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不懂的中国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wq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说可能时,有两种意思,一是纯粹表明一种可能性;一是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不愿意直接告诉他。
  
  这次的题目很奇怪,我所看不懂的中国?中国我没有什么看不懂,哦,我承认,确实有些地方搞不明白,我不明白咖啡店里的服务员为什么想知道我的鞋子的价格(你们还记得那篇文章吗);我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老问我在法国同性恋流行不流行(这是我们上一次谈的话题);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能穿睡衣上街而我却不能穿拖鞋去办公室(这是我们第一篇文章的中心)。实际上,中国,我有无数的看不懂的地方。
  有一件事,我特别不理解,那就是当有一件事不太好说出口时,中国人喜欢说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一点我无论是作为一个外国人还是作为一个职业心理学家都无法理解。
  我举个例子,假设我在一家餐厅吃晚饭,我点了一个我喜欢吃的菜,我问服务员这个菜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我是在法国,服务员很可能带着一丝愤怒回答说:“对不起,先生,我不知道。”因为我的愚蠢的问题浪费了他的宝贵时光。我同意,法国的服务员是很没礼貌,但至少他的回答不让人误解。现在我们来看中国的服务员,他们似乎从来不会回答说不知道,相反,他们会编造一个答案:“这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菜,来自xx(听不清)河旁的xx(听不清)村。最初是那里的和尚发明的,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菜能够帮助他们修行。后来附近的居民发现这个菜非常好吃,还可以补肾。听说克林顿来中国时非常喜欢这道菜。”我承认这样的谎言很能娱乐人,但是撒这么长的谎目的在哪里?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我到一个城市参观,我想约一个当地的同事第二天晚上见面。再假设那个同事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办法和我见面。当然,我能理解这个情景有点棘手,他不能直接告诉我他无法来看我,因为那样会让我很丢面子。如果是法国人,他会回答说“我非常想明天晚上来看你,但是可能我来不了”。这样,我非常清楚他不会来了,我便会制定其他的计划。
  但是,如果是个中国人,按照我对中国人的了解,他很可能会说,“没问题,明天见。”如果我再为了确定这个约会说,“太好了!明天晚上我在宾馆里等你,你来前给我一个电话。”他大概会说,“好的,你等着吧。”接下来,第二天晚上我一直陷在宾馆里,而他却一直没有露面。我告诉你,那样我会疯了。也许你们认为那是礼貌,可我很难不把它看成是谎言。
  结海告诉我那是因为我没有理解社会交往中的复杂性(当然,他没有直接那样说,但是基本精神我想我没有理解错。我记得他的原话是“哦,那是因为你不够敏感,无法理解是与是之问的区别”。哦,结海,你这个解释非常有帮助)。现在,请允许我对这个解释有些生气,因为我在理解社会交往复杂性上是一个专家,我也许无法理解“是”与“是”之间的差异,但是我能理解“可能”与“可能”之间的区别。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不久前发表了一篇很有影响的学术文章,美国的《新闻周刊》杂志还专门作了介绍,我也因此名扬国际。文章研究的是,当医生告知病人他的健康状况不好时,病人是如何解读医生的话语的。这个研究是这样做的,我们要求参加实验的人想象这样两个情景:医生告诉他们“可能”很快经历一些不好的状况,比如有睡眠问题,或者变聋、失去听力。我们发现,当问题不太严重的时候,也就是有睡眠问题的时候,人们认为医生用“可能”这个词,是因为他还不确定睡眠问题是否会真的发生。我们要求参加实验的人给这个可能一个百分比,我们得到的平均值为55%。可是当问题比较严重的时候、也就是可能变聋时,人们认为这个时候医生使用“可能”这个词并不是表明不肯定,而是医生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而已。我们再要求大家给这个“可能”一个百分比,平均值是80%。大家可以看到,当人们说可能时,有两种意思,一是纯粹表明一种可能性;一是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不愿意直接告诉他。
  我们再回头看我前面说的第二个例子,当我的法国同事说他“可能”明晚来不了看我,我知道那不是说一个可能性,而是肯定不会来了,他只是用一个委婉的方式告诉我。现在,亲爱的读者,请你们告诉我中国同事为什么不愿意按同样的方式说话?为什么他们要撒谎说会来?
  文章的最后,我要来解开一个最大的中国谜团,那就是解释张结海在餐馆里挑选座位的方式。
  亲爱的读者,事情是这样的:我在中国期间,每次和结海去餐馆吃饭,都会出现同样一种情景。我们走进一家餐馆,服务员把我们带到一张桌子前面。张结海看了看这张桌子,再看看其他桌子,然后选择另外一张。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看不出这两张桌子之间有什么区别。
  你说什么?张结海是一个奇怪的人,我们先不谈这个。但是,请你注意,我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家,当我看到一个我无法理解的事件发生时,我不会说一句“这个很奇怪”然后扔到一边不管,相反,我宁可不睡觉,也要找出一个理论来解释这一点,哪怕是一个愚蠢的理论。你想听听我的解释吗?
