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戒除学生网瘾育人过程个案探究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203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但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不少孩子因为自制力不强,抵制不了网络的诱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将孩子从网络游戏的沉迷中唤醒,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是德育工作者们的职责所在.本人通过转移孩子兴趣点、激发其荣誉感等方式,帮助班里的一个孩子戒除网瘾、回归现实,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其他文献
学会阅读是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必备习惯.基于班级学生阅读现状,利用班级阅读文化建设,开展智慧阅读的实践,打造一间属于学生们的彩色阅读教室.本文主要从善于做“减法”,勤于做“除法”,乐于做“加”法,巧于做“惩”法四个方面着手探寻,层层递进、持之以恒,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物形象是理解小说的关键要素.基于结构化转换的教学设计,对鲁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形象的外在特征、内在品格以及社会意义、文学意义进行分析,能够引导我们立足文本的封闭性、全面性和开放性,从时间跨度和多元性格等角度深度解读人物,从而全面理解小说主旨,实现经典小说的教学价值.
研究发现,班级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改善预初青少年心理自卑、缺乏成功体验、没有规则意识、面对新环境恐惧、缺乏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带来的班级管理问题.本文从体育的视角,以运动干预的方式,解决班级管理中学生呈现的问题.立足问题原因,从班级组合形式、“问题行为”、家庭亲子关系、体育规则的育人价值、班级管理合力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以供借鉴.
《林黛玉进贾府》在内与外、虚与实、表与里之间,艺术地呈现了贾府的布局,交代了贾府的主要人物,既塑造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寄人篱下的形象,又暗含小说的主旨.
项目式学习是以真实问题为情境、以活动任务为驱动,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达成问题解决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突出真实情境、问题解决、自主完成的特点,与统编教材的活动探究单元的设计理念完全契合.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学“活动·探究”单元,要创设恰切的活动情境,以任务为驱动;要编制完备的活动任务单,以支架为保障;组织展示交流活动,以评价促提升.
良好的家校沟通是教师成功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借助网络举办“线上家长论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增加沟通效率,同时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与功能性,在活动主导、沟通内容、数据支撑、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创新,成为传统家校沟通方式的有效补充,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家校共育效果.
教师以班级卫生的打扫为契机,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通过亲自示范,创编儿歌、手把手教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打扫的要领,规范劳动技能;通过细化分工,适切评价,鼓励表扬,促进学生在组内相互合作,高效率完成打扫任务.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注重德育情境的生活化,但不能有效化解“教科书生活”与“我的生活”之间的不契合.要在生活情境体验式教学框架下,灵活运用“教科书生活”,巧妙连接、激活“我的生活”,从不同侧面,凸显德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从“教科书生活”到“我的生活”的德育课堂路径:凝练好“一个经验”;“我的生活”引领下的再创造;通过表演转化为“我的生活”.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理念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却因与课程目标脱轨,与课程主体分离而缺乏应有的课堂效益.本文在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课例《父母多爱我》的备课过程,提出了生活化的课程资源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照搬生活、不拔高生活的选择策略.无限接近生活真实的课程资源,才更能激发共鸣,才更有效.
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一名躁郁症女生的疏导案例出发,展示其行为表现,分析其行为失常给班级管理带来的巨大挑战,并以此探讨、总结应对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