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er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和可靠保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创新,是人类、历史、社会进步的阶梯。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历史教育将进入一个提高学生素质、培養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的新阶段。笔者就如何进行高中历史创新教育,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教学的创新策略
  1.1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
  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师生的,教师应通过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摒弃教师就是绝对权威的观点,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让学生不敢亲近,教师应放下所谓的架子,融入学生之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积极努力的创造一个让学生觉得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其次,则应更新观念。教师应当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教学重心真正地转移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上。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练习的机会,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也让教师在课堂上细讲的时间大大缩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中融入创新精神,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接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在课下,教师应尝试多和学生沟通,尽量了解学生的想法,听取他们对历史教学的看法,进而改善教学方式。
  1.2该变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开放的教学课堂
  过去的历史教学,只是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路,满脑子教条,而忽略了“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史,可以通古今之变”的功能。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单纯地盲从过去,我们要面向今天和未来。学习历史,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因为没有基本知识的积累,学生能力的提高只能是无源之水。其次,鼓励学生勤于思考,不断深入学习,只有反复的学习思考,才能提高阅读、归纳概括和创新能力,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堂上,老师应抛弃师道尊严等传统教育观念,要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发现、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享受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其更高的学习兴趣,变师本教育模式为生本教育模式,把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座位历史教育创新改革的奋斗目标。
  1.3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
  (1)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思考、讨论,求得答案。这样,可以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明清以前,我国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明朝中后期以后,近代科学则暗淡无光,这是为什么?学生根据“一定时期的文化史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得出相应答案。明清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领先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对外开放政策导致文化领先,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君主制空前加强,八股取士、闭关锁国导致近代科学暗淡无光。学生如此回答应该说比较满意。但教师应让其总结一下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看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学生翻阅课本讨论,继续组织答案,可以看到,这同中国古代文化本身具有的内在缺陷也有关系,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导致其重理论、重人文,而轻科技、轻自然,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民族英雄不可胜数,科学家、发明家却少之又少,中国传统科技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忽视理论的探讨,且很少有在实验室经过试验才应用于生产的。在唐代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工具再没有多大改进,便是一个证明,由此题,学生在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深切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
  (2)要结合社会热点、焦点,注意和现实问题相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横看世界,放眼未来,增强责任感,并且把历史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转化为综合知识的能力与培养,把知识传授课变为素质培养课。如讲授台湾问题,历史教师应首先掌握台湾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气候类型、地形特点,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国策、“两国论”等,然后结合相应材料,组成专题,向学生讲解,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理解台湾的过去和现在,通过政史地综合,开发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假设学生“作为我们国家外交部发言人”,想对台独分子说些什么,引发讨论,通过这个假设,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讲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可联想到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以及美国的西进运动,并联系到今天人们日益关注的环保问题,人口问题等,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树立起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经济的发展,高考模式的改革,给我们提出挑战,我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充电”,熟练业务,活跃自身思维,才能把素质教育贯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出集独立性、全面性、开放性、敏锐性为一体的创新型人才。
  1.4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历史本身的生动性、趣味性、不可重复性及深刻启迪性,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口是难以描述的。历史学科只所以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和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历史本身,而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网络世界为我们复原了历史、丰富了信息,多媒体技术弥补了我们无法完成的缺陷。因此实现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的最佳整合,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结语
  面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并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萌发标新立异的想法,独立自主地去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不断地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晓宇.中学历史教学的困惑[J].教学与管理,2007,(1) .
  [2]方艳辉.新课表下历史教学方法的转变[J].教法研究,2010,(7) .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经纬纺织机械厂80T/时砂处理电气控制的特点及达到自动化的主要几个关键控制方法,着重介绍了料位器及速度继电器。在砂处理自动控制中运用的方法、继电接触器制混砂过
地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还需要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  一、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
【摘要】新时代要求教师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建立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量体制作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转变思维 自主 和谐 互动  转变历史教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
会议
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常单纯地传授知识。这样的课堂,对于课本知识要点来说,教师的任务是完成了,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否真正把握了历史知识的蕴涵?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了历史的真谛、掌握了历史、能把握现在甚至去展望未来呢?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广大一线的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正在努力探索如何上好每一节课,相关的文章也很多。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广大师生,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好历
普通砂带磨削中存在的砂带横向振动、砂带张紧力对磨床主轴的作用因素,因此磨削精度受到影响。针对这个难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既具备砂带磨削的优点,又可代替普通砂轮直接安装到磨
随着近代工业不断地发展,对线材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至今对成盘的线材不能修磨和精整。为此,我们研制了行星式砂带磨床,不仅可以磨削线材,对其它机械零件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协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精神,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于1997年2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了97年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正、副秘书长,各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