  我的解释是,张结海不过是在吓唬人而已。他自己其实也搞不清楚那两张桌子之问有什么区别,他假装他知道。我想他认为服务员觉得我们两个看上去不像是什么重要的客人,所以不给我们最好的桌子。服务员把好桌子留给那些重要的客人,给我们一个不好的桌子。结海和我都不清楚哪张桌子更好,但是他假定其他的那些桌子都比这张好,所以他就随便挑一张,然后用很威严的口气说,我们要这张。哈!我已经看透了你的计谋,结海!我现在又告诉了大家真相!现在你们看看谁是社会交往方面的专家!I
  注: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让·弗朗索瓦在中国并没有真实地遇到过他第二个例子中所描述的情况。我认为,这只是他根据他对中国的理解而假设的一种情景。中国的读者都知道,如果你到外地,想约一个朋友见面,你的朋友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前来时,是绝对不会说什么“好的,你等着吧,明天见”之类的话。
  我记得我在解释“是”与“是”之间的区别,举的例子是,中国人在讨论见面时,如果没有说明准确时间,比如,“你来玩”、“好的”。这个“是”并不意味对方会真的去玩。相反,如果说话双方接下来讨论一个准确时间“那这个周六晚上怎么样?”“好。”这个“是”意味着对方肯定会来。
  但是,为了保持让一弗朗索瓦的原意,我还是如实地将他的观点呈现出来。——张结海注
其他文献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军事书刊和相关报道的市场。城市报摊上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军事报刊,以及书店里同样品种众多的军事书籍,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其他国家,看不到这种情况。《军情观察室》一直是凤凰卫视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没有见过对这种现象作社会学分析的论文,这是否说明中国平民特别好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美军,不过美国老百姓不关心军事,更不关心其他国家的军事。  军事题材的小说,特别是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根据我多年教学的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观点,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利
期刊
儿时的我对月亮特别敏感,据说还是牙牙学语的时候,有次爸爸背着我行走在有银色月光的夜里,我便自个儿在爸爸背上念叨:“月月(月亮)走,我也走”。记事之后第一次认真地看月亮,是在小学三年级的那个中秋的夜晚。爸爸在外地出差,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带着几块切好的豆沙月饼和各人的小板凳,来到家附近的一个叫“飞机坪”的大操场,一面说着嫦娥奔月的故事,背诵与月亮有关的诗句,一面津津有味地品尝月饼。那晚的月亮,圆润之中带
期刊
吃完樱桃吃芒果,芒果还是芒果;吃完芒果再吃樱桃,樱桃就不再是樱桃了。  樱桃算不上是清淡的水果,但因着芒果浓烈的余韵,失却了樱桃之味:所谓错误的时间云云,其中之一大抵也是如此吧。  桂林米粉店里的这个女服务生,像一张民国时期的老照片,褪却了颜色,黄、轻、薄地在店里飘来又飘去,无声亦无息;声音也是飘忽的,也像影子一样——不是声音,只是声音的影子而已。  小小的贫瘠的身子,小小的瘦弱的发髻,也就十四五
期刊
初秋的南京是最宜人的,恬静而凉爽。真正地开始在这座城市生活也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相对于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来说,时日尚少,但对这座被称为六朝古都的城市也有了最粗浅的一点印象。这里沉淀了太多的历史,所以一草一木都蕴涵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大概是由于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生活时间长了的原因罢,一个个都心思无比细腻,但性情还是如这座城市一样古朴低调。很多江南的城市都有着烟花浪漫的历史,可是南京除
期刊
在著名的《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第1723页结束的地方,编撰者罕见地把“猫抓老鼠狗打听”这个词条列上,而对之解释和研究放在了下一页。据我不完全的观察,这在全书之中几乎是孤例,是绝无仅有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似乎这个俗语的亮相本身有着某种犹抱琵琶的韵致,使人充满了期待和遐想。  在第二页,也就是第1724页,这个俗语的解释却令人十分失望:一般意义上用来讽刺多管闲事者。这个从期待到失
期刊
叶建华先生所著的《贤文与股市》独具匠心,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资本市场知识巧妙地糅合在本书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意义很人。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书很多,撰写现代股市的书也不少,但把两者结合起来写,可以称其为特有的、很少见的一种股市文化现象。  我国当今的股市,从2001年以来跌跌不休,市场财富大量蒸发,投资者的信心几乎丧失殆尽。这不仅令股民伤心,学者头痛,监管者着急,也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的严重关注。股
期刊
  
期刊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是说,所有历史著作都是根据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意识来书写的。因此,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评价,特别是那些与政治关系密切,或受到政治色彩涂抹的人事,当政治形势起了变化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新的评价。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鲁迅是与现实政治关系比较密切的作家,鲁迅研究中就涂抹了许多政治色彩。这种涂抹,适应了某种政治需要,或受到某种政治气候的影响,
期刊
图/孟文庆
期刊