教学价值不高;另一种参考国外原版教材编制,内容多,单个篇幅单词量大,对于高职学生来讲难度过高。
  5.教学模式单一。大部分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承袭了公共英语教学的那一套模式:即带领朗读单词、分析单词、分析课文、学生理解和吸收及完成课后练习。这种模式忽略了专业英语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特点,教学无特色。
  二、解决对策
  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入校英语成绩,将所有涉外护理班级分为试验班和平行班,设置与学生英语水平相适应的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平行班的专业英语教学以满足最基本的医护沟通、医患沟通及医护类文件书写为目标,将通过 METs(医护英语等级考试)考试作为成绩考核方式之一。试验班教学可与 ISPN(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结合,针对 ISPN 考试设置教学目标。通过该考试的考生,更容易受到国内涉外医院的青睐或得到综合性大医院涉外部门的工作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高的工作报酬。甚至将来学生选择出国就业,通过境外医院面试和笔试的几率会更高。
  2.多条途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行自作可用于医护专业英语教学的听力或视频材料,还可将制作好的听力或视频材料放到网络课程中,督促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反复多次观看和跟读,一方面增加教学过程的形象性、生动性,另一方面可实际提升学生的医护专业英语听说能力。二是邀请往届出国就业或到涉外医院工作的学生回校开办讲座,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专业英语对实际就业的帮助,进一步强调英语应用能力强的护理专业学生拥有更好的职业前景。
  3.自编教材,改革教学模式。鉴于目前市面上的专业英语教材实用性不强,任课教师可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需要,自编讲义。由于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结合紧密,可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将与下次课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预习;模拟医院或诊所中的实际情境,以创设的情境为背景,在教师提供必需的词汇、句子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自行编制医护对话或护患对话,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结论
  医护专业英语的教学存在必要性,是多文化融合背景下成为一名合格护士所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根据现在医护行业的发展,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也不能永远停留在专科层次,将来必然需要进行学历的提升和能力的提升。护理专业的从业者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临床日常护理操作,还需要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才能不断想办法提升护理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医护行业的信息更新很快,要想获取行业内的最新信息,进行科研工作需要查询国外医护类文献。这些都离不开医护专业英语这个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新,崔学深.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7).
  [2]张琳,陈妮.互动式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6).
其他文献
[摘 要] 手工基础课是学前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应知道如何创造性地开展手工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手工艺术的技法表现力,建立结构思维来表现手工艺术的空间,培养创新思维。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美术课;手工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145-01  美术课对小朋友来说,比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就应树立遵循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期刊
[摘 要] 高等院校护理学以培养面向医疗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传统的护理类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理念陈旧、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不突出、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所以高等院校护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就护理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教学理念、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建议,为提高护理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等院校;护理;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让他们学好语文,必须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习惯的养成前提是必须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环节中,趣味教学同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是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